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北高原沟谷侵蚀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秉正 翟明柱 吴法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CSCD 1990年第2期25-33,共9页
本文通过淳化县泥河沟等三条沟谷的调查、航片判读和定位观测,分析了渭北高原沟谷侵蚀的主要类型和分布、沟谷发展、侵蚀和输移变化,以及沟谷侵蚀的分带规律,并提出治理方略。
关键词 沟谷侵蚀 侵蚀类型 沟谷侵蚀分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高线图形概括在黄土高原沟谷侵蚀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万青 张超超 王旭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沟谷侵蚀是其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从地理学角度估算沟谷侵蚀量,以5m×5m分辨率的DEM为实验数据,运用传统地图制图学领域的等高线图形简化技术,结合现代GIS三维分析与数据挖掘方法,...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沟谷侵蚀是其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从地理学角度估算沟谷侵蚀量,以5m×5m分辨率的DEM为实验数据,运用传统地图制图学领域的等高线图形简化技术,结合现代GIS三维分析与数据挖掘方法,对陕西省安塞县马家沟流域典型样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构成沟谷部位的等高线几何图形实施简化,即相当于在实验条件下对沟谷实行了"虚拟填充",这种地形还原手法可用于模拟沟谷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探索单一沟谷或流域沟谷系统的长期演变过程,准确估算沟谷系统的侵蚀总量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图形简化 DEM数据挖掘 地学分析 沟谷侵蚀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谷侵蚀速率研究──以洛川黄土源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白占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S1期22-25,30,共5页
据洛川塬区8条典型沟谷大量地质地貌实测资料,以恢复、量测各时段沟谷形体为主线,用黄土──古土壤层存在沟谷两侧的披覆关系、C14测年及考古资料确定了沟谷发育年代,指出洛河及其主要支流诞生于55.5万年前,后经历了5个演... 据洛川塬区8条典型沟谷大量地质地貌实测资料,以恢复、量测各时段沟谷形体为主线,用黄土──古土壤层存在沟谷两侧的披覆关系、C14测年及考古资料确定了沟谷发育年代,指出洛河及其主要支流诞生于55.5万年前,后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并测算出33~25、25~14、14~1和1万年以来及历史时期沟道的侵蚀量、侵蚀率及其递增率。在33~25万年前,侵蚀量为945.624t/a,25—14万年前为672.51t/a,14—10万年前为541.73t/a,1万年前为2535.98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沟谷系统演化 沟谷侵蚀速率 洛川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侵蚀沟谷及顶面形态识别 被引量:11
4
作者 邹新宁 孙卫 +1 位作者 张盟勃 万玉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614,共5页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侵蚀沟谷及顶面起伏形态识别。方法综合分析储层地质及地震波形特征,有效识别奥陶系风化壳侵蚀沟谷,利用基于沉积模型的地震反演处理和精细解释方法,高精度识别奥陶系风化壳顶面起伏形态。结果ZB...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侵蚀沟谷及顶面起伏形态识别。方法综合分析储层地质及地震波形特征,有效识别奥陶系风化壳侵蚀沟谷,利用基于沉积模型的地震反演处理和精细解释方法,高精度识别奥陶系风化壳顶面起伏形态。结果ZB区奥陶系风化壳侵蚀沟谷及顶面起伏形态的识别解释结果与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基本吻合;开发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符合程度高,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结论奥陶系风化壳侵蚀沟谷和顶面起伏形态的有效识别为马五1+2(O1m51+2)地层厚度、储层物性及含气性预测提供了可靠保证,为气田开发部署和井位优选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侵蚀沟谷 顶面起伏形态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求取地震特征在识别侵蚀沟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于波 王宝江 +1 位作者 潘存焕 高静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小波域的时频分析和特征参数提取方法是研究地震波信息的一种新手段。本文应用小波变换理论对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瞬时特征和相群特征的提取,包括:瞬时相位剖面和相特征剖面;瞬时振幅剖面和群特征剖面;以及瞬时频率剖面。应用该方法的处... 小波域的时频分析和特征参数提取方法是研究地震波信息的一种新手段。本文应用小波变换理论对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瞬时特征和相群特征的提取,包括:瞬时相位剖面和相特征剖面;瞬时振幅剖面和群特征剖面;以及瞬时频率剖面。应用该方法的处理结果可以准确地识别长庆气田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侵蚀沟谷的存在及展布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常规剖面无法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侵蚀沟谷 地震特征 地震勘探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沟谷下蚀趋势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严宝文 李靖 包忠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均衡纵剖面是一切水道发育的最终形态 ,其标准形式是摆线。以实际沟谷与标准摆线间的差异为依据 ,初步建立了由摆线相关度和沟谷纵剖面几何形态参数两类指标构成的沟谷下蚀趋势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鸭儿沟为例进行了实际验证 ,结果较符合... 均衡纵剖面是一切水道发育的最终形态 ,其标准形式是摆线。以实际沟谷与标准摆线间的差异为依据 ,初步建立了由摆线相关度和沟谷纵剖面几何形态参数两类指标构成的沟谷下蚀趋势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鸭儿沟为例进行了实际验证 ,结果较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谷 沟谷侵蚀 均衡纵剖面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永国 《灾害学》 CSCD 1989年第1期49-54,共6页
特定的自然环境因子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致使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极为严重。它不仅是黄土高原最大的自然环境灾害,而且也是黄河下游洪水灾害的直接根源。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灾害的现状、危害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和减免土壤... 特定的自然环境因子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致使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极为严重。它不仅是黄土高原最大的自然环境灾害,而且也是黄河下游洪水灾害的直接根源。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灾害的现状、危害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和减免土壤侵蚀灾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灾害 农耕地 沟谷侵蚀 破坏土地资源 侵蚀 环境灾害 重力侵蚀 丘陵沟壑区 地表径流 降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化泥河沟暴雨侵蚀与水土保持
8
作者 刘秉正 陈继明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CSCD 1989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本文以淳化县泥河沟流域两场暴雨为例,分析了暴雨侵蚀特点,塬面与沟壑的产流、产沙状况。在此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南部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暴雨侵蚀 沟谷侵蚀 小流域综合治理 产流 柳谷坊 土壤流失量 淳化 侵蚀 土壤侵蚀 水平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奥陶纪末古地貌恢复与储层预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韩敏强 蒲仁海 +2 位作者 刘海娟 郭向东 刘宝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0-767,共8页
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勘探显示含气层的发育和分布与奥陶系顶沟槽古地貌关系密切。通过马家沟组钻井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制作不整合面上具填平补齐作用的本溪组厚度图、侵蚀沟谷正演模拟结果进行... 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勘探显示含气层的发育和分布与奥陶系顶沟槽古地貌关系密切。通过马家沟组钻井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制作不整合面上具填平补齐作用的本溪组厚度图、侵蚀沟谷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地震剖面沟谷识别以及地震反演等技术手段,综合编制前上古生界古地质图,在探区内识别出了两个北西-南东向奥陶系顶面侵蚀沟槽。综合分析古地貌图与波阻抗平面图显示,奥陶系低波阻抗显示的有利储层分布与侵蚀沟谷及其两侧的侵蚀斜坡位置吻合,也与目前的奥陶系产气井和有利油气显示井的位置吻合;甘泉地区的Y112井附近、工区西北方向的Y113-Y101井及工区中部Y118-Y119-Y108井一带有利储层发育,应为奥陶系下一步勘探部井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侵蚀沟谷 正演模拟 波阻抗反演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辰生 郭建华 张琳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3,共6页
通过钻井、测井以及野外剖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可识别出6个层序边界。除B4为Ⅱ型层序边界外,其他各层序边界均为Ⅰ型层序边界,并以侵蚀下切为特征。根据6个层序边界可将二叠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这些层... 通过钻井、测井以及野外剖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可识别出6个层序边界。除B4为Ⅱ型层序边界外,其他各层序边界均为Ⅰ型层序边界,并以侵蚀下切为特征。根据6个层序边界可将二叠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这些层序均符合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模式。SQ4层序可识别出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Q1、SQ2、SQ3、SQ5层序可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海(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为河流相性质的侵蚀沟谷充填沉积,海(湖)侵体系域为滨浅湖和半深湖沉积,高位体系域为半深湖-滨浅湖以及三角洲沉积,另外,SQ3层序高位体系域上部还发育火山岩。河流相侵蚀沟谷充填沉积和三角洲沉积主要分布在塔东隆起西部斜坡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二叠系 层序地层学 侵蚀沟谷充填 三角洲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吉县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立地特征与立地划分
11
作者 宫川清 张津涛 +2 位作者 李建军 吴斌 陈丽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4期24-35,共12页
因篇幅和时间所限,本文图表均略,以后将以适当形式予以刊载.
关键词 坡面 油松人工林 立地类型 研究流域 灌木林 刺槐林 森林立地 土壤图 沟谷侵蚀 土壤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
12
作者 唐克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2-2,共1页
黄河因其多沙多灾闻名于世,泥沙多则为淤积的主要病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又是黄河泥沙的根源。现代黄土高原所呈现的千沟万壑侵蚀地貌,尤其在汛期暴雨情况下,黄土高原特殊的地形、降雨及黄土易蚀特性等特点,更使人们慑於黄河洪水泥沙... 黄河因其多沙多灾闻名于世,泥沙多则为淤积的主要病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又是黄河泥沙的根源。现代黄土高原所呈现的千沟万壑侵蚀地貌,尤其在汛期暴雨情况下,黄土高原特殊的地形、降雨及黄土易蚀特性等特点,更使人们慑於黄河洪水泥沙滚滚不可抗拒的威力。一些研究者提出以下看法:黄土的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基本上是一个物理风化为主的机械过程,不应把黄河看成是生态破坏的象征,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是一种自然环境地质现象,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密切相关;构造抬升和气候因素在黄土侵蚀和沟谷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根据安塞县沟谷侵蚀的发育,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以自然侵蚀为主,约占总侵蚀量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侵蚀 沟谷侵蚀 现代侵蚀 侵蚀 侵蚀地貌 土壤侵蚀 洪水泥沙 气候因素 太阳黑子活动 汛期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片稿本黄土高原
13
作者 周君达 《电化教育研究》 1986年第2期49-53,共5页
说明一、对象:主要供初一学生学习《中国地理》使用,所提供的形象材料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系教学和职工教育补习文化课参考。二、目的任务: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区,在世界上也很典型,中学课本中有较大的篇幅和较多的论述。目前,在... 说明一、对象:主要供初一学生学习《中国地理》使用,所提供的形象材料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系教学和职工教育补习文化课参考。二、目的任务: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区,在世界上也很典型,中学课本中有较大的篇幅和较多的论述。目前,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利用改造黄土高原,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更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教育 地形区 初一学生 中学课本 中国地理 《水经注》 黄土丘陵 地表形态 沟谷侵蚀 地理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