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形态特征及横断面分异性
1
作者 刘庆 沈东辉 +3 位作者 和继军 刘壮壮 孙莉英 蔡强国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9,47,共11页
[目的]为探究细沟侵蚀及其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和横断面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细沟侵蚀产流产沙和细沟形态分布特征。[结果] 1)降雨强度增大时,坡面产流产沙增幅显著... [目的]为探究细沟侵蚀及其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和横断面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细沟侵蚀产流产沙和细沟形态分布特征。[结果] 1)降雨强度增大时,坡面产流产沙增幅显著,90 mm/h降雨强度时,细沟侵蚀量对总侵蚀量的贡献率达90%以上。2)细沟宽度、深度和细沟割裂度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明显,且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细沟割裂度、细沟最大深度与细沟侵蚀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细沟横断面沿坡向变化较大,沟壁崩塌现象明显,60 mm/h降雨强度时细沟横断面多呈“窄浅”型分布,90 mm/h降雨强度时,细沟总体表现为沟头和细沟下部横断面呈“窄浅”型,在细沟中部表现为“宽深”型,细沟中部侵蚀较为严重。4)60 mm/h降雨强度时,细沟横断面指标总体为0.46~0.79,90 mm/h降雨强度时总体为0.41~0.85;90 mm/h降雨强度时,随着坡度的增加,细沟横断面指标波动性增强,表明细沟横断面空间分异性更加明显,细沟横断面形态的变化趋于不规则。[结论]研究结果为细沟侵蚀防治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降雨强度 形态参数 横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降雨条件下黄土沟壑区细沟侵蚀形态特征
2
作者 刘庆 沈东辉 +2 位作者 和继军 程群峰 蔡强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2,共11页
不同条件下细沟形态各不相同。研究细沟形态参数可以准确表征细沟侵蚀规律。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用90 mm/h降雨强度和(5°、7.5°、10°和15°)4种坡度,分别对坡面产流产沙规律与细沟形态变化特... 不同条件下细沟形态各不相同。研究细沟形态参数可以准确表征细沟侵蚀规律。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用90 mm/h降雨强度和(5°、7.5°、10°和15°)4种坡度,分别对坡面产流产沙规律与细沟形态变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随坡度增加,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相对延后;细沟侵蚀阶段相比片蚀阶段,平均径流量分别增加14%、47%、41%和56%,平均产沙率分别增加3.2、14.5、7.5和17.8倍;细沟发育以沟头溯源侵蚀为主,并伴随剧烈的崩塌。2)细沟宽度、深度波动范围较大,细沟宽深比总体呈减小的趋势,细沟表面积、细沟体积与平均横截面积大小表现为15°>7.5°>10°>5°。3)细沟发育完成后,等高线偏移度在4~10 m处显著增大,地表粗糙度主要在中下坡增加,地表粗糙度大小与细沟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4)坡面总产沙量与细沟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坡面总径流量与细沟平均宽深比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定量研究细沟侵蚀及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三维激光扫描 形态参数 地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暴雨作用下排土场边坡细沟侵蚀过程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珊珊 吕刚 +1 位作者 董亮 李叶鑫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共8页
[目的]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建,而极端暴雨是导致边坡侵蚀及失稳的主要因素,因此明晰极端暴雨下排土场边坡细沟侵蚀机理至关重要。[方法]以胜利东二号露天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试验原理,建立二阶排... [目的]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建,而极端暴雨是导致边坡侵蚀及失稳的主要因素,因此明晰极端暴雨下排土场边坡细沟侵蚀机理至关重要。[方法]以胜利东二号露天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试验原理,建立二阶排土场模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模拟极端暴雨(90,120,150 mm/h)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细沟侵蚀动过程和细沟形态特征。[结果](1)细沟侵蚀过程分为面蚀、细沟雏形、细沟发育和细沟发育稳定4个阶段;(2)随雨强梯度的增加,细沟流速增幅7.7%~76.5%,最大沟长和最大沟深平均增加26.7%和62.0%,细沟的宽深比平均减少22.6%;(3)两场降雨的平均产沙率随雨强梯度增加依次增大93%和10%,52%和69%。[结论]细沟流速和细沟总长对降雨强度响应较大,平均产沙率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排土场模型 极端降雨 相似模拟原理 产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风速对迎风坡坡面细沟侵蚀特征的影响
4
作者 张文博 韩玉国 +2 位作者 邱业 曲芝旭 吴梦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8,28,共8页
[目的]为明确风力作用下迎风坡坡面细沟侵蚀特征。[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风驱雨试验,研究在不同风速条件(0,3,5,7 m/s)下迎风坡坡面水沙过程变化规律及细沟形态特征。[结果]与无风坡面相比,迎风坡面产流时间和跌坎出现时间分别增加20.59%~4... [目的]为明确风力作用下迎风坡坡面细沟侵蚀特征。[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风驱雨试验,研究在不同风速条件(0,3,5,7 m/s)下迎风坡坡面水沙过程变化规律及细沟形态特征。[结果]与无风坡面相比,迎风坡面产流时间和跌坎出现时间分别增加20.59%~47.06%和33.10%~137.78%,坡面平均流速减小12.86%~22.53%;产流率和产沙率随风速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不同风速条件下,迎风坡面产流率变化趋势相近,随着降雨进行产流率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保持稳定,不同风速下的阶段性无明显差异。产沙率随降雨历时的延长整体呈先迅速增加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趋势,产沙率发生变化的节点与跌坎出现时间基本一致。细沟宽度、深度及其波动程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小;细沟宽度、深度及其波动程度随着风速增加而减小;细沟宽深比和细沟倾斜度分别为1.40~1.69和13.47°~14.76°,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不同风速条件下,细沟体积、细沟割裂度和细沟密度分别为4.39×10^(3)~10.27×10^(3)cm^(3),0.024~0.042,2.03~2.92 m/m^(2),三者均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结论]细沟体积、细沟密度和割裂度与坡面侵蚀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是表征迎风坡坡面细沟形态的优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风速 迎风坡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与典型切沟侵蚀的异同点探析
5
作者 韦江杏 邓羽松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725,共8页
崩岗侵蚀与切沟侵蚀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是当前土壤侵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二者存在着共性和个性,但能否将切沟侵蚀防治方法应用于崩岗侵蚀区尚不明确。本文从气候、母质和土壤、地形、植被方面对比了影响崩岗侵蚀和切沟侵蚀的... 崩岗侵蚀与切沟侵蚀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是当前土壤侵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二者存在着共性和个性,但能否将切沟侵蚀防治方法应用于崩岗侵蚀区尚不明确。本文从气候、母质和土壤、地形、植被方面对比了影响崩岗侵蚀和切沟侵蚀的环境因素。结合崩岗侵蚀与切沟侵蚀外观形态的表现形式,阐述二者发育过程和侵蚀发生的动力机制。通过综合分析,崩岗的侵蚀物质和侵蚀形式具有独特性,在防控措施的布设方面需考虑更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崩岗发育机制、防治措施及构建侵蚀模型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侵蚀 沟侵蚀 侵蚀动力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浅沟和切沟侵蚀区的界定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斌兵 郑粉莉 张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0,共5页
验证了国外发生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判定式在黄土丘陵区的适用性。通过GPS实测数据并结合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发生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判定式。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随着坡度的增大... 验证了国外发生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判定式在黄土丘陵区的适用性。通过GPS实测数据并结合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发生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判定式。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随着坡度的增大,发生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的临界值a增大,高强度降雨致使判定式中汇水面积(A)的指数b值减小,从而降低了汇水面积的影响作用。在假定其它因素相同时,浅沟形成只需较小的汇水面积,而切沟形成则需要相对较大的汇水面积;当单位汇水面积相同时,发生切沟侵蚀比浅沟侵蚀需要更大的坡度。利用国外研究结果预测提取的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发生区,明显夸大了研究区的沟蚀发生区;而用作者所建立的判定式提取的浅沟和切沟侵蚀分布区与野外实际相当吻合。即浅沟侵蚀主要发生在15°~35°的沟间地上,其分布面积占整个沟间地面积的60%,切沟侵蚀主要发生在大于35°的沟坡地上,其分布面积占整个沟坡面积的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沟侵蚀 汇水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沟侵蚀动力过程输沙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雷廷武 张晴雯 +1 位作者 赵军 唐泽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6-482,共7页
细沟水流的输沙能力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壤侵蚀过程模拟尤为重要。在不考虑土壤团粒结构条件下,根据集中稳定水流条件下侵蚀产沙随沟长增加而增加并将最终趋近于水流输沙能力的事实,提出了通过改变沟长来量... 细沟水流的输沙能力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壤侵蚀过程模拟尤为重要。在不考虑土壤团粒结构条件下,根据集中稳定水流条件下侵蚀产沙随沟长增加而增加并将最终趋近于水流输沙能力的事实,提出了通过改变沟长来量测水流输沙能力的实验室水槽测量方法。相应地提出了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水流输沙能力的函数表达式。用一种粉粘(黄土)土壤,进行了一系列(405次)室内水槽摹拟试验。采用五种坡度(5°,10°,15°,20°,25°)、三个流量(2,4,8 L min-1)的细沟侵蚀产沙数据,分析了输沙能力与沟坡、入流量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动力过程 输沙能力 试验研究 集中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盆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冲沟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范建容 刘淑珍 +3 位作者 周从斌 王小丹 朱宏业 朱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盆地冲沟发育,冲沟侵蚀蚕食耕地、最终形成侵蚀劣地,对土地资源危害很大。根据对9条冲沟17个沟头连续3年的观测与调查资料,分析了元谋盆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冲沟侵蚀的影响,包括冲沟集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 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盆地冲沟发育,冲沟侵蚀蚕食耕地、最终形成侵蚀劣地,对土地资源危害很大。根据对9条冲沟17个沟头连续3年的观测与调查资料,分析了元谋盆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冲沟侵蚀的影响,包括冲沟集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群落结构对冲沟溯源侵蚀的影响和沟底植被覆盖度对冲沟溯源侵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盆地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沟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滴打击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沈海鸥 郑粉莉 +2 位作者 温磊磊 卢嘉 姜义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112,89,共10页
基于模拟降雨试验和纱网覆盖消除雨滴打击作用的试验方法,研究雨滴打击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特征的影响。试验包括 3 种黄土高原代表性的侵蚀性降雨(50、75 和 100 mm/h)和 3 个细沟侵蚀发生最常见的坡度(10°、15°和 20... 基于模拟降雨试验和纱网覆盖消除雨滴打击作用的试验方法,研究雨滴打击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特征的影响。试验包括 3 种黄土高原代表性的侵蚀性降雨(50、75 和 100 mm/h)和 3 个细沟侵蚀发生最常见的坡度(10°、15°和 20°)。结果表明,同有雨滴打击试验处理相比,纱网覆盖消除雨滴打击后,坡面径流稳定产流率和含沙量均明显减小;坡面侵蚀量和细沟侵蚀量分别减少 28.1%-47.7%和 20.2%-38.6%;而细沟侵蚀对坡面侵蚀的贡献率增加。消除雨滴打击后,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与有雨滴打击时相同,而降雨强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增加。有、无雨滴打击试验处理的细沟密度和割裂度均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而细沟倾斜度的变化较为复杂,所以细沟密度和割裂度可作为描述细沟形态的最佳指标。试验结果还表明,雨滴打击对细沟沟槽形状也有间接影响,即消除雨滴打击后,细沟宽度和深度的变异程度减小,沟槽形状更为规则。同时,有雨滴打击试验处理的细沟宽深比随着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无雨滴打击试验处理的细沟宽深比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呈微弱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形态特征 雨滴打击 模拟降雨 黄土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细沟侵蚀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3
10
作者 郑粉莉 唐克丽 周佩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本文利用人工降雨试验和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坡耕地细沟侵蚀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其结果表明:降雨径流能量(尤其是径流能量)、土壤抗侵蚀性能、坡度、坡长、坡形、土地管理是影响细沟侵蚀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防治坡耕地土... 本文利用人工降雨试验和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坡耕地细沟侵蚀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其结果表明:降雨径流能量(尤其是径流能量)、土壤抗侵蚀性能、坡度、坡长、坡形、土地管理是影响细沟侵蚀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关键是削弱降雨能量和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沟侵蚀 降雨量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沟侵蚀动态过程模拟数学模型和有限元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雷廷武 姚春梅 +3 位作者 张晴雯 Mark Nearing 邵明安 梅树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2,共6页
建立了集中水流作用下均质土壤坡面上细沟侵蚀动态模拟数学模型。模型包括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导而得到的变沟宽水流连续性方程和泥沙运移方程;根据动量守恒方程推得到的水流动力学方程;由紊流冲击分布概率来确定的土壤剥离方程;过量泥... 建立了集中水流作用下均质土壤坡面上细沟侵蚀动态模拟数学模型。模型包括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导而得到的变沟宽水流连续性方程和泥沙运移方程;根据动量守恒方程推得到的水流动力学方程;由紊流冲击分布概率来确定的土壤剥离方程;过量泥沙采用沉积的一阶沉积方程。模型还考虑了沟床形态、水流动力、土壤侵蚀与泥沙沉积形成相互依赖的反馈环,具有表达细沟的空间变化和时间演变的能力。给出了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水动力学方程及泥沙运移连续方程进行顺序求解的数值计算公式以及模型数值求解的具体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模型 动态过程 有限元模拟 水动力学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长与雨强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俊杰 孙莉英 +2 位作者 刘俊体 蔡崇法 蔡强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室内纯净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坡度为10°,15°,20°和25°,土槽为5,10m2两种规格,进行了降雨强度分别为1.5和2.0mm/min的降雨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一场降雨前后的坡面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坡长,降雨强度... 采用室内纯净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坡度为10°,15°,20°和25°,土槽为5,10m2两种规格,进行了降雨强度分别为1.5和2.0mm/min的降雨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一场降雨前后的坡面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坡长,降雨强度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变化并没有显著的规律性,跌坎出现时间随坡度的增加而缩短,产流时间与跌坎出现时间主要由降雨强度控制,坡长增长对产流时间的提前有促进作用。径流量随着坡面由缓变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变化,在降雨总量相同,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径流量差异不大。坡面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降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坡度对侵蚀量的影响,而坡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坡度的影响。侵蚀速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速度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缓,并存在临界坡度。降雨强度和坡长会增强坡度对侵蚀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坡度 坡长 降雨强度 沟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土壤的细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6
13
作者 蔡强国 朱远达 王石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8,共7页
通过间隔为11h的二次人工模拟降雨和冲蚀槽试验研究了10种土壤的侵蚀过程,发现在第2次降雨中大多数土壤出现了细沟侵蚀形式。采样微形态观察发现,在第1次降雨中形成结皮的土壤在第2次降雨中出现了细沟侵蚀;产流产沙观测发现所有出现细... 通过间隔为11h的二次人工模拟降雨和冲蚀槽试验研究了10种土壤的侵蚀过程,发现在第2次降雨中大多数土壤出现了细沟侵蚀形式。采样微形态观察发现,在第1次降雨中形成结皮的土壤在第2次降雨中出现了细沟侵蚀;产流产沙观测发现所有出现细沟侵蚀的土壤在第1次降雨中径流含沙量逐渐减少,而第2次降雨中有一个先剧增后减少的过程。土壤理化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铁铝含量等因素对细沟侵蚀的影响表现不明显,而与土壤团聚体有关结构指标、细沟侵蚀、产流产沙速率及总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团聚体分散度、崩解速率与渗透系数之比两个指标能较好地预测细沟侵蚀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很好地预测侵蚀产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人工模拟降雨 冲蚀槽 沟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沟侵蚀动力过程极限沟长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晴雯 雷廷武 +2 位作者 潘英华 夏卫生 刘纪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5,共4页
由细沟产生的野外动力条件 ,设计了室内细沟侵蚀模拟冲刷实验。从能量角度 ,分析了不同动力条件下侵蚀产沙量随沟长的变化规律。采用黄土高原黄绵土 ,在实验室内用水槽进行了 5种坡度、3种流量下不同沟长时的细沟土壤侵蚀产沙的模拟侵... 由细沟产生的野外动力条件 ,设计了室内细沟侵蚀模拟冲刷实验。从能量角度 ,分析了不同动力条件下侵蚀产沙量随沟长的变化规律。采用黄土高原黄绵土 ,在实验室内用水槽进行了 5种坡度、3种流量下不同沟长时的细沟土壤侵蚀产沙的模拟侵蚀试验 ,测量沟长为 0 .5~ 8m。提出了由细沟侵蚀产沙随沟长变化函数关系的回归结果 ,在给定误差限下 ,估计水流含沙量达到极限值——水流输沙能力的细沟长度的计算方法。并据此方法 ,求得了不同坡度、流量条件下细沟侵蚀产沙达到极限值的细沟长度 ,且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 R2均大于 0 .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侵蚀 侵蚀产沙量 极限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细沟侵蚀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吴普特 周佩华 +3 位作者 武春龙 郑世清 李雅琦 琚彤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47-56,共10页
基于土壤侵蚀REE示踪法的技术需要,对全坡长小区细沟侵蚀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野外实地量测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表征细沟侵蚀形态,强度的三个参数,即细沟平面密度(μ)细沟平均深度(H)及细沟侵蚀强度(EI),并对上述... 基于土壤侵蚀REE示踪法的技术需要,对全坡长小区细沟侵蚀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野外实地量测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表征细沟侵蚀形态,强度的三个参数,即细沟平面密度(μ)细沟平均深度(H)及细沟侵蚀强度(EI),并对上述参数垂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分析了全坡长小区细沟相对侵蚀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初步得出细沟侵蚀强烈地段在坡面的中下部位.约占被面细沟侵蚀总量的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沟侵蚀 侵蚀强度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细沟侵蚀产沙时空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丁文峰 李占斌 +1 位作者 丁登山 庄大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利用放水冲刷试验结合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对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径流冲刷下,坡面侵蚀产沙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对应不同的产沙特征。其空间变化表现为,在6°、9°情况下,坡面不同坡段的... 利用放水冲刷试验结合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对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径流冲刷下,坡面侵蚀产沙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对应不同的产沙特征。其空间变化表现为,在6°、9°情况下,坡面不同坡段的相对侵蚀量沿下坡方向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12°小流量情况下,坡面各坡段的相对侵蚀量与坡度较小的情况相似,当流量较大时,坡面各不同坡段的相对侵蚀量随坡长的增大而减小。但坡面最下端坡段的相对侵蚀量总是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而减小,其余各坡段的相对侵蚀量则呈现出缓慢的波动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 沟侵蚀 产沙 时空变化规律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度和雨强对花岗岩崩岗崩积体细沟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蒋芳市 黄炎和 +2 位作者 林金石 赵淦 葛宏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崩积体是崩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土质疏松、粗颗粒含量高、坡度大、易侵蚀的特征。该研究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雨强(1.00,1.33,1.67,2.00,2.33mm/min)和坡度(20°,25°,30°,35°,40°)下的崩积体细沟发生... 崩积体是崩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土质疏松、粗颗粒含量高、坡度大、易侵蚀的特征。该研究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雨强(1.00,1.33,1.67,2.00,2.33mm/min)和坡度(20°,25°,30°,35°,40°)下的崩积体细沟发生、发育及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生细沟的时间随着坡度和雨强的增大而缩短;随着雨强的增大,沟头离坡顶的距离越短,沟宽和沟深增大,但细沟密度差异不明显;随着坡度的增大,垂向作用增加,但横向扩张能力相应地降低,造成坡面侵蚀深度增大,宽深比减小;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大,侵蚀方式从片蚀为主逐渐转变至细沟侵蚀为主;雨强对细沟侵蚀的影响大于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崩积体 人工模拟降雨 沟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强度、坡度及坡长对细沟侵蚀的交互效应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君兰 蔡强国 +1 位作者 孙莉英 陈俊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8-13,共6页
为了对细沟侵蚀影像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方法进行探索,通过2个降雨强度(1.5和2 mm/min)、4个坡度(10°、15°、20°、25°)和2个模拟坡长(5、10 m)进行室内模拟降雨试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探讨降雨强度、坡度及坡长... 为了对细沟侵蚀影像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方法进行探索,通过2个降雨强度(1.5和2 mm/min)、4个坡度(10°、15°、20°、25°)和2个模拟坡长(5、10 m)进行室内模拟降雨试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探讨降雨强度、坡度及坡长对坡面产流、产沙及水流速度是否存在交互效应。结果显示:1)以单宽产流速率作为试验中坡面产流的表征指标,对其有显著影响的是降雨强度、坡度的主效应,以及坡长坡度的交互效应;2)含沙量是由降雨强度及坡度共同作用的结果;3)细沟间片流流速主要受降雨强度、坡度、距坡顶距离主效应的促进影响,无交互效应存在,而细沟间水流的变化中不仅有3因素的正向主效应影响,而且坡度与距离的交互效应也对其影响显著,但此交互效应表现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效应 沟侵蚀 产流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游智敏 伍永秋 刘宝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94,共4页
切沟侵蚀在土壤侵蚀中占据重要位置,切沟侵蚀监测研究是切沟侵蚀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主要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利用GPS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进行了探讨,对切沟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量,获得... 切沟侵蚀在土壤侵蚀中占据重要位置,切沟侵蚀监测研究是切沟侵蚀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主要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利用GPS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进行了探讨,对切沟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量,获得多个时相的DEM,通过对比不同时相的DEM来获取该时间段的切沟侵蚀变化。最后以位于黑龙江省漫川漫岗黑土区的丰产电流域的一条切沟为研究实例,建立了2002,2003年10月两个时段分辨率为0.4 m的DEM,对比这两个时段的数据表明,该切沟沟头后退达13.78 m,侵蚀面积增大了711m^2,切沟的土壤侵蚀量增加了2377 m^3,展示了GPS在切沟侵蚀研究中精度高、速度快等优越性,可为切沟侵蚀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沟侵蚀监测 土壤侵蚀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次降雨对崩岗崩积体细沟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蒋芳市 黄炎和 +2 位作者 林金石 赵淦 葛宏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崩积体是崩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土质疏松,极易被侵蚀。细沟侵蚀特征是探讨崩积体侵蚀机制的重要内容。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多场次降雨条件(1.00、1.67、2.33 mm/min分别降3次雨)对崩积体30°坡面(5m×1 m)细沟侵蚀产沙过... 崩积体是崩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土质疏松,极易被侵蚀。细沟侵蚀特征是探讨崩积体侵蚀机制的重要内容。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多场次降雨条件(1.00、1.67、2.33 mm/min分别降3次雨)对崩积体30°坡面(5m×1 m)细沟侵蚀产沙过程及发育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 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3次降雨的后期产沙过程趋于一致,而1.67和2.33 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前2次降雨后期产沙过程趋于一致,但第3次降雨后期产沙率急剧增大;2)各降雨强度条件下,沟头溯源作用、细沟平均宽度及深度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而增加;3)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细沟特征存在差异,1.00和1.67 mm/min降雨强度时,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坡面的细沟数及细沟密度增加,宽深比减小,但在2.33 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的结果恰好相反;4)各降雨强度条件下细沟侵蚀量及其增加幅度均增大,细沟侵蚀愈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崩积体 模拟降雨 沟侵蚀 多场次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