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伤寒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对耐药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春晖 王文杏 +5 位作者 陈强 陈庆法 吴春雪 刘晓艳 赖华毅 余晓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目的:探讨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表达改变对鼠伤寒沙门菌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在e GFP基因序列上下游增加启动子及终止子并在两端位点上、下游设计酶切位点,以p ACYC184-e GFP为载体,构建spv基因回补质粒,电转化至前期构建的鼠伤寒... 目的:探讨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表达改变对鼠伤寒沙门菌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在e GFP基因序列上下游增加启动子及终止子并在两端位点上、下游设计酶切位点,以p ACYC184-e GFP为载体,构建spv基因回补质粒,电转化至前期构建的鼠伤寒沙门菌spv B及spv C基因共同缺陷株获得基因回补株,检测菌株间耐药性的差异及acr AB表达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 B、spv C基因荧光回补株,连续培养12代质粒未发生丢失。与野生型菌株及回补株相比,spv基因缺陷变异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四环素、氯霉素及环丙沙星的MIC值下降。spv基因缺陷变异株Acr A周质蛋白水平低于野生菌株及回补株(P<0.05)。结论:在spv B及spv C基因共同缺陷鼠伤寒沙门菌基础上的基因回补株构建成功,spv下调能改变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表型,这可能是通过影响外排泵Acr A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 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 抗生素耐药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239株沙门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曹春远 陈前进 +3 位作者 陈小东 钟叶平 李美华 陈海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0-725,731,共7页
目的了解龙岩市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与变迁情况,为沙门菌病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991-2017年间收集的分离自人体与食品样本的239株沙门菌进行复核鉴定,并用PCR方法检测 invA、sopB、sifA、sscA、sseE、spvB、spvC、spvR、pefA 等... 目的了解龙岩市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与变迁情况,为沙门菌病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991-2017年间收集的分离自人体与食品样本的239株沙门菌进行复核鉴定,并用PCR方法检测 invA、sopB、sifA、sscA、sseE、spvB、spvC、spvR、pefA 等9个沙门菌毒力基因的片段。结果 龙岩市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占62.3%(149/239),属于SPI1的 invA、sopB 毒力基因检出率为100%,属于SPI2的 sseE、sscA、sifA 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9.2%、95.0%、85.4%,毒力质粒基因 spvC 检出率71.1%, pefA、spvB、spvR 检出率均为46.4%。并且其携带数量也随着时间的进程而显著增加;肠炎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携带率显著高于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以检出全部9种毒力基因为主,占83.5%(76/91);鼠伤寒沙门菌以 invA、sopB、sseE、sscA、sifA阳性,spvB、spvR、pefA 阴性结果多见,占77.6%(45/58)。人体与食品样本来源的沙门菌所携带毒力基因数量没有差异。结论 龙岩市沙门菌携带毒力基因数量较多,毒力较强,质粒毒力基因随着时间的进程而累积,人源性与食源性沙门菌交叉污染严重,必须加强人、禽、畜沙门菌病的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沙门 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 血清型 携带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