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罕见沙门氏菌亚种的菌落形态与生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卓一鸣 刘子音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1-14,共4页
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及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是沙门菌属中较为罕见的2个亚种,鉴定较为困难。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2个方面对1株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和1株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旨... 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及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是沙门菌属中较为罕见的2个亚种,鉴定较为困难。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2个方面对1株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和1株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旨在为较难鉴定的沙门菌株亚种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个亚种菌株在一些常用选择性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与典型肠道沙门氏菌存在较大差异,其生化鉴定项目中的ONPG项结果也不同于典型肠沙门,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检验人员,极易错判,造成漏检,需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 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 菌落形态 生化特征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核苷酸相似度和16S rDNA技术对全球沙门氏菌的鉴定比对分析
2
作者 华苗苗 曹小利 +1 位作者 胡金曹 沈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3-369,共7页
目的评估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和16S rDNA技术对沙门氏菌的鉴定能力。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批量下载全球沙门氏菌基因组和相应血清型,以沙门氏菌典型菌株的基因组作为分型菌株。利用fastANI软件,根据默认... 目的评估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和16S rDNA技术对沙门氏菌的鉴定能力。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批量下载全球沙门氏菌基因组和相应血清型,以沙门氏菌典型菌株的基因组作为分型菌株。利用fastANI软件,根据默认参数进行ANI分析。使用在线软件SpeciesFinder针对细菌的16S rDNA进行物种和血清型鉴定。结果在下载的2306个基因组中,1767株沙门氏菌存在178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323株(18.3%)和肠炎沙门菌300株(17.0%)最为常见。ANI分析显示,以95%为界值时,仅有30株(1.3%)沙门氏菌被分配到1个特定的亚种,其余2276株(98.7%)沙门氏菌均可分配到2~5个亚种;以97%为界值时,2306株(100%)沙门氏菌均可被鉴定到唯一的亚种。基于16S rDNA的分析仅鉴定出1072株(46.5%)沙门氏菌,其中95.2%(1021/1072)的沙门氏菌鉴定的亚种结果与ANI(≥97%)分析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与已知的血清型相比,仅有2.4%(19/784)的沙门氏菌与已知的血清型结果一致。结论ANI更适合沙门氏菌的种及亚种鉴定,ANI≥97%可作为沙门氏菌亚种的鉴定标准。16S rDNA技术对于沙门氏菌鉴定的敏感性尚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鉴定 亚种 血清型 平均核苷酸相似度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罕见的可疑沙门氏菌鉴定结果的确认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罗俊 王晓冲 +2 位作者 黎舜华 王娜娜 应国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871-1876,共6页
目的确认盲样考核样品中分离到的罕见可疑沙门氏菌。方法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将可疑沙门氏菌通过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测序、Ribo-printer基因指纹鉴定、MALDI Biotyper质谱鉴定以及血... 目的确认盲样考核样品中分离到的罕见可疑沙门氏菌。方法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将可疑沙门氏菌通过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测序、Ribo-printer基因指纹鉴定、MALDI Biotyper质谱鉴定以及血清型分型等方法对其进行确认。结果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该分离菌的鉴定结果为大肠埃希菌,而16S测序结果为沙门氏菌属,基因指纹鉴定结果为沙门氏亚利桑那亚种,质谱鉴定结果为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且血清型分型也表明该菌应为IIIb型,综合判断该检出菌应为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结论采用基于不同原理的多种鉴定手段联用的鉴定方法更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 鉴定 盲样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