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情况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丹丹 鲁志平 +3 位作者 文永平 邬旭龙 吴翠蓉 俞宁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3,共16页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禽类制品是人感染沙门氏菌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在农业和医疗领域,随着抗菌药物长期使用甚至滥用、沙门氏菌耐药基因的传播以及环境和宿主因素的变化,导致沙...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禽类制品是人感染沙门氏菌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在农业和医疗领域,随着抗菌药物长期使用甚至滥用、沙门氏菌耐药基因的传播以及环境和宿主因素的变化,导致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就2012—2024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我国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性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了解沙门氏菌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耐药性变化情况,从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疾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禽源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研制
2
作者 王志伟 徐琼 +3 位作者 宋春宏 范晗之 胡雪莲 曲勤凤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研究建立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冻干保护剂进行筛选优化,依据CNAS-CL03-A001: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评价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 为研究建立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冻干保护剂进行筛选优化,依据CNAS-CL03-A001: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评价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冻干保护剂组合为脱脂乳粉14%,海藻糖5%,抗坏血酸钠2%;在均匀性试验中,阳性样品(CODE 1和CODE 2)F值分别为1.69和0.91,均小于F临界值F0.05(9,10)=3.02,符合要求;能力验证样品于25℃和37℃储藏14 d、4℃和-20℃储藏120 d后,阳性样品均检出沙门氏菌,阴性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短期运输稳定性和长期储藏稳定性良好。该方法能满足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能力验证 样品制备 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部分地区宠物犬源沙门氏菌流行病调查与耐药性检测
3
作者 陈海燕 曹智高 +3 位作者 卢慧芳 化军 刘守铉 孙攀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6,共7页
为了解郑州部分地区宠物犬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2022—2023年在郑州部分地区102家宠物医院及宠物门诊采集患病的宠物犬的肛拭子、粪便等病料组织233份进行沙门氏菌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白鼠试验证沙门氏菌致病性,并测定其致病性... 为了解郑州部分地区宠物犬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2022—2023年在郑州部分地区102家宠物医院及宠物门诊采集患病的宠物犬的肛拭子、粪便等病料组织233份进行沙门氏菌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白鼠试验证沙门氏菌致病性,并测定其致病性沙门氏菌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了132株沙门氏菌,其中80株沙门氏菌能引起小鼠死亡,为致病性沙门氏菌;80株致病性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26.3%)、德尔卑沙门氏菌(20.0%)、鼠伤寒沙门氏菌(17.5%)为流行优势血清型;80株致病性沙门氏菌毒力基因mogA、spvA、sse L、spv B、mgtC、spvC、araB检出率为57.5%~96.3%,其他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5%~15.0%;80株致病性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等11种药物耐药率在35.0%以上,至少耐4种药物,其中磺胺类(Sul1、Sul2、Sul3)、四环素类(TetA、TetB TetM、TetR)、氨基糖苷类(aac(3)-Ⅰv、aac(3)-Ⅱa、aac(6')-Ⅰb)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0.0%~85.0%,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基本成正相关(除酰胺醇类、多粘菌素类)。从郑州部分地区分离的80株宠物犬源沙门氏菌具有多种血清型,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性严重,且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该宠物犬源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调查及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犬 沙门氏菌 流行病调查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磁分离
4
作者 金彦 王敬依 +4 位作者 程佳宁 于乐民 张壁臣 张一博 许童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在13 min内实现对牛奶样品中浓度范围为2×10^(1)~2×10^(6) CFU/m 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捕获与分离,捕获率在33.3%~67.5%之间,最低检测限为20 CFU/m L。因此,这种高度集成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能够从复杂食品基质中迅速、准确地富集目标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应对食源性疾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免疫磁珠 免疫磁分离 主动电磁混合 微流控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3年四川地区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情况分析
5
作者 罗丹丹 鲁志平 +1 位作者 傅安静 文永平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
沙门氏菌是是肠杆菌科中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禽类制品是人感染沙门氏菌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随着抗菌药物长期使用甚至滥用、沙门氏菌耐药基因的传播以及环境和宿主因素的变化,导致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每... 沙门氏菌是是肠杆菌科中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禽类制品是人感染沙门氏菌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随着抗菌药物长期使用甚至滥用、沙门氏菌耐药基因的传播以及环境和宿主因素的变化,导致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就2011~2023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四川地区分离的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性文献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以期了解沙门氏菌在四川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耐药性变化情况,从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疾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禽源 耐药性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
6
作者 张林吉 贾燕 +4 位作者 任春芝 昌莉丽 孙朋 张青青 任士飞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二重LAMP检测体系,测定对单一菌株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两种细菌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和溶解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单重LAMP体系分别能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高效扩增,当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浓度比达到2.5:1时,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佳,建立的单重和二重LAMP检测方法对两种细菌具有较好特异性;二重LA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1×10^(1) CFU/m L和7.8×10^(1) CFU/mL,可根据扩增产物溶解曲线和溶解峰温度的不同,实现对两菌有效鉴别。与传统方法比较,二重LAMP对鸭肉类产品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性鉴定、检测周期短,可用于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溶解曲线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多糖对沙门氏菌感染雏鸡肠道免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申心怡 黎媛媛 +5 位作者 王晓霞 黄璟昇 黄康萍 李环 何家康 梁正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百香果多糖对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选取24只7日龄健康麻黄雏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百香果多糖组雏鸡灌胃百香果多糖溶液5 d后经口感染沙门氏... 试验旨在探究百香果多糖对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选取24只7日龄健康麻黄雏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百香果多糖组雏鸡灌胃百香果多糖溶液5 d后经口感染沙门氏菌,感染24 h后采集十二指肠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结果显示,与感染对照组相比,百香果多糖组十二指肠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G (IgG)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黏蛋白2 (MUC2)和三叶因子(TFF)水平略微升高,沙门氏菌诱导的小肠黏膜上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百香果多糖可通过促进肠道免疫球蛋白分泌来改善沙门氏菌诱导的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多糖 沙门氏菌 肠道免疫 免疫球蛋白 肠上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复合干酪乳杆菌对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张倩 翟雯琪 +6 位作者 刘新鹤 常娟 王平 尹清强 刘超齐 党晓伟 孙凤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52,共6页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探究小檗碱、干酪乳杆菌及其复合物对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小檗碱抑制沙门氏菌的效果随着其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强,0.008%的小檗碱作用24 h时,能够显著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P&l...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探究小檗碱、干酪乳杆菌及其复合物对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小檗碱抑制沙门氏菌的效果随着其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强,0.008%的小檗碱作用24 h时,能够显著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P<0.05),但仍显著低于盐酸金霉素的抑菌效果(P<0.05)。干酪乳杆菌能够显著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P<0.05),且其抑菌效果随着活菌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1×10^(7) CFU/mL的干酪乳杆菌作用16 h时已无沙门氏菌生长。在两者的复合试验中,0.002%小檗碱和1×10^(6) CFU/mL干酪乳杆菌组合能够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且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小檗碱、干酪乳杆菌和盐酸金霉素。因此,小檗碱复合干酪乳杆菌对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这为开发安全高效、绿色天然和功能新型的抗生素替代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干酪乳杆菌 沙门氏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Sif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9
作者 苗苏南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静 夏泽淼 廖宗杰 赵一丁 焦新安 耿士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表达和纯化得到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以rHis-SifA作为免疫抗原,rGST-SifA作为检测抗原,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ifA单克隆抗体,并使用鼠源亚类鉴定试剂盒确定其亚类,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和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交叉反应的特异性和巨噬细胞中沙门氏菌SifA的分泌特性,评价其效果或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亚型为IgG1,其效价达1.0×10^(6)以上,亲和常数为3.66×10^(9)/M,能特异性结合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8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并能确定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的分泌特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沙门氏菌的研究和检测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ifA蛋白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噬菌体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检测方法
10
作者 李星辰 李俊 +2 位作者 包红朵 何涛 王冉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3-1239,共7页
噬菌体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进入动物体后可能会被机体认为是抗原,进而激发机体产生抗体。为深入研究噬菌体进入动物体内后抗体产生情况,本研究采用纯化后的广谱裂解性沙门氏菌噬菌体SCBS作为抗原,用新西兰大白兔开展多克隆抗体制备... 噬菌体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进入动物体后可能会被机体认为是抗原,进而激发机体产生抗体。为深入研究噬菌体进入动物体内后抗体产生情况,本研究采用纯化后的广谱裂解性沙门氏菌噬菌体SCBS作为抗原,用新西兰大白兔开展多克隆抗体制备,最后成功获得了该噬菌体的多克隆抗体,并建立了SCBS噬菌体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抗原包被含量为1×10^(9) PFU/mL,用2%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3 h,血清稀释度1∶500,血清反应时间60 min,酶标二抗稀释至1∶12000后作用45 min,TMB显色液反应15 min后测定吸光度(OD 450)。该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阳性临界值为0.372,阴性临界值为0.310;批内变异系数为2.30%~7.11%,批间变系数为1.37%~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噬菌体 抗体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聚咪唑材料对沙门氏菌抑菌性能的评价及其初步应用
11
作者 王野 梁敬时 +5 位作者 邹紫阳 李青 康喜龙 焦新安 孟闯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5,共12页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存活率的影响评价其抑菌性能;通过测定其对HeLa和HD1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BALB/c小鼠体重等生理变化和存活情况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通过测定其对模拟家禽生产中地面和设备的瓷砖和不锈钢板表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评价其在家禽沙门氏菌防控中的应用潜能。结果显示:3种聚咪唑对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PIM2的MIC值为2μg/mL,低浓度(10μg/mL)时即可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100μg/mL)时完全抑制细菌生长,显示其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HeLa细胞和HD11细胞在不同浓度的3种聚咪唑中均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在PIM0中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3种聚咪唑灌胃后的小鼠在21 d的试验周期内存活率为100%,高浓度PIM2(1000μg/mL)处理后肝细胞变性及盲肠损伤,但整体损伤程度较低;PIM2杀菌效果最好,低浓度(10μg/mL)抑菌率(Inhibition rate,IR)达99.8%以上。研究表明,3种聚咪唑均有较好的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表现出在家禽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氏菌控制中的应用潜能,为进一步开展家禽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的现场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聚咪唑 化学合成 抑菌性能 家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oup_3798基因的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2
作者 王双娟 康喜龙 +6 位作者 杨燕娇 王新为 阮燕雨 孟闯 耿士忠 焦新安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率,应用粪便模拟样品及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雏鸡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家禽沙门氏菌中,group_3798特异性存在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建立的PCR方法能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扩增出924 bp的目的条带,而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和非沙门氏菌均无扩增条带;基因组与菌液浓度检测限分别为2.593 pg/μL和8 CFU/mL;与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相比,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鸡粪便模拟样品中可以特异性检测出鸡白痢沙门氏菌,未增菌培养时检测限为106 CFU/g;使用PCR方法和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同时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48 h后雏鸡泄殖腔样品,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鸡粪便和泄殖腔拭子样品中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检测,为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group_3798基因 PCR 粪便 泄殖腔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沙门氏菌后生元的筛选及其原始菌株全基因组分析
13
作者 黄燕 苏悦 +5 位作者 李施扬 祁雪鹤 贾嫒 姜毓君 杨鑫焱 满朝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5,共11页
目的:筛选抗沙门氏菌效果良好的后生元,开发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后生元原料。方法:测定30株乳酸菌后生元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的能力,筛选出效果最好的5株后生元。随后对这5株后生元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和侵袭HT-29细胞的能力进行测定... 目的:筛选抗沙门氏菌效果良好的后生元,开发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后生元原料。方法:测定30株乳酸菌后生元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的能力,筛选出效果最好的5株后生元。随后对这5株后生元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和侵袭HT-29细胞的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效果最显著的后生元,并对其原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植物乳杆菌JM015后生元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5.12±0.53 mm,同时能有效降低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和侵袭HT-29细胞90%以上。植物乳杆菌JM015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其具有环内酯自诱导剂、萜类、核糖体合成和翻译后修饰肽-like和III型聚酮合酶等4个抑菌相关基因簇与1个与植物乳杆菌素的产生有关的基因簇。此外,其中还存在纤维连接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三糖-磷酸异构酶等多个黏附相关的编码基因。同时,经吲哚、溶血和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等试验验证了植物乳杆菌JM015的安全性。结论:植物乳杆菌JM015后生元具有抗沙门氏菌的能力,可作为新的后生元原料用于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后生元 鼠伤寒沙门氏菌 抗菌 全基因组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辅助增强荧光偏振的沙门氏菌检测
14
作者 薛鹏鹏 陈伟 +2 位作者 徐建国 涂佳 屈玮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0,共7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荧光偏振(FP)检测策略,通过整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实现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该检测机制依赖于靶标DNA与特异性引物的同源序列识别:当沙门氏菌靶标存在时,引物与靶DNA结合并触发链...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荧光偏振(FP)检测策略,通过整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实现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该检测机制依赖于靶标DNA与特异性引物的同源序列识别:当沙门氏菌靶标存在时,引物与靶DNA结合并触发链置换反应,进而启动DNA扩增过程。为提高检测灵敏度,系统采用两项关键设计:在引物5'端修饰6-羧基荧光素(6-FAM)作为荧光报告基团;引入核酸外切酶Ⅰ(ExoⅠ)选择性水解未结合的引物。[结果]在RPA扩增过程中,由于扩增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显著增加,6-FAM标记的DNA复合物的旋转自由度受到限制,导致荧光偏振信号显著增强。经条件优化后,该方法对沙门氏菌的检测限可达11 CFU/mL,且表现出优异的特异性。[结论]该方法可高效检测沙门氏菌,其模块化设计原理还可拓展应用于其他食源性病原体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 引物修饰 荧光偏振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抗菌肽对沙门氏菌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越 白明鹭 +4 位作者 黄晓琦 尹盈喜 于蕾 曹中赞 栾新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111,共4页
抗菌肽是近年来在寻求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关注领域,其独特的抗菌特性也是众多学者开展研究并深入探究的重点。沙门氏菌是常见的人兽共患的肠道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性问题极为普遍,寻求解决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的... 抗菌肽是近年来在寻求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关注领域,其独特的抗菌特性也是众多学者开展研究并深入探究的重点。沙门氏菌是常见的人兽共患的肠道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性问题极为普遍,寻求解决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的方法是当务之急。因此,论文综述了不同来源抗菌肽在对抗沙门氏菌时的作用效果及机制,以及抗菌肽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抗菌肽未来的开发潜力与开发价值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沙门氏菌 作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致犊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16
作者 丁栋昭 邵倩 +6 位作者 张雯 李鑫 王复江 朱磊鑫 卿素珠 杨奇 张为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4,共7页
为调查宁夏地区引起犊牛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流行特征,采集了宁夏地区4个市的100份犊牛腹泻的粪便样本进行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检测。用PCR、动物试验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分离... 为调查宁夏地区引起犊牛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流行特征,采集了宁夏地区4个市的100份犊牛腹泻的粪便样本进行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检测。用PCR、动物试验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到97株大肠埃希氏菌和20株沙门氏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F41、eaeA检出率较高,STX1、STX2、STa检出率较低;沙门氏菌毒力基因spvC、fimA、sopE、invA、stn均有检出;携带毒力基因的分离株对小鼠均有致病性;药敏结果显示,分离到的97株大肠埃希氏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全部敏感,对其他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率达80.0%以上,多重耐药率为40.2%;分离的20株沙门氏菌对碳青霉烯类、多肽类抗菌药物全部敏感,对其他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达70.0%以上,多重耐药率为20.0%。研究结果为宁夏地区犊牛腹泻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大肠埃希氏菌 沙门氏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副猪格拉瑟菌GAPDH和OmP26的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构建及免疫学评价
17
作者 陈丽璇 符颖 +3 位作者 陈政权 李莉莉 张伟孝 张建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目的】构建能同时表达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 parasuis关键抗原GAPDH和OmP26的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并评估其作为二联疫苗候选株的潜力,以期为预防G.parasuis和S.choleraesuis感染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解决方... 【目的】构建能同时表达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 parasuis关键抗原GAPDH和OmP26的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并评估其作为二联疫苗候选株的潜力,以期为预防G.parasuis和S.choleraesuis感染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解决方法。【方法】选取多种血清型的G.parasuis中广泛存在的抗原GAPDH和OmP26作为外源抗原,以S.choleraesuis C500Δasd缺失株为载体,构建同时表达GAPDH和OmP26的G.parasuis-S.choleraesuis重组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展开研究。【结果】PCR与测序结果共同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菌株C501(pYA-GAPDH-OmP26),该菌株能稳定携带GAPDH和OmP26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020和798 bp),在连续传代100次中均能稳定扩增目标片段;且生长曲线、生化特性与对照菌C501(pYA3493)一致。重组菌株C501(pYA-GAPDH-OmP26)对S.choleraesuis C78-1和G.parasuis 5型强毒株SH0165的保护率分别为62.5%和50.0%,而C501(pYA3493)对S.choleraesuis C78-1的保护率为50.0%,对G.parasuis 5型强毒株SH0165则无保护作用。【结论】重组沙门氏菌C501(pYA-GAPDH-OmP26)能稳定携带异源基因,具有与亲本菌株相近的生物学特性及良好的表达特性,能够诱导机体对G.parasuis和S.choleraesuis产生联合免疫反应,为G.parasuis-S.choleraesuis二联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格拉瑟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 C500Δasd缺失株 GAPDH OmP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的基因组特征和毒力因子对比分析
18
作者 干鸿翔 许安宁 +7 位作者 周璐 罗芳芳 冯仲阳 高彬茹 李卓思 王翔 董庆利 秦晓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3,共8页
基于前期获得的32株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菌株的毒力因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一步分析菌株的酸抗性、生物被膜及细胞黏附与侵袭能力,明确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的毒力... 基于前期获得的32株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菌株的毒力因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一步分析菌株的酸抗性、生物被膜及细胞黏附与侵袭能力,明确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的毒力特征。结果显示,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均携带大量毒力因子和基因组岛、转座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进化关系分析显示,32株菌与数据库中参考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处于同一分支,表明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另外,所有菌株在pH 3处理1 h后均能存活,25%的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但人源和食源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胞黏附与侵袭能力无显著差异。总之,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均携带大量毒力因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且菌株的毒力相关表型具有异质性,结果可为该菌的风险评估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 毒力因子 酸抗性 生物被膜 细胞黏附与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屠宰及零售环节沙门氏菌污染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比较
19
作者 张思宇 刘俊辉 +11 位作者 王娟 王琳 刘娜 张喜悦 宋时萍 赵建梅 黄秀梅 高玉斌 曲志娜 王君玮 赵格 黄保续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为确定检测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率和污染量的最优方法,采集棉拭子和胴体/产品洗液样品,分别采用棉拭子培养法、胴体/产品洗液培养法、胴体/产品洗液最大可能数法(MPN)以及胴体/产品洗液MPN法联合荧光PCR法(qPCR-MPN法)对沙门氏菌检出率... 为确定检测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率和污染量的最优方法,采集棉拭子和胴体/产品洗液样品,分别采用棉拭子培养法、胴体/产品洗液培养法、胴体/产品洗液最大可能数法(MPN)以及胴体/产品洗液MPN法联合荧光PCR法(qPCR-MPN法)对沙门氏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并利用胴体/产品洗液MPN法和qPCR-MPN法对沙门氏菌污染量进行比较。定性检测结果显示:q PCR-MPN法对沙门氏菌的检出率最高(84%),其次是胴体/产品洗液MPN法(80%)、胴体/产品洗液培养法(60%)和棉拭子培养法(28%),不同方法间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胴体/产品洗液培养法为标准,qPCR-MPN法和胴体/产品洗液MPN法的敏感性均为100%,一致性均>80%,但胴体/产品洗液MPN法的特异性较高。定量检测结果显示:qPCR-MPN法检测出的沙门氏菌污染量高于胴体/产品洗液MPN法。结果说明:在同时需要定性和定量数据时,可选择胴体/产品洗液MPN法;qPCR-MPN法与胴体/产品洗液MPN法一致性好,且检出的沙门氏菌污染量更高,在定量检测时可选择,但应注意假阳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肉鸡 定性检测 定量检测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孔蛋白突变株的致病性研究
20
作者 武绍碧 令狐远凤 +4 位作者 潘永 杨婉 陈世雄 叶景芬 杨琦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1,共6页
孔蛋白在免疫原和毒力决定因素方面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沙门氏菌中孔蛋白ompD、ompS、ompW基因突变是否对沙门氏菌的致病性产生影响,在构建鼠伤寒沙门氏菌孔蛋白突变株STM LT2ΔompD、STM LT2ΔompS、STM LT2ΔompW的基础上,测定了突变... 孔蛋白在免疫原和毒力决定因素方面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沙门氏菌中孔蛋白ompD、ompS、ompW基因突变是否对沙门氏菌的致病性产生影响,在构建鼠伤寒沙门氏菌孔蛋白突变株STM LT2ΔompD、STM LT2ΔompS、STM LT2ΔompW的基础上,测定了突变株对其小鼠致病性、体内遗传稳定性、LD 50、肝脏和脾脏载菌量。结果表明,标准菌株和突变株均对小鼠产生致病性,肝脏和脾脏体积明显增大;突变株在小鼠体内连续传代20次仍然能够稳定遗传;LD 50毒力测定发现突变株的毒力均呈现减弱趋势,其中突变株STM LT2ΔompS毒力减弱最为明显;肝脾载菌量测定发现,相比标准菌株,突变株在小鼠肝、脾上分布的细菌含量均明显减少。试验结果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减毒疫苗开发奠定基础,也可为探讨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病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孔蛋白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