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沙质荒漠草地土壤pH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敬一胜 孙宗玖 +8 位作者 刘慧霞 迪达尔·比苏力旦 李美莎 周晨烨 周磊 于冰洁 李有政 郑丽 阿斯太肯·居力海提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8,共15页
为探究准噶尔盆地沙质荒漠草地土壤pH分布特征,采用路线调查结合典型样地布设确定136个样地,以0~100 cm各土层pH实测数据为依据,结合气象数据及“3S”技术,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地统计学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土壤pH发生空间变异... 为探究准噶尔盆地沙质荒漠草地土壤pH分布特征,采用路线调查结合典型样地布设确定136个样地,以0~100 cm各土层pH实测数据为依据,结合气象数据及“3S”技术,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地统计学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土壤pH发生空间变异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0~100 cm各土层土壤pH为8.54~8.76,均值为8.66,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pH表现出上升趋势。小乔木类群土壤pH(8.71)显著高于灌木类群(8.54)1.02倍、半灌木类群(8.59)1.01倍(P<0.05)。碱性土(7.58.5)主要分布于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富蕴县等地区。半方差变异分析可知,0~100 cm土层pH最佳模型的块金效应为49.91%,说明其空间变异由结构因素与随机因素共同影响。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总体上影响土壤pH空间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年均温度(0.159)、植被覆盖度(0.152)、雪水当量(0.085)、根部土壤湿度(0.076)、物种丰富度指数(0.066)。研究结果完善了准噶尔盆地沙质荒漠草地土壤pH数据库,进一步探明了土壤pH产生变异的主控因素,为沙质荒漠管理与生态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空间分布 沙质荒漠草地 准噶尔盆地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