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T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核酸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黄瑞清 邹迪 叶沛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核酸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12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拭子,通过SAT技术检测UU和CT。...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核酸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12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拭子,通过SAT技术检测UU和CT。分析患者CT、UU阳性检出情况,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CT、UU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123例患者的UU阳性检出率为47.97%(59/123),CT阳性检出率为8.13%(10/123),CT+UU阳性检出率为4.88%(6/123)。52例男性患者中UU阳性检出率为30.77%,CT阳性检出率为5.77%,CT+UU阳性检出率为1.92%;71例女性患者中UU阳性检出率为60.56%,CT阳性检出率为9.86%,CT+UU阳性检出率为7.04%;女性患者的UU阳性检出率较男性高(P<0.05)。≤20岁患者的UU、CT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2.73%、13.64%,其次为41~50岁患者,UU、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72%、10.34%,≥51岁患者的UU、CT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57%、0。结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UU阳性检出率较CT高,且CT感染往往伴有UU,建议相关可疑人员进行生物学检测。SAT技术取材方便,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便于临床筛查,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原体 沙眼原体 核糖核酸 泌尿生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6例泌尿生殖道人型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分布及药敏分析
2
作者 陈俊伟 黄胜 +1 位作者 邱薇 肖玉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分析临床患者泌尿生殖道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支原体(Uu)感染分布情况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于莆田市第一医院就诊的296例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以... 目的分析临床患者泌尿生殖道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支原体(Uu)感染分布情况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于莆田市第一医院就诊的296例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以及有无临床症状表现情况。采用Uu和Mh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96例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女性(256例)多于男性(40例),年龄主要分布在31~40岁(40.54%)。各年龄组间,不同性别的支原体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临床症状表现的患者(55.07%)多于无临床症状表现者(44.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5)。单纯Uu感染者238例(80.41%),单纯Mh感染者5例(1.69%),Mh+Uu双重感染者53例(17.91%)。女性单纯Uu感染阳性率和Uu+Mh双重感染阳性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_(Uu)=11.27,χ^(2)_(Uu+Mh)=10.09,均P<0.05)。单纯Mh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敏感率达100%,而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Mh+Uu混合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均超过90%,而对红霉素完全耐药;单纯Uu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为100%和99.58%,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6.90%。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支原体感染类型以单纯Uu感染为主。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对3种支原体感染类型敏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感染类型的不同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感染 人型原体 原体 抗生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合并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双重血流感染1例
3
作者 唐宽银 王光东 +1 位作者 卢文 陈盼盼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生殖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高,在多数女性感染患者中发病过程隐匿、通常无症状,对生殖健康的危害较大,不仅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等泌尿生殖道感染,并且与早产相关,甚至还可以促进人类免... 生殖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高,在多数女性感染患者中发病过程隐匿、通常无症状,对生殖健康的危害较大,不仅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等泌尿生殖道感染,并且与早产相关,甚至还可以促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生殖支原体除引起常见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之外,还可引起脑脓肿、骨髓炎、伤口感染和关节腔感染等,甚至会引起血流感染。生殖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学检查,但由于生殖支原体体外培养困难,耗时长,因此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无法常规开展。本文报告1例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血培养同时阳性的病例,现回顾性分析其病例特点及病原学特征,希望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发热 原体 人型原体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晶 李瑞兰 +3 位作者 张迎新 赵玉敏 钟伟 王作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11,共2页
为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 CT)和解脲支原体 ( UU)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 ( RSA)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PCR)对 10 8例 RSA妇女 (观察组 )和 10 2例正常妇女 (对照组 )进行生殖道 CT和 UU检测。结果观察组 CT和 U U阳性率分别为 3... 为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 CT)和解脲支原体 ( UU)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 ( RSA)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PCR)对 10 8例 RSA妇女 (观察组 )和 10 2例正常妇女 (对照组 )进行生殖道 CT和 UU检测。结果观察组 CT和 U U阳性率分别为 31.4 0 %和 37.10 % ,对照组分别为 10 .5 0 %和 12 .80 %。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生殖道 CT和 UU感染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故对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应常规行生殖道CT、UU检测并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 反复自然流产 UU CT 沙眼原体 原体感染 对照组 PCR)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朝晖 王丰 +1 位作者 刘志辉 任金冬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免方法,对506例不孕妇女及60例对照进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506例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2...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免方法,对506例不孕妇女及60例对照进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506例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2.0%和34.0%,60例对照中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6.7%和10.0%,两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无锡地区不孕妇女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是导致妇女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沙眼原体 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Q-PCR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暖 彭学宏 李粉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0期49-51,共3页
目的对422例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422例患者,取其宫颈、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同时进行NG、CT、UU的检测。结果422例患者总检出阳性率65.64%,单... 目的对422例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422例患者,取其宫颈、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同时进行NG、CT、UU的检测。结果422例患者总检出阳性率65.64%,单一感染阳性率54.27%,重叠感染阳性率11.37%。男性316例阳性率67.41%,女106例阳性率60.38%。男女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7,P>0.05)。检测结果显示:UU检出率最高,在UU阳性患者中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结论STD感染中,NG、CT、UU占有一定比例,应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FQ-PCR技术检测NG、CT、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STD) 荧光定量PCR 淋球菌(NG) 沙眼原体(CT) 原体(U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及盆腔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怡 张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0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女性宫颈及盆腔解脲支原体 (UU)和沙眼衣原体 (CT)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及其感染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对接受腹腔镜检查的 3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 (不孕组 )和 2 3例正常生育患者 (对照组 )进行宫颈分泌... 目的 探讨女性宫颈及盆腔解脲支原体 (UU)和沙眼衣原体 (CT)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及其感染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对接受腹腔镜检查的 3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 (不孕组 )和 2 3例正常生育患者 (对照组 )进行宫颈分泌物和盆腔液体UU、CT检测 ;应用腹腔镜了解输卵管粘连及阻塞程度。结果 两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分别为 30 .6 %、8.7%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宫颈分泌物CT阳性率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盆腔液体UU、CT阳性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孕组UU阳性患者输卵管周围轻度以下粘连占 5 0 % ,但输卵管阻塞率为 87.5 % ,同组UU阴性患者输卵管周围中、重度粘连占 79.2 % ,输卵管阻塞率为 6 4 .6 % ,两组粘连程度及阻塞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女性生殖道UU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相关 ;UU、CT感染症状隐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不孕 原体 沙眼原体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不育妇女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敬香 皮洁 +1 位作者 田方兴 何驰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3期186-186,共1页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 (UU)和沙眼衣原体 (CT)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 ,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用杂交PCR和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 4 81例妇女 (不孕组 10 3例 ,阴道炎组 2 96例 ,正常受孕组 82例 )UUDNA和CTDNA。结果UU与CT总感染率不孕组为 73...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 (UU)和沙眼衣原体 (CT)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 ,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用杂交PCR和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 4 81例妇女 (不孕组 10 3例 ,阴道炎组 2 96例 ,正常受孕组 82例 )UUDNA和CTDNA。结果UU与CT总感染率不孕组为 73.79% (76 /10 3) ,阴道炎组为 4 5 .6 1% (135 /2 96 ) ,正常受孕组为 14 .6 4 %(12 /82 ) ;在检测结果中 ,UU感染率不孕组为 6 7.96 % (70 /10 3) ,阴道炎组为 37.5 0 % (111/2 96 ) ,正常受孕组为10 .98% (9/82 ) ;而三组CT感染率分别为 5 .83% (6 /10 3) ,8.11% (2 4 /2 96 )和 14 .6 4 % (3/82 )。不孕组与正常受孕组UU与CT总感染率比较 ,P <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与阴道炎组间比较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UU与CT感染与不孕症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女性 原体 沙眼原体 感染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希菁 姚守珍 沈岚 《安徽医学》 2004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孕妇 下生殖道感染 原体 沙眼原体 不良妊娠结局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阴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素慧 赵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 对反复阴道炎患者CT、UU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妇科就诊 938名反复阴道炎患者取近宫颈外口阴道分泌物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PCR及细胞培养检测。结果 ①CT阳性 6 8人 (7.13%) ,UU阳性 471人 (49.37%) ,CT合并UU阳性 47... 目的 对反复阴道炎患者CT、UU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妇科就诊 938名反复阴道炎患者取近宫颈外口阴道分泌物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PCR及细胞培养检测。结果 ①CT阳性 6 8人 (7.13%) ,UU阳性 471人 (49.37%) ,CT合并UU阳性 47人 (5 .0 1%)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检出率。②CT、UU检出率与年龄有关 ,集中发生于性活跃期。结论 对于反复阴道炎患者行CT、UU检测 ,可以提高检出率 ,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原体 沙眼原体 感染 临床分析 细胞培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稽留流产患者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宫内感染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素梅 啜丽清 张林爱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9期656-657,共2页
目的:探讨孕妇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并试图找到预防和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稽留流产患者60例和人工流产孕妇32例的妊娠产物进行了CT、UU的检测,并... 目的:探讨孕妇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并试图找到预防和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稽留流产患者60例和人工流产孕妇32例的妊娠产物进行了CT、UU的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稽留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比较,稽留流产与CT+UU混合感染有关(P<0.05),与单纯CT、UU感染无关(P>0.05)。结论:孕妇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沙眼原体 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0例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元 《安徽医学》 2013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2010和2011年来院就诊的420例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同时作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2010和2011年来院就诊的420例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同时作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病例211例,阳性率50.0%,(211/420):其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混合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9%(134/420),11.7%(49/420)和6.7%(28/420),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脲支原体高于沙眼衣原体;不同性别在不同病原体感染中有所不同,总体上女性感染高于男性(P<0.05),在解脲支原体单一感染差异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高于男性,但在沙眼衣原体单一感染和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两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解脲支原体是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体,女性呈明显高感染状况,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可作为临床检测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感染 原体 沙眼原体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儿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倩 樊茂 胡双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期75-76,共2页
目的对近年来74例女性儿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三种病原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美国PE公司荧光定量PCR仪,对376例女性儿童外阴分泌物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376例女性儿童中三种... 目的对近年来74例女性儿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三种病原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美国PE公司荧光定量PCR仪,对376例女性儿童外阴分泌物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376例女性儿童中三种病原总感染74例,总感染率19.68%。其中,单纯淋球菌感染24例,感染率为6.38%,占阳性病例的32.43%;单纯沙眼衣原体感染14例,感染率为3.72%,占阳性病例的18.92%;单纯解脲脲支原体感染24例,感染率为6.38%,占阳性病例的32.43%;两种及以上病原混合感染12例,混合感染率为3.19%,占阳性感染率的16.22%。其中,7岁以下患儿62例,占阳性感染人数的83.78%。双亲之一同时罹患者19例,占阳性人数的25.68%。结论随着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由于小儿自身生理、解剖特点以及各种外环境因素影响,儿童性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性病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儿童 淋球菌 沙眼原体 原体 感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初瑞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沙眼原体(CT) 男性不育患者 原体 精液质量 检测结果 泌尿生殖道感染 病原微生物 CT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建军 佟菊贞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39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道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DNA,结果: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53.96%(75例),解脲支原体的阳性率为19.43%(27例),其中仅1例患者二种病原体同时阳性。...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39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道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DNA,结果: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53.96%(75例),解脲支原体的阳性率为19.43%(27例),其中仅1例患者二种病原体同时阳性。结果表明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致病菌;对检测阴性的患者,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测,以利于临床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沙眼原体 原体 CT UU NGU PCR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感染的关系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宗莲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094-2096,共3页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以及药敏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PROM)孕妇312例,随机选取同期122例分娩无胎膜早破孕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药敏、...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以及药敏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PROM)孕妇312例,随机选取同期122例分娩无胎膜早破孕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药敏、衣原体快速检测.结果 312例胎膜早破孕妇中,Uu和Ct的阳性率为69.87%(218/312),其中,Uu的总感染率为63.78%(199/312),Ct的总感染率为13.78% (43/3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单一Ct感染率以及Uu+Ct的混合感染率升高(P<0.05);而单一Uu的感染率显著升高(P<0.01).在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中,感染Uu和Ct的患者发生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敏感性最强的依次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3.71%、93.14%以及73.71%.耐药率最强的依次为罗红霉素、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4.29%、31.43%.结论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病因之一,应该早期、及时发现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系统规范治疗,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原体 沙眼原体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例解脲脲原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17
作者 赵小娟 马艳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以便早发现,并进行及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收治的90例解脲脲原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关节受...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以便早发现,并进行及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收治的90例解脲脲原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关节受累情况,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类风湿因子、生化、TBNK细胞亚群、止凝血、抗核抗体、HLA-B27及关节CT或磁共振、B超检查)、用药情况,并与同期106例其他病原菌(非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相比较;以了解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结果 解脲脲原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患者更易出现多关节受累,并易累及手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患者血小板计数及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T、Th细胞百分率升高,NK细胞百分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解脲脲原体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累及多关节,常累及手近端指间关节、髋关节及足背关节,抗核抗体及HLA-B27阳性率增加,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女性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更多,主要累及手关节炎,体内炎症程度及免疫紊乱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关节炎 泌尿生殖原体 原体 人型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PCR技术对200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刁庆春 龚小云 +1 位作者 郑江 郑红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疑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运用荧光探针PCR法(FQ-RCR)对妇科门诊200例疑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同时进行NG、CT和UU检测。结果:NG阳性率为5.0%(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疑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运用荧光探针PCR法(FQ-RCR)对妇科门诊200例疑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同时进行NG、CT和UU检测。结果:NG阳性率为5.0%(10/200),CT阳性率为7.0%(14/100),UU阳性率为8.0%(16/200),三者之间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仅有2例NG和CT同时阳性。结论:(1)重庆地区妇科病人泌尿生殖道感染中NG、CT和UU占有一定比例,三者之间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荧光PCR技术检测NG、CT和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 CT 阳性率 泌尿生殖道感染 原体 沙眼原体 淋球菌 荧光PCR技术 检测结果分析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糜烂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艺红 《华夏医学》 2002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合并宫颈分泌物检测沙眼衣原体 (CT)或 (和 )解脲支原体 (uu)阳性患者的治疗。方法 :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 1 78例宫颈中、重度糜烂患者进行宫颈分泌物检测 CT和 uu,检测出阳性 1 0 6例 ,对此 1 0 6随机分组治疗 :...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合并宫颈分泌物检测沙眼衣原体 (CT)或 (和 )解脲支原体 (uu)阳性患者的治疗。方法 :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 1 78例宫颈中、重度糜烂患者进行宫颈分泌物检测 CT和 uu,检测出阳性 1 0 6例 ,对此 1 0 6随机分组治疗 :治疗组 59例 ,采用局部物理治疗加口服阿奇霉素类药物 ;对照组 47例 ,采用局部物理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度、重度宫颈糜烂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是引起宫颈糜烂的一种因素 ,宫颈糜烂合并 CT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原体 原体 宫颈糜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良玉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7期594-594,共1页
关键词 沙眼原体感染 原体感染 输卵管性不孕 检测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