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生计恢复力与福祉的组态模式及影响因素——以沙漠-黄土过渡带为例
1
作者 王菲 史兴民 秦语晗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6,172,共6页
通过表征农户的生计恢复能力和福祉水平的组态模式,以及不同组态模式下农户的生计策略、收入来源、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恢复力-福祉”组态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阳区农户主要形成“... 通过表征农户的生计恢复能力和福祉水平的组态模式,以及不同组态模式下农户的生计策略、收入来源、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恢复力-福祉”组态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阳区农户主要形成“高恢复力-高福祉”模式,府谷县和神木市农户主要形成“低恢复力-低福祉”模式。(2)“高恢复力-高福祉”为最优组态模式,该类家庭以非农为主的生计策略占比最高,兼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占比高于农业为主的生计策略。(3)与“低恢复力-低福祉”模式相比,个人实施改变地形和治沙的水土保持措施、政府组织实施并采取植树种草和生物结皮培育的水土保持技术更容易促进农户实现最优组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黄土过渡带 生计恢复力 福祉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宣 韩霁昌 +4 位作者 王欢元 张扬 郝起礼 孙婴婴 张海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446-7452,共7页
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学过程,对沙荒地整治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毛乌素沙漠-黄土过渡带为研究区,结合布点取样和室内分析,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其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异... 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学过程,对沙荒地整治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毛乌素沙漠-黄土过渡带为研究区,结合布点取样和室内分析,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其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9 g/kg、9.65 mg/kg和106.84 mg/kg。3种养分的变异系数为40.54%—84.62%,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其中全氮变异系数最大,速效钾变异系数最小。(2)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种养分空间变异性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高斯模型,空间自相关性均随着滞后距离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3种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块金值/基台值比值在0.09%—32.82%,全氮、有效磷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对变异起主导作用;速效钾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对变异起主导作用。(3)克里金插值图显示3种养分含量均表现为随着地势的降低而逐渐升高的趋势,全氮含量整体呈斑点状分布,插值图较破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体呈条带状分布,连续性较好。(4)毛乌素沙漠-黄土过渡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与地形、地貌、植物分布以及非自然因素都有关,但是以地形因素的影响为主。开展沙漠-黄土过渡带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特征研究,为开展沙荒地整治工程,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过渡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半方差分析 克里金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