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沙漠人工植被区的蒸发蒸腾
被引量:
24
1
作者
张志山
李新荣
+3 位作者
王新平
张景光
刘立超
谭会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84-2490,共7页
研究于2003年6月至8月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的水分平衡观测场进行.利用微型蒸渗仪结合大型称重式土壤蒸渗仪测定了流沙、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3类样地的土壤蒸发;油蒿和柠条的蒸腾利用表面覆盖油毡...
研究于2003年6月至8月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的水分平衡观测场进行.利用微型蒸渗仪结合大型称重式土壤蒸渗仪测定了流沙、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3类样地的土壤蒸发;油蒿和柠条的蒸腾利用表面覆盖油毡的大型非称重式蒸渗池和气孔计测定;同时对降水量、流沙渗漏量、0~2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沙漠人工植被区由于植被比较稀疏,土壤蒸发不受植株遮阴的影响,但不同样地的蒸发量是有差异的,样地和位置间的互作效应差异不显著;在沙漠区有很大比例的蒸发发生在稀少的降水事件之后.气孔计测定的蒸腾速率经单位换算统一,用多项式拟合得到日变化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将蒸渗池和气孔计2种方法测定结果方差分析表明油蒿的蒸腾均高于柠条的(p<0.05),测定方法间(蒸渗池和气孔计)差异不显著;从而说明本研究以叶面积指数和植物冠层盖度为基础进行叶片与种群间的尺度转换是可行的.2003年6月至8月期间,该区的降水量为159.1mm,渗漏量为48.5mm,裸沙蒸发量为63.0mm;油蒿样地的蒸发量、蒸腾量和蒸散量分别为54.1mm、59.0mm和119.4mm;柠条样地的蒸发量、蒸腾量和蒸散量分别为59.5mm、56.4mm和127.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蒸发
蒸腾
尺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漠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类土壤的蒸发特性——以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为例
被引量:
34
2
作者
张志山
何明珠
+2 位作者
谭会娟
陈应武
潘颜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10,共7页
沙漠人工植被区的建立有助于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它将显著改变植被区土壤的持水性能和蒸发过程。利用室内蒸发法研究了流沙和沙漠植被区生物结皮类土壤的蒸发特性。结果表明,随固沙年限的延长生物结皮层及其下的亚土层逐年增厚、容重...
沙漠人工植被区的建立有助于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它将显著改变植被区土壤的持水性能和蒸发过程。利用室内蒸发法研究了流沙和沙漠植被区生物结皮类土壤的蒸发特性。结果表明,随固沙年限的延长生物结皮层及其下的亚土层逐年增厚、容重下降、土壤持水能力增加,且苔藓结皮优于藻类结皮。当土壤样品完全饱和后,生物结皮土壤的蒸发量明显高于流沙,苔藓结皮高于藻类结皮,并随固沙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但是蒸发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p<0.05)。在蒸发的第一阶段(速率稳定阶段),与流沙相比生物结皮的存在有利于蒸发;但在蒸发的第二阶段(速率下降阶段)生物结皮却抑制蒸发。分析后认为,正是生物结皮具有较高的持水能力,在蒸发的第一阶段增加了水分被蒸发的可能性;当土壤干旱时,结皮可以将水分束缚在土壤中从而抑制了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生物结皮
土壤持水性能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植被区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
12
3
作者
占玉芳
马力
+2 位作者
滕玉风
钱万建
鲁延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2-934,共13页
土壤种子库作为地上植被更新的重要的种源储备库,在植被自然恢复和演替过程以及生态系统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河西走廊不同区域沙漠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沙漠人...
土壤种子库作为地上植被更新的重要的种源储备库,在植被自然恢复和演替过程以及生态系统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河西走廊不同区域沙漠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林土壤种子库共出现27种植物,分属8科22属,以藜科植物最多,生活型以草本植物种子比例最高,占到90.6%-95.06%;土壤种子库密度介于19.29粒/m^(2)-858.57粒/m^(2)之间,从东到西呈水平地带性分布,土壤种子库分布主要集中在0-2cm土层中,不同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在0-10cm土层内,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种子库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土壤种子库多样性(Simpson指数)在河西走廊东段沙漠人工植被区最高,在0.671-0.812之间,河西走廊中段沙漠人工植被区为0.417-0.809之间,河西走廊西段沙漠人工植被区为0.256-0.707之间,从东到西呈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tt丰富度指数、Peilow均匀度指数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说明由于生境的植被的异质性程度高,使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差异性显著;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植被区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均在0.45以下,为中等不相似水平,说明在组成上差异显著;土壤种子库以一年生、多年生草本为主,也有少量灌木种子,表明土壤种子库对灌木层更新和演替影响较小。研究证明了土壤种子库中的大量种子,是地上植被自然恢复的重要物质基础,并对了解沙漠人工植被区植被自然恢复特点具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土壤种子库
物种多样性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漠人工植被蒸渗池测定及蒸腾量推算
被引量:
10
4
作者
张志山
李新荣
+3 位作者
何明珠
郑敬刚
贾荣亮
苏延桂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32-37,共6页
2003年6月-2004年10月植物生长季,利用表面覆盖油毡的非称重式蒸渗池测定了油蒿和柠条的蒸腾量,观测了土壤水分平衡场的蒸散量及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蒸渗池测定结果通过单位换算统一和尺度转换,同LI-1600气孔计测定结果进...
2003年6月-2004年10月植物生长季,利用表面覆盖油毡的非称重式蒸渗池测定了油蒿和柠条的蒸腾量,观测了土壤水分平衡场的蒸散量及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蒸渗池测定结果通过单位换算统一和尺度转换,同LI-1600气孔计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物种间(油蒿和柠条)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测定方法间(蒸渗池和LI-1600气孔计)差异不显著。从而说明,在干旱沙漠区利用蒸渗池表面覆盖油毡测定植物蒸腾是可行的,以叶面积指数和有效盖度为基础进行叶片水平与种群水平间的尺度转换是成功的;同时,基于蒸渗池测定结果推算出了土壤水分平衡场4个样地的蒸腾总量。2003年的降水量约是2004年降水量110.9 mm的2倍多;受此影响,2003年的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好于2004年;同时,干旱不仅降低了样地内植物的蒸腾量和蒸散量,而且增加了降水的蒸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蒸渗池
蒸腾
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漠人工植被地上部分生长动态
被引量:
4
5
作者
陈应武
张志山
+2 位作者
郑敬刚
李新荣
张景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19-1826,共8页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2种人工植被柠条和油蒿在4种配置方式下地上部分的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方式下它们的密度、高度、冠幅和生物量基本不变或略微呈下降趋势;油蒿新梢的年生长动态呈S型曲线,柠条新梢春季生长速度较快,...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2种人工植被柠条和油蒿在4种配置方式下地上部分的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方式下它们的密度、高度、冠幅和生物量基本不变或略微呈下降趋势;油蒿新梢的年生长动态呈S型曲线,柠条新梢春季生长速度较快,7月份以后生长速度缓慢或基本停止生长;柠条、油蒿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年变化均表现为双峰型,4种配置方式下共有8种1年生植物入侵,并具有较高的植被盖度;同其它3个样地相比,纯油蒿样地1年生植物的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植物地上部分
生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漠人工植被区的蒸发蒸腾
被引量:
24
1
作者
张志山
李新荣
王新平
张景光
刘立超
谭会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84-249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90202015和40301008)~~
文摘
研究于2003年6月至8月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的水分平衡观测场进行.利用微型蒸渗仪结合大型称重式土壤蒸渗仪测定了流沙、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3类样地的土壤蒸发;油蒿和柠条的蒸腾利用表面覆盖油毡的大型非称重式蒸渗池和气孔计测定;同时对降水量、流沙渗漏量、0~2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沙漠人工植被区由于植被比较稀疏,土壤蒸发不受植株遮阴的影响,但不同样地的蒸发量是有差异的,样地和位置间的互作效应差异不显著;在沙漠区有很大比例的蒸发发生在稀少的降水事件之后.气孔计测定的蒸腾速率经单位换算统一,用多项式拟合得到日变化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将蒸渗池和气孔计2种方法测定结果方差分析表明油蒿的蒸腾均高于柠条的(p<0.05),测定方法间(蒸渗池和气孔计)差异不显著;从而说明本研究以叶面积指数和植物冠层盖度为基础进行叶片与种群间的尺度转换是可行的.2003年6月至8月期间,该区的降水量为159.1mm,渗漏量为48.5mm,裸沙蒸发量为63.0mm;油蒿样地的蒸发量、蒸腾量和蒸散量分别为54.1mm、59.0mm和119.4mm;柠条样地的蒸发量、蒸腾量和蒸散量分别为59.5mm、56.4mm和127.6mm.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蒸发
蒸腾
尺度转换
Keywords
artificially re-vegetated desert area
evaporation
transpiration
scaling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Q945.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漠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类土壤的蒸发特性——以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为例
被引量:
34
2
作者
张志山
何明珠
谭会娟
陈应武
潘颜霞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1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04和90202015)资助
文摘
沙漠人工植被区的建立有助于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它将显著改变植被区土壤的持水性能和蒸发过程。利用室内蒸发法研究了流沙和沙漠植被区生物结皮类土壤的蒸发特性。结果表明,随固沙年限的延长生物结皮层及其下的亚土层逐年增厚、容重下降、土壤持水能力增加,且苔藓结皮优于藻类结皮。当土壤样品完全饱和后,生物结皮土壤的蒸发量明显高于流沙,苔藓结皮高于藻类结皮,并随固沙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但是蒸发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p<0.05)。在蒸发的第一阶段(速率稳定阶段),与流沙相比生物结皮的存在有利于蒸发;但在蒸发的第二阶段(速率下降阶段)生物结皮却抑制蒸发。分析后认为,正是生物结皮具有较高的持水能力,在蒸发的第一阶段增加了水分被蒸发的可能性;当土壤干旱时,结皮可以将水分束缚在土壤中从而抑制了蒸发。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生物结皮
土壤持水性能
蒸发
Keywords
Revegetated desert
Biological crusts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Evaporation
分类号
P931.3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P332.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植被区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
12
3
作者
占玉芳
马力
滕玉风
钱万建
鲁延芳
机构
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2-93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240)。
文摘
土壤种子库作为地上植被更新的重要的种源储备库,在植被自然恢复和演替过程以及生态系统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河西走廊不同区域沙漠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林土壤种子库共出现27种植物,分属8科22属,以藜科植物最多,生活型以草本植物种子比例最高,占到90.6%-95.06%;土壤种子库密度介于19.29粒/m^(2)-858.57粒/m^(2)之间,从东到西呈水平地带性分布,土壤种子库分布主要集中在0-2cm土层中,不同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在0-10cm土层内,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种子库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土壤种子库多样性(Simpson指数)在河西走廊东段沙漠人工植被区最高,在0.671-0.812之间,河西走廊中段沙漠人工植被区为0.417-0.809之间,河西走廊西段沙漠人工植被区为0.256-0.707之间,从东到西呈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tt丰富度指数、Peilow均匀度指数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说明由于生境的植被的异质性程度高,使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差异性显著;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植被区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均在0.45以下,为中等不相似水平,说明在组成上差异显著;土壤种子库以一年生、多年生草本为主,也有少量灌木种子,表明土壤种子库对灌木层更新和演替影响较小。研究证明了土壤种子库中的大量种子,是地上植被自然恢复的重要物质基础,并对了解沙漠人工植被区植被自然恢复特点具有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土壤种子库
物种多样性
相似性
Keywords
artificial re-vegetated desert area
soil seed bank
biodiversity
similarity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漠人工植被蒸渗池测定及蒸腾量推算
被引量:
10
4
作者
张志山
李新荣
何明珠
郑敬刚
贾荣亮
苏延桂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32-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2015
40301008和40401004)资助
文摘
2003年6月-2004年10月植物生长季,利用表面覆盖油毡的非称重式蒸渗池测定了油蒿和柠条的蒸腾量,观测了土壤水分平衡场的蒸散量及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蒸渗池测定结果通过单位换算统一和尺度转换,同LI-1600气孔计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物种间(油蒿和柠条)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测定方法间(蒸渗池和LI-1600气孔计)差异不显著。从而说明,在干旱沙漠区利用蒸渗池表面覆盖油毡测定植物蒸腾是可行的,以叶面积指数和有效盖度为基础进行叶片水平与种群水平间的尺度转换是成功的;同时,基于蒸渗池测定结果推算出了土壤水分平衡场4个样地的蒸腾总量。2003年的降水量约是2004年降水量110.9 mm的2倍多;受此影响,2003年的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好于2004年;同时,干旱不仅降低了样地内植物的蒸腾量和蒸散量,而且增加了降水的蒸发损失。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蒸渗池
蒸腾
蒸散
Keywords
artificially re-vegetated desert area
non-weighting lysimeter
transpir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分类号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漠人工植被地上部分生长动态
被引量:
4
5
作者
陈应武
张志山
郑敬刚
李新荣
张景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19-182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1004
40401004和40761008)资助
文摘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2种人工植被柠条和油蒿在4种配置方式下地上部分的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方式下它们的密度、高度、冠幅和生物量基本不变或略微呈下降趋势;油蒿新梢的年生长动态呈S型曲线,柠条新梢春季生长速度较快,7月份以后生长速度缓慢或基本停止生长;柠条、油蒿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年变化均表现为双峰型,4种配置方式下共有8种1年生植物入侵,并具有较高的植被盖度;同其它3个样地相比,纯油蒿样地1年生植物的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明显偏低.
关键词
沙漠人工植被区
植物地上部分
生长动态
Keywords
artifical vegetation in desert region
aboveground vegetation part
growth dynamic
分类号
Q945.3 [生物学—植物学]
S724.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沙漠人工植被区的蒸发蒸腾
张志山
李新荣
王新平
张景光
刘立超
谭会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沙漠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类土壤的蒸发特性——以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为例
张志山
何明珠
谭会娟
陈应武
潘颜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植被区土壤种子库特征
占玉芳
马力
滕玉风
钱万建
鲁延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沙漠人工植被蒸渗池测定及蒸腾量推算
张志山
李新荣
何明珠
郑敬刚
贾荣亮
苏延桂
《草业学报》
CSCD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沙漠人工植被地上部分生长动态
陈应武
张志山
郑敬刚
李新荣
张景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