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沙滩椅位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1
作者 郑晓静 许辉 疏树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 评价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沙滩椅位肩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在沙滩椅位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8... 目的 评价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沙滩椅位肩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在沙滩椅位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低SVV组(L组)和高SVV组(H组),每组30例。L组SVV目标值范围为6%~9%,H组SVV目标值范围为10%~13%。记录入手术室后(T_(1))、麻醉诱导后5 min(T_(2))、到达SVV目标值范围后10 min(T_(3))、体位变为沙滩椅位后10 min(T_(4))和手术结束即刻(T_(5))HR、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和全身血管阻力(SVR)。记录术中尿量、失血量、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手术时间。术中持续监测rScO_(2),记录rScO_(2)基础值(rScO_(2base))并计算术中平均rScO_(2)值(rScO_(2mean))、最小rScO_(2)值(rScO_(2min))以及rScO_(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cO_(2%max))。于T_(2)、T_(3)和T_(5)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乳酸浓度。记录术后2 d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脑卒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水肿、肺不张)、少尿和无尿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H组比较,L组T_(4)时MAP、CO、SV、术中rScO_(2mean)和rScO_(2min)明显升高(P<0.05),术中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明显增多(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减少,T_(5)时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 d两组无一例心血管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以及少尿和无尿的发生。结论 采用SVV 6%~9%为指导的GDFT更有利于稳定由于沙滩椅位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脑部低灌注,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量变异度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沙滩椅位 肩关节镜 血流动力学 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镜手术沙滩椅位患者脑氧饱和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梦凡 王秀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8-321,共4页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关节镜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在手术中应用日趋广泛,其中肩关节镜手术发展日渐成熟,在肩关节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在肩关节镜操作过程中往往采用特殊的手术体位,导...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关节镜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在手术中应用日趋广泛,其中肩关节镜手术发展日渐成熟,在肩关节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在肩关节镜操作过程中往往采用特殊的手术体位,导致患者脑氧饱和度降低,其围术期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手术的特点,如何更好地进行围术期管理是麻醉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将介绍肩关节镜手术沙滩椅位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问题,为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手术 沙滩椅位 脑氧饱和度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脑氧合的影响
3
作者 袁晨 韩丽 +5 位作者 倪亚平 吴一帆 佘远时 沈军 杨芬 谢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5-731,共7页
目的通过监测沙滩椅位(BCP)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变化,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患者术中脑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8~64岁,BMI 18.5~27... 目的通过监测沙滩椅位(BCP)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变化,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患者术中脑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8~64岁,BMI 18.5~27.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PHC组(P组)和SGB联合PHC组(SP组)。麻醉诱导前,SP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SGB,颈长肌表面的星状神经节处注射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5 ml,C组和P组于同一部位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0 min后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为BCP开始手术。术中调整V T及RR,P组和SP组控制P ET CO_(2)升至50 mmHg,C组控制P ET CO_(2)40 mmHg。记录入室时(T_(0))、SGB操作后10 min(T_(1))、BCP 5 min(T_(2))、手术开始后30 min(T_(3))、手术开始后1 h(T_(4))、手术结束时(T_(5))术侧和非术侧rScO_(2)、HR、MAP、SpO_(2)、PaCO_(2)、P ET CO_(2)。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大脑去氧饱和度事件(CDE)的发生情况、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2)时比较,P组T_(4)、T_(5)时术侧和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SP组T_(3)—T_(5)时术侧rScO_(2)和T_(4)、T_(5)时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P组T_(5)时术侧rScO_(2)明显升高,SP组T_(3)—T_(5)时术侧rScO_(2)和T_(5)时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T_(3)—T_(5)时SP组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T_(0)时比较,T_(3)—T_(5)时P组和SP组PaCO_(2)、P ET CO_(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3)—T_(5)时P组和SP组PaCO_(2)、P ET CO_(2)明显升高(P<0.05)。三组不同时点HR、MAP、SpO_(2)、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术中CDE发生率、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HC可改善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双侧rScO_(2),PHC联合SGB较单独使用PHC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术侧脑氧合,提高rScO_(2),降低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局部脑氧饱和度 肩关节镜手术 沙滩椅位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