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亚军 杜远生 +1 位作者 杨江海 陈甲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54,共14页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砂岩较泥质岩含有较高的SiO2含量和斜长石,而泥质岩较砂岩含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含钾矿物。砂岩和泥质岩样品均亏损Nb、Ta、Sr元素。砂岩中部分样品富集Zr、Hf元素和强烈的Eu的负异常,...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砂岩较泥质岩含有较高的SiO2含量和斜长石,而泥质岩较砂岩含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含钾矿物。砂岩和泥质岩样品均亏损Nb、Ta、Sr元素。砂岩中部分样品富集Zr、Hf元素和强烈的Eu的负异常,部分样品显示Zr、Hf亏损和弱的负Eu异常。泥质岩样品均富集Ni、Cr元素,但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沙流水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源岩以酸性岩和基性岩混合为特征,且遭受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CIA:74~81),在沉积过程中有少量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历了沉积分选和再循环的古老物质加入。构造背景判别表明,源岩主要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并有少量来自大洋岛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结合区域构造单元岩石组合特征认为,北祁连沙流水组碎屑岩源岩主要为卷入造山带的北祁连岛弧、中祁连地块、俯冲杂岩带中的酸性岩石和基性岩石及少量花岗岩,同时还有少量来自华北板块的、经过沉积分选和再循环的物质。综合上奥陶统—中、下泥盆统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岩石学研究,认为晚泥盆世是造山带强烈挤压之后转向伸展垮塌的时期,上泥盆统沙流水组则是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沉积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流水组 沉积地球化学 物源 甘肃 北祁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