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棘果渣膳食纤维对丙烯酰胺的吸附特性
1
作者 崔蔚然 吕孟玲 +3 位作者 白红雨 孙悦 王慧 邵美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1-368,共8页
本文旨在探究沙棘果渣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吸附丙烯酰胺(Acrylamide,AA)的影响因素和吸附稳定性,同时利用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沙棘果渣DF吸附AA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随着沙棘果渣DF添加量增加、吸附时间延长,吸附率不... 本文旨在探究沙棘果渣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吸附丙烯酰胺(Acrylamide,AA)的影响因素和吸附稳定性,同时利用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沙棘果渣DF吸附AA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随着沙棘果渣DF添加量增加、吸附时间延长,吸附率不断增大;随着AA浓度、体系温度、体系pH增加,吸附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沙棘果渣DF添加量8 mg/mL、AA 4μg/mL、pH5、温度35℃、作用时间8 h时,吸附率最大,此时吸附量为44.8μg/g。且沙棘果渣DF-AA复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内外稳定性。在胃环境中,当pH1.5~2.5、消化时间1~2 h时,沙棘果渣DF-AA复合物比较稳定,AA释放率为0~12.28%;在肠环境中,胆盐浓度0.1%,消化时间3 h时,沙棘果渣DF-AA复合物稳定性最好,AA释放率为14.75%。另外,Langmuir(R^(2)=0.93)、Freundlich(R^(2)=0.90)2种等温吸附模型及拟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4)均能够很好地拟合沙棘果渣DF吸附AA过程,表明该吸附过程既存在物理吸附,又存在化学吸附。本研究可为沙棘DF在AA吸附脱毒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渣膳食纤维 丙烯酰胺 吸附 体外模拟消化 等温吸附模型 吸附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