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以东营凹陷沙三段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朱日房 张林晔 +3 位作者 李政 王茹 张守春 张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6,共8页
页岩油资源潜力分析是页岩油勘探实践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可动资源量是最直接的资源潜力衡量指标。在借鉴页岩油资源评价和页岩油可动性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氯仿沥青"A"参数法和热解参数法计算东营凹陷沙三段... 页岩油资源潜力分析是页岩油勘探实践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可动资源量是最直接的资源潜力衡量指标。在借鉴页岩油资源评价和页岩油可动性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氯仿沥青"A"参数法和热解参数法计算东营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油资源量和可动资源量。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页岩油资源量分别为11.39×10~8和11.57×10~8t。平面上,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各次级洼陷带,资源丰度为100×10~4~250×10~4t/km^2。纵向上,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埋深3 000~3 500 m,资源量为7.01×10~8t,其次分布在3 500~4 000 m,资源量为4.37×10~8t;从页岩油可动资源量来看,两者接近,分别为0.75×10~8和0.73×10~8t,但深部页岩油具有较高可动率。利津洼陷带具有较高的页岩油资源丰度和可动率,页岩油资源潜力大,为有利的页岩油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页岩油 资源评价 沙三段下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凹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沉积相 被引量:9
2
作者 韩敏 操应长 +2 位作者 王艳忠 刘晖 李永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8,22,共4页
综合岩心观察、钻井及测井资料,结合车镇凹陷的区域背景,对车镇凹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四段和沙三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冲积扇、湖底扇和碳酸盐浅滩6种沉积相。其中沙... 综合岩心观察、钻井及测井资料,结合车镇凹陷的区域背景,对车镇凹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四段和沙三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冲积扇、湖底扇和碳酸盐浅滩6种沉积相。其中沙四段下亚段发育了冲积扇和扇三角洲,而沙四段上亚段则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三角洲和碳酸盐浅滩,沙三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纵向上,北部陡坡带砂体连片分布,多期扇体垂向叠置,连续性强;南部缓坡带小规模发育扇三角洲和三角洲砂体,中央洼陷带零星分布湖底扇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沙四 沙三段下亚段 沉积相 车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深水浊积扇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车66井区沙三段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侯冠群 周文 王永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3,共7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样品分析研究车镇凹陷车66井区沙三段下亚段深水浊积扇发育特征,结合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明确了深水浊积扇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其成因演化。结果表明:车66井区深水浊积扇具有滑塌成因,埋深大,岩性多为灰岩砾石成分的中... 通过岩心观察和样品分析研究车镇凹陷车66井区沙三段下亚段深水浊积扇发育特征,结合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明确了深水浊积扇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其成因演化。结果表明:车66井区深水浊积扇具有滑塌成因,埋深大,岩性多为灰岩砾石成分的中、细砾岩,夹厚薄不等的深湖泥岩、页岩,分选差;单期砂体表现为正粒序,总体上呈多期叠置、向上变粗变厚的反旋回特征。研究区沙三段下亚段自下而上发育4套砂体,具有北西向和北东向双向物源,垂向上呈现出叠置扇的特点。车66深水浊积扇沉积在时间上对应于强烈断陷幕式活动初期的三级层序低位体系域或湖侵体系域早期,在平面上受控于盆缘边界断裂的活动强度、产状及次级断层发育而形成于铲式断裂结构中地貌平缓、开阔的深洼区。在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这种源—坡—洼(物源—坡折断层—洼陷)配置关系控制下,具有陡坡深水浊积岩的典型特征。不同方向的双物源对扇体的展布起主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浊积扇 滑塌砂砾岩 物源 沙三段下亚段 车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下亚段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牟汉生 姜在兴 +1 位作者 邱隆伟 向树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湖泊相、三角洲相和浊积扇相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钻井取心、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区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湖泊相、三角洲相和浊积扇相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钻井取心、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区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溶解作用是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始孔隙损失较大。自晚成岩A期到晚成岩B期,因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与硫酸盐矿物的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次生孔隙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三段下亚段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陈家洼陷沙三段下亚段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2 位作者 陈振岩 祝彦贺 范春花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488-495,共8页
陈家洼陷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内的一个生油洼陷,洼陷内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有多套浊积砂体和厚层泥岩,具有自身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处理和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对沙三段下亚段的砂体沉积规律和分布特... 陈家洼陷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内的一个生油洼陷,洼陷内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有多套浊积砂体和厚层泥岩,具有自身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处理和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对沙三段下亚段的砂体沉积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预测了砂体分布的优势区。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沙三段下亚段4^(th)SQ2和4^(th)SQ3层序顶界面的有利砂体进行了预测。结合沉积相划分结果,对沙三段下亚段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有利圈闭的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家洼陷 沙三段下亚段 属性分析 分频处理 波阻抗反演 有利储层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为了明确泥页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结合有机质的镜质组... 为了明确泥页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结合有机质的镜质组反射率、岩石热解和伊/蒙混层比等分析,划分成岩阶段,厘定成岩演化序列;最终明确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发育有黄铁矿形成、白云石化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黏土矿物转化和破裂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已到达中成岩阶段A期。黄铁矿形成、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和黏土矿物转化有利于晶间孔的形成,溶蚀作用有利于形成粒内孔,破裂作用可以形成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成岩作用 沙四-沙三段下亚段 成岩阶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亚段T-R层序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伟利 姜在兴 +2 位作者 操应长 刘宏伟 徐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共4页
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沙二下亚段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 ,即沙三下层序 (SSⅠ )、沙三中层序 (SSⅡ )和沙三上沙二下层序 (SSⅢ )。SSⅠ和SSⅡ层序由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成T R旋回 ,其特征是代表层序边界的不整合分布局限 ,湖进体... 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沙二下亚段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 ,即沙三下层序 (SSⅠ )、沙三中层序 (SSⅡ )和沙三上沙二下层序 (SSⅢ )。SSⅠ和SSⅡ层序由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成T R旋回 ,其特征是代表层序边界的不整合分布局限 ,湖进体系域厚度小 ,主要为细粒沉积物 ,退积式叠加 ;湖退体系域较厚 ,由进积式叠加的砂岩、砾岩和泥岩组成。T R层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层序形成早期的构造沉降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其基底快速沉降 ,湖水供应充分 ,湖平面快速上升。在层序形成晚期 ,沉积物供给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沉积物供给多 ,快速向前推进 ,湖平面下降。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因素对层序控制作用的转换促使其形成层序和体系域的边界。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三段-沙二下亚 T—R层序特征 成因 层序地层学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北地区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晓敏 张本华 +2 位作者 朱之锦 郭学民 管永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6-27,共2页
孤北地区沙三段下亚段低渗透油藏因老井测井系列不配套、钻井泥浆使用不当等造成储层识别困难 ,结合取心井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确定了储层定量划分标准 ,量化了孔渗饱参数 ,为该低渗透油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孤北地区 低渗透储层 测井 评价 油层保护 沙三段下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