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湖相白云岩形成环境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世悦 李聪 +3 位作者 杨勇强 肖敦清 蒲秀刚 黄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79-1687,共9页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发育在整体湖扩背景下,通过对研究区白云岩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发现了海绿石、胶磷矿和颗石藻等海相指相性化石,Sr/Ba比值、V/Ni比值及Th/U比值均指示海相环境特征,87Sr/86Sr比值也表明...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发育在整体湖扩背景下,通过对研究区白云岩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发现了海绿石、胶磷矿和颗石藻等海相指相性化石,Sr/Ba比值、V/Ni比值及Th/U比值均指示海相环境特征,87Sr/86Sr比值也表明湖盆受到过同期海水作用,证实了海侵作用是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湖盆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海侵不仅为近海湖盆白云岩的形成提供了部分Mg2+,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湖盆水体性质,促进了白云岩化作用。结合研究区古地貌的"洼——隆"相间特征以及碳氧同位素呈线性条带分布表现出的非常好的相关性,表明研究区沙一下亚段时期湖盆水体循环较差,封闭性很好,从而使得海侵导致的湖盆咸化环境得以保持,形成了白云岩有利的发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湖相白云岩 海侵 一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一下亚段中等成熟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与勘探突破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立宏 何海清 +5 位作者 郭绪杰 陈长伟 韩国猛 杨飞 马建英 周素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3-1086,共14页
陆相湖盆中等成熟页岩油资源丰富,而该类型资源具有岩相变化快、成岩演化程度低、储层敏感性强及原油粘滞性高等特点,工程开发对策仍处于探索阶段。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西南缘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下亚段)典型湖相中等偏低成... 陆相湖盆中等成熟页岩油资源丰富,而该类型资源具有岩相变化快、成岩演化程度低、储层敏感性强及原油粘滞性高等特点,工程开发对策仍处于探索阶段。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西南缘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下亚段)典型湖相中等偏低成熟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及工程应对策略,探索中等成熟页岩油开发动用方案。研究表明:云灰质页岩夹薄层碳酸盐岩段粘土含量矿物小于30%,海水基滑溜水防膨压裂液体系能够抑制该类储层敏感性,并解决因粘土矿物吸水膨胀而导致的地层坍塌问题;储层脆性、生烃条件、含油性和储层水敏性是中等成熟页岩油甜点分布的主控因素,甜点厚度一般在10~12 m左右,应用叠前偏移数据体开展储层预测、读准靶点深度、旋转导向精准定向、打准甜点段及提高甜点钻遇率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前提条件;采用海水基压裂液防膨、趾端蓄能体积压裂和前置CO增能降粘可实现压裂提产。利用新认识优化QY1H井部署和实施方案,该井437 d累产油7303.28 t(平均日产16.75 t),实现中等成熟度页岩油高产-稳产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敏感性 甜点评价 中等成熟页岩油 一下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沙一下亚段页岩油可动量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方文 赵红琴 +3 位作者 王淑萍 卢双舫 王民 丁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3-601,共9页
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沙一下亚段页岩油储层为例,对不同埋深层状和块状泥页岩储层岩心样品开展有机碳、热解和孔隙度等实验分析,结合研究层段测井曲线,弄清储层岩石压缩系数、原油压缩系数、地层水压缩系数和原始含油饱和度随... 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沙一下亚段页岩油储层为例,对不同埋深层状和块状泥页岩储层岩心样品开展有机碳、热解和孔隙度等实验分析,结合研究层段测井曲线,弄清储层岩石压缩系数、原油压缩系数、地层水压缩系数和原始含油饱和度随深度的变化特征,确定块状和层状泥页岩储层最大天然可动油量随深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除了在2 500 m未熟油阶段有一段高值区之外,沙一下亚段块状和层状泥页岩储层中弹性驱可动油量和溶解气驱可动油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块状储层弹性驱可动油率明显大于层状样品,其溶解气驱可动油率略小于层状储层。但单位体积块状泥页岩储层弹性驱可动油量、溶解气驱可动油量分别略小于和明显小于层状样品。块状和层状泥页岩储层弹性驱可动油量平均值分别为0. 13×10-3t/m3和0. 14×10-3t/m3,溶解气驱可动油量平均值分别为0. 56×10-3t/m3和1. 27×10-3t/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驱 溶解气驱 可动油量 泥页岩储层 页岩油 一下 饶阳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致密砂岩油形成条件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国猛 周素彦 +3 位作者 唐鹿鹿 蒲秀刚 张宾 胡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6期89-96,共8页
综合运用地震、岩心、薄片、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分析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致密油形成地质要素,明确了勘探潜力。研究认为,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稳定平缓的构造背景、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的非均质致密砂岩储层、源储... 综合运用地震、岩心、薄片、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分析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致密油形成地质要素,明确了勘探潜力。研究认为,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稳定平缓的构造背景、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的非均质致密砂岩储层、源储共生及近距离运移聚集有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的致密油。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发育多期远岸水下扇沉积,其中中扇亚相及断裂发育区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形成常规油藏;外扇亚相薄层致密砂岩发育,致密油大面积分布,形成典型的常规油与致密砂岩油纵向相互叠置、横向叠合连片的油藏分布序列。通过储层预测圈定致密油分布范围163km2,板2上薄层浊积席状砂甜点区是致密油钻探的首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歧北斜坡 一下 远岸水下扇 致密砂岩油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与沙一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骥 徐凤强 +3 位作者 刘超 崔俊峰 潘雯丽 谢莲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8,共8页
近年来,针对蠡县斜坡提出了以岩性-地层油藏为主的精细勘探目标,这对沉积相的精细划分和重新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精细刻画了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并确定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结果表... 近年来,针对蠡县斜坡提出了以岩性-地层油藏为主的精细勘探目标,这对沉积相的精细划分和重新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精细刻画了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并确定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辫状河道和辫状河泛滥平原较发育;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较发育。对研究区有利储集砂体物性的统计表明,储集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河河道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研究区中部的同口镇和辛桥村—旧城村一带发育紧邻泛滥平原泥质烃源岩的辫状河河道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研究区旧城村—西柳村一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有利储层 三上亚 一下 蠡县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歧北次凹古近系沙一下亚段地质体精细刻画 被引量:7
6
作者 石先滨 李红香 +4 位作者 黄传炎 蒲秀刚 曾清斌 陈思 任培罡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6-544,共9页
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黄骅坳陷目前的勘探热点地区——歧北次凹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段,即沙一下亚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和8个五级层序,建立了沙一下亚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属性提取和测井约束反演等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在... 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黄骅坳陷目前的勘探热点地区——歧北次凹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段,即沙一下亚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和8个五级层序,建立了沙一下亚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属性提取和测井约束反演等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对歧北次凹目标层内单个地质体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细刻画,研究其空间展布,并剖析其内部结构特征,分析地质体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物源供给、断裂陡坡带及断裂转换带对地质体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最后提炼出地质体发育模式,为研究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 精细刻画 隐蔽油气藏 歧北次凹 一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东油田沙一下亚段板2、板3油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史超群 张金亮 +3 位作者 王金凯 孙婧 任伟伟 姜倩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13-220,共8页
马东油田为北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深层油田,目前已处在产量下降阶段。根据研究区地震、测井和岩心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区内板2、板3油组地层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和对比,将其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 马东油田为北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深层油田,目前已处在产量下降阶段。根据研究区地震、测井和岩心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区内板2、板3油组地层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和对比,将其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分析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特征、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基准面下降后期、上升早期容易发育良好储层;基准面下降早期、上升后期,储层物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黄骅坳陷 马东油田 滩坝 一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一下亚段优质烃源岩成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宫红波 孙耀庭 +1 位作者 刘静 李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2-644,共13页
沾化凹陷发育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一下亚段3套烃源岩,前人对沙一下亚段烃源岩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沾化凹陷沙一下亚段烃源岩品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沙一下亚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干酪根类型以Ⅰ型为主,... 沾化凹陷发育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一下亚段3套烃源岩,前人对沙一下亚段烃源岩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沾化凹陷沙一下亚段烃源岩品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沙一下亚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干酪根类型以Ⅰ型为主,为优质烃源岩;烃源岩沉积中心位于渤南洼陷,但孤南洼陷烃源岩品质最好。孤北洼陷和孤南洼陷的部分烃源岩达到大量排烃阶段,所以勘探开发研究应重视来自沙一下亚段烃源岩的贡献。沉积环境分析表明,沙一下亚段沉积期沾化凹陷构造沉降速率较小,气候为北亚热带至暖温带中等偏干旱气候,均不支持形成优质烃源岩。沙一下亚段高品质烃源岩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盐度导致湖泊的高生产力和良好的水体分层。湖盆高盐度是由于鲁佩期的海侵导致,海侵沿孤南洼陷—孤北洼陷—渤南洼陷的方向推进,导致孤南洼陷虽然不是沉积、沉降中心,但烃源岩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一下 沉积环境 古气候 海侵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西南缘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剑萍 晋同杰 +1 位作者 姜超 于作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根据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西南缘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和沉积微相类型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主要岩性包括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泥晶灰岩、泥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并... 根据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西南缘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和沉积微相类型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主要岩性包括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泥晶灰岩、泥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并将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划分为颗粒滩、云灰湾和云质洼地。通过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的分析,总结出各种类型碳酸盐岩的测井曲线数值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碳酸盐岩测井识别图版。在沉积微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沉积背景,分别建立了研究区西部斜坡区和东部断阶带的沉积相模式:西部斜坡区凸起周围缺少陆源碎屑物质的注入,高能环境的颗粒滩和低能环境的云灰湾及云质洼地并存,而东部断阶带凸起周围有陆源碎屑的注入,只发育低能环境的云灰湾和云质洼地。研究区沉积模式的建立,为渤海湾盆地类似地区的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层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歧口凹陷 一下 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蠡县斜坡中南部沙一下亚段油藏成藏特征及富集高产控制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辉 韩春元 +3 位作者 肖博雅 杨经栋 吕美霖 汤小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8,共9页
为进一步明确蠡县斜坡中南部沙一下亚段油藏成藏特征及富集高产控制因素,利用大量井震、分析化验、生产动态等基础地质资料,开展油藏特征、烃源岩特征、储盖特征及富集高产控制因素研究。研究表明:蠡县斜坡中南部沙一下亚段油藏主要为... 为进一步明确蠡县斜坡中南部沙一下亚段油藏成藏特征及富集高产控制因素,利用大量井震、分析化验、生产动态等基础地质资料,开展油藏特征、烃源岩特征、储盖特征及富集高产控制因素研究。研究表明:蠡县斜坡中南部沙一下亚段油藏主要为未熟—低熟型油藏,主要发育构造和岩性两大类油藏;沙一下亚段油藏油源主要为沙一亚段烃源岩,其次为沙三段烃源岩,具有“双源供烃、两期成藏”特征;沙一下亚段储盖条件优越,在低孔低渗背景下发育2条优质储层发育带,区域性和局部性盖层发育。油藏富集受3种因素控制,继承性鼻状构造提供油气运移优势通道,控制油藏富集程度;反向正断层为油气聚集提供封堵条件,控制油藏富集部位;流体势提供油气运移动力,控制油藏分布范围。油藏高产受砂体物性和圈闭幅度控制,砂体物性越好,圈闭幅度越大,含油性越高,越容易成为高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富集高产 控制因素 一下 蠡县斜坡中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阳沙一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颗粒滩储层发育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辉 韩春元 +1 位作者 肖博雅 韩建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8,96,I0006,共12页
为明确高阳区沙一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颗粒滩储层发育特征,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测录井、地震等资料,研究高阳区沙一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颗粒滩类型、物性特征、组合规律,分析优质颗粒滩储层在测井和地震上的响应特征,明确有利颗... 为明确高阳区沙一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颗粒滩储层发育特征,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测录井、地震等资料,研究高阳区沙一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颗粒滩类型、物性特征、组合规律,分析优质颗粒滩储层在测井和地震上的响应特征,明确有利颗粒滩储层分布区域。结果表明:高阳区沙一下亚段颗粒滩存在颗粒灰岩(白云岩)、晶粒白云岩、混积颗粒岩3种,整体上具有中孔隙度、中渗透率特征,颗粒灰(云)岩类储层物性最好,晶粒白云岩类较差,混积颗粒岩类最差。纵向上发育砂坝—颗粒滩、滩间—颗粒滩、浅湖湾—颗粒滩3种沉积组合,前两种沉积组合颗粒滩储层较厚、物性最好,是优质颗粒滩组合类型。优质颗粒滩储层在自然伽马曲线上表现为漏斗型、箱型,电阻率向上逐渐增大或呈齿化箱型,地震剖面上呈丘状或楔状,为中—强振幅,同向轴杂乱不连续。在西南部古地貌高地上和湖侵体系域内是优质颗粒滩储层分布区,为未来重点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颗粒滩储层 组合规律 识别标志 分布区域 一下 高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砂岩储层中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董福湘 刘立 马艳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90-593,共4页
对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砂岩储层中方解石胶结物的12个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 范围在-9.58‰~+13.61‰,平均为5.29‰;氧同位素δ18O值分布范围在-12.46‰~+0.09‰,平均为-6.28‰。探讨了碳酸 ... 对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砂岩储层中方解石胶结物的12个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 范围在-9.58‰~+13.61‰,平均为5.29‰;氧同位素δ18O值分布范围在-12.46‰~+0.09‰,平均为-6.28‰。探讨了碳酸 盐岩的成岩流体盐度及碳的来源和成因等问题,认为本区的方解石胶结物成岩流体为高盐度流体,方解石胶结物主要来自层内碎屑 碳酸盐颗粒或者邻近碳酸盐岩层的溶解,其碳来源主要为还原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成岩流体盐度 碳来源 方解石胶结物 一下 大港滩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源断裂向砂体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布部位预测方法——以歧口地区港东断裂砂一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金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2-1361,共10页
港东断裂是歧口凹陷北部的一条重要的控藏断裂。为了研究歧口凹陷港东断裂位置的沙一下亚段油气分布规律,根据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两种情况研究:通过港东断裂在沙一下亚段内输导部位、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封闭部位和沙一下亚段连通... 港东断裂是歧口凹陷北部的一条重要的控藏断裂。为了研究歧口凹陷港东断裂位置的沙一下亚段油气分布规律,根据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两种情况研究:通过港东断裂在沙一下亚段内输导部位、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封闭部位和沙一下亚段连通砂体分布部位,取三者重合部位预测港东断裂向沙一下亚段砂体完全转换输导油气形式的分布部位;通过港东断裂在沙一下亚段内输导部位、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不封闭部位、沙一下亚段连通砂体分布部位和上覆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封闭部位,取四者重合部位预测港东断裂向沙一下亚段砂体部分转换输导油气形式的分布部位。结果表明:港东断裂向沙一下亚段砂体完全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布部位主要为其东部和西部,而部分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布部位主要为其中部,少量分布在其东部局部。港东断裂向沙一下亚段砂体完全和部分转换油气形式分布部位控制了港东断裂位置的沙一下亚段内油气在整条断裂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港东断裂 一下 砂体 转换输导油气形式 分布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齐家务地区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胜利 王连敏 +2 位作者 武玺 李泽敏 高鹏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88-1695,共8页
黄骅坳陷齐家务地区沙一下段主要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通过该区10余口井岩心的岩石化学组分、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揭示了该区沙一下段碳酸盐岩的岩石化学组分主要以SiO2、Al2O3、CaO等含量相对较高为特征,而MgO含量则随岩性不同... 黄骅坳陷齐家务地区沙一下段主要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通过该区10余口井岩心的岩石化学组分、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揭示了该区沙一下段碳酸盐岩的岩石化学组分主要以SiO2、Al2O3、CaO等含量相对较高为特征,而MgO含量则随岩性不同而变化。SiO2与Al2O3、K2O+Na2O均具有正相关性,而与MgO呈负相关,显示出SiO2的富集受陆源物质及湖盆水体pH值变化的影响,并与Al2O3、K2O+Na2O呈线性上升的特点,而受蒸发作用制约的MgO含量的增加不利于SiO2的富集。各小层不同岩类碳、氧同位素"Z"值计算结果大都在120以上,显示了频繁海侵使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的水体具有咸化的性质。而δ18O值相应变轻,说明是研究区沙一下沉积期时沿断裂上升的热液中所含的CO2、CO导致湖相碳酸盐岩的δ18O值在高温高压下分馏而进一步贫化的结果。各类碳酸盐岩Cu、Pb、Zn、Cr、Ni、Ga等金属元素含量偏高的原因与频繁海侵及强还原环境有关,而Sr、Ba等亲碱性元素及亲生物元素B的变化受陆源混入物及古气侯条件制约。上述湖相碳酸盐岩岩石化学组分、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为重建研究区沙一下段岩相古地理环境、预测有利储集相带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家务地区 沙一下段 碳酸盐岩储层 湖盆沉积 碳氧同位素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