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臼坨凸起东段沙一、二段沉积时期物源剥蚀量与砂砾岩沉积量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庞小军
杜晓峰
+1 位作者
马正武
宋章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5,共8页
定量表征某一地质时期物源区剥蚀量及被搬运到湖盆中的砂砾岩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结合薄片、重矿物、微量元素、锆石测年等分析化验资料,运用物源示踪法、地层厚度趋势法以及沉积速率法,对渤海石臼坨凸起...
定量表征某一地质时期物源区剥蚀量及被搬运到湖盆中的砂砾岩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结合薄片、重矿物、微量元素、锆石测年等分析化验资料,运用物源示踪法、地层厚度趋势法以及沉积速率法,对渤海石臼坨凸起东段古近系沙一、二段沉积时期物源剥蚀作用与砂砾岩沉积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沙一、二段沉积时期石臼坨凸起东段发育5个近源扇三角洲,其中东部2个扇三角洲的真实物源为中生界火成岩,西部3个扇三角洲真实物源主要为中生界碎屑岩夹火成岩。物源剥蚀量与砂砾岩沉积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火成岩物源比碎屑岩物源具有更高的成砂率,且沉降中心越靠近物源成砂率越高。研究区东部扇体A更有利于形成厚层优质砂砾岩储层。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在勘探程度较低的陡坡带定量预测砂岩储层发育程度和规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臼坨凸起东
段
沙一、二段
物源
剥蚀量
砂砾岩沉积量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臼坨凸起东倾末端沙一、二段汇聚体系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启明
黄晓波
+2 位作者
宛良伟
王改卫
徐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7,共8页
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采用源-汇思想,通过沟道、同沉积坡折带等空间地貌单元的发育样式及其与沉积体系(相类型、相标志和宏观地震相)的时空配置关系分析,阐明了渤海石臼坨凸起东倾末端沙一、二段不同汇聚体系对砂体分布的控制。结...
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采用源-汇思想,通过沟道、同沉积坡折带等空间地貌单元的发育样式及其与沉积体系(相类型、相标志和宏观地震相)的时空配置关系分析,阐明了渤海石臼坨凸起东倾末端沙一、二段不同汇聚体系对砂体分布的控制。结果表明:凸起东倾末端物源区分为东、西2个次凸,且发育易于风化的碎屑岩和火成岩母岩,具有良好的供源能力;凸起边缘发育单断陡坡型、走向斜坡型、分叉型和缓坡型等4种坡折样式,并且与沟谷共同构成良好的汇聚通道,形成了4种不同的汇聚体系;研究区沉积体系具有"东西分源、南北分带"裙带状分布特征,受不同汇聚体系控制,形成了单断陡坡型扇三角洲、走向斜坡型扇三角洲、分叉型扇三角洲和缓坡型辫状河三角洲等4种富砂差异分配模式,其中陡坡型扇三角洲易于形成断层遮挡和侧向尖灭圈闭,缓坡沟谷型辫状河三角洲易于形成地层超覆圈闭,两者均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汇聚体系
砂体展布
沙一、二段
石臼坨凸起东倾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一二段沉积相及其演化分析
3
作者
马对平
魏新辉
+3 位作者
张伟涛
马永达
滕宝刚
邓涛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253-254,201,共3页
为明确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沙一二段储层平面展布规律,确定物源方向及沉积边界,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孤北洼陷沙一、二段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砂质滩坝和生物灰岩滩坝等沉积体特征、平面展布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
为明确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沙一二段储层平面展布规律,确定物源方向及沉积边界,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孤北洼陷沙一、二段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砂质滩坝和生物灰岩滩坝等沉积体特征、平面展布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沙二段低位体系域孤北洼陷湖水较浅,整体为滨浅湖相沉积。埕东断层下降盘以发育近岩水下扇为主,在桩34井区发育厚层生物灰岩。沙一段为湖侵体系域,湖广水深,主要在湖盆中心部位沉积泥岩和油泥岩,在中央隆起带、东次洼以及孤北南斜坡沉积薄层生物灰岩滩坝等湖相碳酸盐岩。随着湖水深度逐渐变深,碳酸盐岩滩坝越来越薄,并且有向东部迁移的趋势。该研究对提高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展布规律识别的准确度、指导下步滚动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北洼陷
沙一、二段
沉积相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臼坨凸起东段沙一、二段沉积时期物源剥蚀量与砂砾岩沉积量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庞小军
杜晓峰
马正武
宋章强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5,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6ZX05024-003)"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定量表征某一地质时期物源区剥蚀量及被搬运到湖盆中的砂砾岩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结合薄片、重矿物、微量元素、锆石测年等分析化验资料,运用物源示踪法、地层厚度趋势法以及沉积速率法,对渤海石臼坨凸起东段古近系沙一、二段沉积时期物源剥蚀作用与砂砾岩沉积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沙一、二段沉积时期石臼坨凸起东段发育5个近源扇三角洲,其中东部2个扇三角洲的真实物源为中生界火成岩,西部3个扇三角洲真实物源主要为中生界碎屑岩夹火成岩。物源剥蚀量与砂砾岩沉积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火成岩物源比碎屑岩物源具有更高的成砂率,且沉降中心越靠近物源成砂率越高。研究区东部扇体A更有利于形成厚层优质砂砾岩储层。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在勘探程度较低的陡坡带定量预测砂岩储层发育程度和规模提供借鉴。
关键词
石臼坨凸起东
段
沙一、二段
物源
剥蚀量
砂砾岩沉积量
定量关系
Keywords
eastern Shijiutuo uplift
Es1~2
provenance
denudation quantity
sandy conglomerate volum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臼坨凸起东倾末端沙一、二段汇聚体系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启明
黄晓波
宛良伟
王改卫
徐伟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7,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6ZX05024-003)"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采用源-汇思想,通过沟道、同沉积坡折带等空间地貌单元的发育样式及其与沉积体系(相类型、相标志和宏观地震相)的时空配置关系分析,阐明了渤海石臼坨凸起东倾末端沙一、二段不同汇聚体系对砂体分布的控制。结果表明:凸起东倾末端物源区分为东、西2个次凸,且发育易于风化的碎屑岩和火成岩母岩,具有良好的供源能力;凸起边缘发育单断陡坡型、走向斜坡型、分叉型和缓坡型等4种坡折样式,并且与沟谷共同构成良好的汇聚通道,形成了4种不同的汇聚体系;研究区沉积体系具有"东西分源、南北分带"裙带状分布特征,受不同汇聚体系控制,形成了单断陡坡型扇三角洲、走向斜坡型扇三角洲、分叉型扇三角洲和缓坡型辫状河三角洲等4种富砂差异分配模式,其中陡坡型扇三角洲易于形成断层遮挡和侧向尖灭圈闭,缓坡沟谷型辫状河三角洲易于形成地层超覆圈闭,两者均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关键词
源-汇系统
汇聚体系
砂体展布
沙一、二段
石臼坨凸起东倾末端
Keywords
source-to-sink system
accumulation system
sand body distribution
Es1~2
eastern pitching end of Shijiutuo uplift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一二段沉积相及其演化分析
3
作者
马对平
魏新辉
张伟涛
马永达
滕宝刚
邓涛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
出处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253-254,201,共3页
文摘
为明确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沙一二段储层平面展布规律,确定物源方向及沉积边界,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孤北洼陷沙一、二段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砂质滩坝和生物灰岩滩坝等沉积体特征、平面展布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沙二段低位体系域孤北洼陷湖水较浅,整体为滨浅湖相沉积。埕东断层下降盘以发育近岩水下扇为主,在桩34井区发育厚层生物灰岩。沙一段为湖侵体系域,湖广水深,主要在湖盆中心部位沉积泥岩和油泥岩,在中央隆起带、东次洼以及孤北南斜坡沉积薄层生物灰岩滩坝等湖相碳酸盐岩。随着湖水深度逐渐变深,碳酸盐岩滩坝越来越薄,并且有向东部迁移的趋势。该研究对提高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展布规律识别的准确度、指导下步滚动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孤北洼陷
沙一、二段
沉积相
沉积模式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臼坨凸起东段沙一、二段沉积时期物源剥蚀量与砂砾岩沉积量关系
庞小军
杜晓峰
马正武
宋章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石臼坨凸起东倾末端沙一、二段汇聚体系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
王启明
黄晓波
宛良伟
王改卫
徐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一二段沉积相及其演化分析
马对平
魏新辉
张伟涛
马永达
滕宝刚
邓涛
《石化技术》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