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沉默的螺旋理论”视域下小学生课堂沉默诱因及纾解 |
邱艳萍
张海瑜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24 |
0 |
|
2
|
“沉默的螺旋”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 |
刘红胜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3
|
从“意见领袖”到“意见哄客”——网络舆论焦点的“沉默的螺旋” |
俞晓艳
兴旭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2 |
9
|
|
4
|
新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 |
陈鑫
|
《戏剧之家》
|
2016 |
1
|
|
5
|
基于反“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 |
黄俊燊
|
《昌吉学院学报》
|
2016 |
1
|
|
6
|
社会化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新探析 |
关峥
陈敬明
|
《传媒论坛》
|
2018 |
3
|
|
7
|
自媒体时代是否弱化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
郑星怡
|
《艺术科技》
|
2013 |
3
|
|
8
|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另类解读——以“沉默的螺旋”为分析视角 |
许文胜
|
《电影评介》
|
2014 |
1
|
|
9
|
自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的倒置——以李某某案为例 |
孙洁
|
《戏剧之家》
|
2015 |
1
|
|
10
|
网络传播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 |
孙佳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3 |
4
|
|
11
|
“沉默的螺旋”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
郑云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2
|
“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中是否“旋转” |
王云晖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1
|
|
13
|
新媒体时代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再思考 |
孙亚烁
|
《传媒论坛》
|
2021 |
9
|
|
14
|
语言变异中“沉默的螺旋” |
刘迪迪
|
《语文学刊》
|
2016 |
0 |
|
15
|
从“沉默的螺旋”视角看小学英语课堂 |
陶悦
|
《海外英语》
|
2017 |
4
|
|
16
|
“沉默的螺旋”下的暴力美学 |
周雪梅
|
《戏剧之家》
|
2016 |
0 |
|
17
|
利用沉默的螺旋分析网络谣言成因及应对策略 |
张敏慧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18
|
论“沉默的螺旋”在微信中的多元呈现 |
袁方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6 |
1
|
|
19
|
互联网时代"反沉默的螺旋"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
刘利芳
|
《传媒论坛》
|
2020 |
1
|
|
20
|
高校微博场域中“沉默的螺旋”现象探究 |
李晓滨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