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万骐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5,702,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T法筛选最佳PR作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DEX组(10μmol/L DEX)、PR+DEX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100 nmol/L的SIRT1抑制剂EX527)、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100 nmol/L EX527),MTT法、流式细胞术、MDC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自噬数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0~40μmol/L的PR可促进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40μmol/L PR处理后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最高,选择40μmol/L PR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DEX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自噬阳性率、SIRT1、FOXO1、Beclin-1、LC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对比,PR+DEX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上述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与PR+DEX组对比,PR+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PR可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强MC3T3-E1细胞自噬进而抑制DEX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 类固醇 成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对SIRT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迟雪婷 黄晓巍 +5 位作者 陈芳园 周高峰 王晋冀 律广富 林喆 龚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 mg·kg^(-1)·d^(-1)阿仑膦酸钠灌胃)、低剂量(100 mg·kg^(-1)·d^(-1)...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 mg·kg^(-1)·d^(-1)阿仑膦酸钠灌胃)、低剂量(100 mg·kg^(-1)·d^(-1))VAP组、中剂量(200 mg·kg^(-1)·d^(-1))VAP组和高剂量(300 mg·kg^(-1)·d^(-1))VAP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 mg·kg^(-1))复制OP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11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钙(Ca^(2+))、血磷(P)、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水平,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氢酶(CAT)、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叉头框蛋白O1(FOX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BMD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股骨BMD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a^(2+)、P和OPG水平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ALP、OCN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VAP大鼠血清中OPG水平明显升高(P<0.05),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Ca^(2+)、P和OPG水平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阳性药组和各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ALP、OCN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骨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混乱,骨小梁纤细,出现大片断裂,髓腔扩大;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骨小梁粗壮,排列紧密。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SIRT1、CAT、RUNX2和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SIRT1、CAT、RUNX2和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VAP对OP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SIRT1/FOXO1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地塞米松 鹿茸多肽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头框蛋白o1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通过调节Sirt1/NF-κB信号通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静 张止雨 +5 位作者 余明霞 叶可 于晴晴 叶卫佳 冷秀茹 王维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6-661,共6页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治疗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HFD组、阿伐他丁组、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当归芍药...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治疗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HFD组、阿伐他丁组、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大鼠给予高脂肪饲料(59.3%脂肪饲料)6周,正常组大鼠同时给予正常饲料。从第5周开始,阿伐他丁组大鼠灌胃给予25 mg/kg阿伐他丁2周,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大鼠灌胃给予12.9 g/kg当归芍药散2周,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大鼠灌胃给予25.8 g/kg当归芍药散2周,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检测大鼠肝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芍药散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TG、TC、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此外,显著增加大鼠肝脏Sirt1表达,抑制肝脏NF-κB蛋白表达。结论:当归芍药散通过Sirt1/NF-κB通路治疗HFD大鼠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脂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t1/FoxO1通路探讨瑞马唑仑减轻脓毒症小鼠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郭小丽 杨昌明 +2 位作者 王婵 王先圆 刘荣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0,共9页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对脓毒症引起的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马唑仑组(8 mg/kg)、瑞马唑仑+Sirt1抑制剂(EX527)组(8 mg/kg瑞马唑仑+5 mg/kg EX527)、EX527组,每组38只。采用盲...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对脓毒症引起的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马唑仑组(8 mg/kg)、瑞马唑仑+Sirt1抑制剂(EX527)组(8 mg/kg瑞马唑仑+5 mg/kg EX527)、EX527组,每组3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模型。给予相应的干预后,观察并记录术后7 d内小鼠存活率,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手术后24 h,通过伊文斯蓝(EB)渗漏量评估血脑屏障(BBB)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存活率、穿越平台次数、SOD和CAT活性、Sirt1和胞质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下降,逃避潜伏期、脑组织EB含量、IL-6、TNF-α、IL-1β和MDA水平、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乙酰化FoxO1(Ac-FoxO1)/FoxO1比值和乙酰化核因子-κB p65(Ac-NF-κB p65)、胞核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瑞马唑仑组小鼠的存活率、穿越平台次数、SOD和CAT活性、Sirt1和胞质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逃避潜伏期、脑组织EB含量、IL-6、TNF-α、IL-1β和MDA水平、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Ac-FoxO1/FoxO1比值和Ac-NF-κB p65、胞核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EX527可抑制Sirt1表达,显著减弱瑞马唑仑对SAE小鼠的上述保护作用(均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提高脓毒症小鼠存活率,通过维持BBB完整性、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脓毒症引起的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FoxO1通路,抑制NF-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头框蛋白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促进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及对SIRT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明哲 罗国厂 +1 位作者 张仲博 岳宗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4-1159,共6页
目的探究虎杖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效果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虎杖苷低剂量(30 mg/kg)组、虎杖苷... 目的探究虎杖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效果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虎杖苷低剂量(30 mg/kg)组、虎杖苷高剂量(60 mg/kg)组、阿仑膦酸钠组(0.5 mg/kg)。另取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构建相同部位骨折模型。建模结束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对大鼠进行骨折愈合程度评分并检测骨折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骨钙素(O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病理学;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SIRT1、FoxO1信使RNA(mRNA)水平;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SIRT1、FoxO1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低、高剂量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学变化程度依次减轻,骨折愈合程度评分、骨折处BMD、血清中OC、骨组织中SIRT1、FoxO1 mRNA和蛋白水平依次升高,CTX-Ⅰ、TNF-α、IL-1β水平依次降低(P<0.05);阿仑膦酸钠组和虎杖苷高剂量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虎杖苷可减轻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炎症反应,提升BMD,促进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头状转录因子o1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颗粒细胞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阳丽 吴湘 +1 位作者 李昂 何薇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98,共6页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PS)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Sirt1/FoxO1)通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大鼠中分离卵巢颗粒细胞并经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免疫荧光鉴定,且CCK8检测APS对卵巢颗粒细胞增...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PS)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Sirt1/FoxO1)通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大鼠中分离卵巢颗粒细胞并经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免疫荧光鉴定,且CCK8检测APS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10-5mol/L丙酸睾丸酮、10μmol/L C2-神经酰胺作用大鼠卵巢颗粒细胞24 h诱导PCOS大鼠颗粒细胞自噬模型,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irt1、Fox O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FSHR蛋白在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平均阳性表达量93.18%>90%,可进行接下来实验。0、100、200、400μg/mL APS处理正常卵巢颗粒细胞,在贴壁0、24 h比较,细胞OD4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核附近出现大量自噬小体,双层、单层膜包裹胞质形成封闭、圆形结构,部分自噬小体内膜溶解,自噬小体周围可见单层膜结构包裹着一些被降解的胞浆、类似自噬小体结构;100μg/mL APS组与模型组细胞结构类似,随着APS剂量的升高,自噬小体数量减少,在400μg/m L APS组时细胞正常。正常组、模型组、100、200、400μg/mL APS组在细胞贴壁0 h时,细胞OD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贴壁24 h,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OD450降低(P<0.05),细胞中Sirt1、Fox O1、LC3Ⅱ/LC3Ⅰ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100、200、400μg/mL APS组细胞OD450升高(P<0.05),细胞中Sirt1、Fox O1、LC3Ⅱ/LC3Ⅰ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APS可以抑制PCOS大鼠颗粒细胞自噬,可能是通过抑制自噬通路Sirt1/FoxO1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头状转录因子o1通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颗粒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陈皮素通过激活SIRT1/FOXO3a信号来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7
作者 曹雯 徐玉祥 +3 位作者 范丽 郭洁 李江 张九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134-2141,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川陈皮素(NOB)保护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5组(n=6):假手术组、模型组、NOB组(50 mg/kg)、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5 mg/kg)、NOB+EX52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川陈皮素(NOB)保护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5组(n=6):假手术组、模型组、NOB组(50 mg/kg)、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5 mg/kg)、NOB+EX527组(50 mg/kg的NOB+5 mg/kg EX527)。在建模前24 h对小鼠进行药物处理。通过阻断小鼠左肾动静脉血流建立RIRI模型。建模24 h后检测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标志物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肾组织病变和纤维化。通过TUNEL染色检测肾细胞凋亡。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SIRT1、叉头框蛋白O3a(FOXO3a)、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 mRN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OB组小鼠肾脏病变程度减轻,肾脏纤维化面积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抗氧化作用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LC3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p62降低(均P<0.05)。此外,EX527逆转了NOB对肾脏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NOB通过激活SIRT-1/FOXO3a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来减轻R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保护 自噬 炎症 氧化应激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头框蛋白o3a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彰强 余丹 +1 位作者 彭晓红 李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通路探究依托咪酯(Et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RI组、依托咪酯低、高剂量组(L-Eto、H-Eto组,0.5、1...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通路探究依托咪酯(Et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RI组、依托咪酯低、高剂量组(L-Eto、H-Eto组,0.5、1 mg/kg)、通路抑制剂组(Eto+EX527组,1 mg/kg Eto+2 mg/kg EX527),每组12只。除Sham组外,其余大鼠采用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MIRI模型。给药组大鼠于再灌注后2 h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药物;1次/d,持续28 d。于手术前和末次给药2 h后超声心电图检查大鼠心脏功能;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心肌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测定心肌中活性氧(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Sirt1/FOXO1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I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CKMB、cTnI、LDH水平、心肌MDA水平、心肌细胞的凋亡率、ROS水平、心肌乙酰化FOXO1(Ac-FOXO1)、Bax、Caspase-3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肌SOD、GSH-Px水平、MMP、心肌Sirt1、Bcl-2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心肌纤维紊乱,细胞肿胀、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MIRI组相比,L-Eto、H-Eto组大鼠的LVESV、LVEDV、血清CKMB、cTnI、LDH水平、心肌MDA水平、心肌细胞的凋亡率、ROS水平、心肌Ac-FOXO1、Bax、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LVEF、LVFS、心肌SOD、GSH-Px水平、MMP、Sirt1、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心肌损伤明显减轻。EX527可逆转Eto的抗氧化活性和心肌保护作用。结论Eto对MIRI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Sirt1,下调乙酰化FOXO1的表达,进而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严重烧伤小鼠早期肠损伤及SIRT1/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曌华 张永 裴敬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570,576,共6页
目的:研究虎杖苷(PD)对严重烧伤小鼠早期肠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严重烧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假烧伤组、烧伤组、低、中、高剂量PD组、谷氨酰胺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各... 目的:研究虎杖苷(PD)对严重烧伤小鼠早期肠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严重烧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假烧伤组、烧伤组、低、中、高剂量PD组、谷氨酰胺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各组小鼠回肠黏液含量,回肠组织病理学观察,蛋白印迹法(WB)测定各组小鼠回肠组织中SIRT1、NF-κB p65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10、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iNOS)、丙二醛(MD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可见小鼠烧伤部位有渗血、感染、水肿发生。与假烧伤组相比,烧伤组回肠黏膜水肿、充血,大量杯状细胞分泌,淋巴细胞浸润,绒毛断裂坏死,回肠黏液含量、SIRT1、IL-10水平显著降低,NF-κB p65、TNF-α、IL-1β、NO、iNOS、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烧伤组相比,低、中、高剂量PD给药治疗后,小鼠烧伤创面有褐色痂壳形成,创面皱缩,随后出现创面上皮爬行、干燥,高剂量组治疗结束后痂壳脱离,创面平整、红润,基本愈合,回肠黏液含量、SIRT1、IL-10水平显著升高,NF-κB p65、TNF-α、IL-1β、NO、iNOS、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谷氨酰胺组症状缓解情况与高剂量组相当。结论:PD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以缓解严重烧伤小鼠早期肠损伤症状,可能与SIRT1/NF-κB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早期肠损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柳晓(综述) 徐涛(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96-1500,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和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世界性疾病且多发于女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是Sir2的哺乳动物同源体,属于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近来研究表明,S...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和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世界性疾病且多发于女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是Sir2的哺乳动物同源体,属于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近来研究表明,SIRT1在RA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活后的SIRT1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减轻关节炎症反应,调节骨组织中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分化成熟与凋亡,抑制骨密度的下降,抑制滑膜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减少血管翳的生成等共同改善RA的病理状态。该文就SIRT1在RA中对免疫细胞、滑膜细胞、骨组织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反应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转录因子-ΚB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糖尿病小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元耀 王圣钊 +3 位作者 张靖豪 殷永强 王庆云 钟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7-1304,共8页
目的 探究Sirt1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糖尿病小鼠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脂多糖(LPS)+糖尿病组(L组)、LPS+糖尿病+S... 目的 探究Sirt1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糖尿病小鼠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脂多糖(LPS)+糖尿病组(L组)、LPS+糖尿病+Sirt1阻断剂EX527组(E组)和LPS+糖尿病+Sirt1激动剂银杏黄酮苷元组(G组),每组8只。糖尿病小鼠模型制备成功后,L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E组在糖尿病小鼠给予LPS处理前1 h腹腔注射EX527 5 mg/kg(溶于DMSO 0.2 ml);G组在糖尿病小鼠给予LPS处理前1 h腹腔注射银杏黄酮苷元200 mg/kg(溶于DMSO 0.2 ml);C组和D组在相同时点腹腔注射2%DMSO 0.15 ml。收集24 h尿液测定24h尿量和24 h尿蛋白浓度,眼球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浓度。取肾组织后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18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铁离子抗氧化能力法检测总抗氧能力(T-AOC),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caspase-1、NLRP3、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二氢乙锭染色法计算活性氧(ROS)含量,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计算细胞焦亡率,并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结果 与C组比较,D组、L组、E组和G组24 h尿量明显增多,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含量、NLRP3、caspase-1、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焦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T-AOC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L组、E组和G组24 h尿量明显增多,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含量、NLRP3、caspase-1、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焦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T-AOC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E组24 h尿量明显增多,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含量、NLRP3、caspase-1、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焦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T-AOC活力、Sirt1 mRNA和蛋白含量、FoxO3a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G组24 h尿量明显减少,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含量、NLRP3、caspase-1、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焦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T-AOC活力、Sirt1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G组24 h尿量明显减少,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浓度、NLRP3、caspase-1和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细胞焦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T-AOC活力、Sirt1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的糖尿病小鼠中,Sirt1升高可以降低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减少小鼠尿量,降低尿蛋白、Scr、BUN含量、肾组织中炎性因子浓度和细胞焦亡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从而减轻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肾损伤 焦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乙酰化 头状转录调节因子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细胞炎症凋亡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电波 刘中华 +2 位作者 杜青 曾宏亮 李跃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7-1423,共7页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轴探讨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轴探讨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肝细胞炎症凋亡反应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丹参绞股蓝茶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腹腔注射0.5%CCl4橄榄油溶液(5 mL/kg)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和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IRT1、HMGB1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水平和肝组织Hyp活性显著升高,以及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病理损伤以及肝细胞凋亡情况,肝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HMGB1和NF-κB蛋白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绞股蓝茶高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LDH水平和肝组织Hyp活性显著降低,以及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明显增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以及肝细胞凋亡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肝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增加,HMGB1和NF-κB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参绞股蓝茶能有效保护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1/HMGB1/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肝细胞炎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炎性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N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奇 王曼伊 +2 位作者 农琳琳 翟晓雅 冯乐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6-1162,共7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细胞纤维性变的作用,阐明NMN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和AKT途径缓解肾实质细胞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30... 目的: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细胞纤维性变的作用,阐明NMN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和AKT途径缓解肾实质细胞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大鼠分为糖尿病+NMN组(n=15,连续皮下注射NMN)和糖尿病+PBS组(n=15,大鼠注射200μL无菌PBS),之后断头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进行切片和蛋白提取,Westen blotting法和免疫共聚焦法检测2组大鼠肾小球细胞中Sirt1、AKT、p-FoxO3a和Cav-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高浓度葡萄糖(200mmol·L^(-1))处理大鼠肾小球系膜HBZY-1细胞3~6d后,随机将培养细胞分为4组(分别给予0、50、100和200μmol·L^(-1) NMN),以给予5.6mmol·L^(-1)葡萄糖不给予NMN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继续培养24h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采用Weste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BZY-1细胞中Sirt1、AKT和p-FoxO3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糖尿病+PBS组比较,糖尿病+NMN组大鼠肾实质细胞中Sirt1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NMN组大鼠肾实质细胞中p-FoxO3a和Cav-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给予5.6mmol·L^(-1)葡萄糖)比较,50μmol·L^(-1) NMN组HBZY-1细胞中Sirt1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100和200μmol·L^(-1) NMN组HBZY-1细胞中Sirt1、AKT和p-FoxO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NMN能够通过调节Sirt1与AKT蛋白表达提高DN大鼠肾小球细胞中内源性p-FoxO3a和Cav-1蛋白表达,NMN及其类似物可能具有潜在预防或治疗DN大鼠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烟酰胺单核苷酸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蛋白激酶B 转录因子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