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原始地形的采煤沉陷积水范围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瑞娅 肖武 +3 位作者 史亚立 陈慧玲 李文玉 袁冬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47,共5页
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沉陷后,将导致大面积积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对未来沉陷积水范围进行预测,常规做法是根据预计的下沉等值线和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采煤沉陷后的... 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沉陷后,将导致大面积积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对未来沉陷积水范围进行预测,常规做法是根据预计的下沉等值线和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采煤沉陷后的积水范围,由于没有考虑原始地形的影响,通过这种简单预测所获得的积水范围往往与实际积水范围有所差异。本文利用GIS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原始地形纳入地表沉陷分析中确定了煤炭开采后地面将出现的积水区域范围,并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实际积水信息,对以上两种方法确定的沉陷积水范围进行了精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原始地形后确定的沉陷积水范围与传统未考虑原始地形方法相比,其面积相对精度提高了约13%,位置精度也由传统方法的106提高到58,因此考虑原始地形确定沉陷积水范围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且更贴近于实际情况,这将为采煤沉陷地复垦规划与方案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从而促进复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 沉陷积水范围 原始地形 GIS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煤层开采沉陷预测方法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强 王继仁 杨庆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5-181,共7页
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问题一直是绿色开采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为了弄清近浅埋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覆岩垮断及地表沉陷规律,以店坪煤矿5号煤层开采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 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问题一直是绿色开采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为了弄清近浅埋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覆岩垮断及地表沉陷规律,以店坪煤矿5号煤层开采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5-210工作面回采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及其对地表保护区内建筑物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采空区岩体应力-碎胀系数关系和开采沉陷基本原理,建立了地表下沉移动轨迹模型,理论预测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下沉规律,其最大下沉量为2.604 m。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工作面回采地表沉陷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Tecplot软件进行模拟结果的后期处理,模拟得出的地表沉陷最大值为2.78 m,最大下沉位于工作面中心位置。依据地表沉陷控制基准,利用几何关系计算得出地表沉陷影响范围及工作面布置的合理边界,将5-210工作面布置在+830 m水平南翼,西与830南翼运输巷相通,东至井田边界。并对回采期间地表运移沉陷规律进行了现场实测,利用GPS接收机进行RTK实时动态观测收集数据,监测结果显示,地表最大下沉量2.69 m,采空区地表沉陷区域没有影响工业广场上的建筑物的安全。基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5-210工作面合理位置和空间布局,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为类似地质条件的采空区地表沉陷预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陷 碎胀系数 浅埋深煤层 沉陷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矿区开采沉陷影响边界划定
3
作者 程子苏 郭庆彪 +1 位作者 郑美楠 吴松波 《中国矿业》 2025年第10期124-134,共11页
我国村庄下采煤十分普遍,煤层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对村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对煤矿开采导致地表沉陷影响范围进行划定是解决矿方与建(构)筑物所有权人赔偿纠纷的重要途径。为解决矿村纠纷,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60景Sentinel-1A... 我国村庄下采煤十分普遍,煤层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对村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对煤矿开采导致地表沉陷影响范围进行划定是解决矿方与建(构)筑物所有权人赔偿纠纷的重要途径。为解决矿村纠纷,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60景Sentinel-1A影像,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淮南顾北矿区13121工作面和13321工作面开采后地表沉降情况。同时,对地表沉陷进行剖面分析,获取了开采沉陷的影响范围随工作面掘进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根据地表沉降划定矿区开采沉陷影响边界。分析研究区域的沉降情况发现:顾北矿区13121工作面和13321工作面开采后地表沉陷明显,最大累计沉降量约为330 mm,最大沉降速率约为165 mm/a,其地表沉陷盆地呈“碗”状,分析表明地表沉降与工作面开采在时空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沉降量级和范围都随工作面开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沉降盆地的沉降中心偏移方向与工作面开采方向一致,符合开采沉陷特征。与水准数据对比表明,InSAR监测结果的最大偏差为43.8 mm,最小偏差为0.1 mm,均方根误差为8.7 mm,精度可达亚厘米级,故以下沉10 mm划定开采沉陷影响边界准确性较高,在13121工作面和13321工作面开采结束后,翟庙村、新庄孜和翟家庙全域受地表沉陷影响,毛李庄大部分区域被影响,柏圩孜和高庄村未被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技术可为开采沉陷影响边界划定、矿区开采损害鉴定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SBAS-InSAR 沉陷范围圈定 损害鉴定 煤炭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