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井液沉降稳定性测试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健 彭芳芳 +4 位作者 徐同台 孙鹏 卢小川 韩笑 张冬梅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3,101,共5页
在钻井作业中,为了平衡地层压力和维持井壁稳定,通常需要在钻井液中加入重晶石,铁矿粉等高密度材料。然而,加重材料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沉降,并引发井下漏失、卡钻、井控和固井作业困难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对重晶石沉... 在钻井作业中,为了平衡地层压力和维持井壁稳定,通常需要在钻井液中加入重晶石,铁矿粉等高密度材料。然而,加重材料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沉降,并引发井下漏失、卡钻、井控和固井作业困难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对重晶石沉降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对目前常用的钻井液沉降稳定性测试技术、影响沉降稳定性因素以及钻井液沉降稳定性预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测试 沉降稳定性 评价方法 沉降预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剂对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侯瑞雪 张景富 +1 位作者 徐同台 刘凯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8,98,共3页
为了解决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存在的静态沉降稳定性与动态沉降稳定性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采用改进的VST沉降测试法对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动态沉降稳定性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有机土、提切剂、润湿剂以及提切剂与有机土配比对钻井... 为了解决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存在的静态沉降稳定性与动态沉降稳定性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采用改进的VST沉降测试法对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动态沉降稳定性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有机土、提切剂、润湿剂以及提切剂与有机土配比对钻井液沉降稳定性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土加量越大,钻井液静态与动态沉降稳定性越好,密度差越小,但钻井液黏度越高;提切剂与有机土达到合理配比时,可以提高钻井液沉降稳定性;抗200℃、密度为2.0 g/cm3全油基钻井液优化配方为:有机土加量为3.5%~4.5%,提切剂加量为0.25%~0.3%,提切剂与有机土加量最佳配比为1∶(17~18),润湿剂加量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密度 油基钻井液 沉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浓悬浮体系中粒子的沉降稳定性及其表征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江万权 朱春玲 +2 位作者 陈祖耀 胡源 张培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3-667,共5页
以具有机电耦合效应的磁性粒子浓悬浮溶液体系为例 ,讨论微米级粒子在悬浮体系中的沉降稳定性及其表征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在微米级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纳米粒子 ,不但能增强其磁流变效应 ,而且使微米粒子的沉降稳定性显著... 以具有机电耦合效应的磁性粒子浓悬浮溶液体系为例 ,讨论微米级粒子在悬浮体系中的沉降稳定性及其表征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在微米级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纳米粒子 ,不但能增强其磁流变效应 ,而且使微米粒子的沉降稳定性显著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悬浮溶液体系 沉降稳定性 表征方法 微米级粒子 磁性粒子 磁流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完井液静态沉降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家学 蒋绍宾 +3 位作者 晏智航 回海军 陈林 崔长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5-580,共6页
钻完井液在长期高温静止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严重沉降,导致下管柱遇阻或开泵困难,增加钻完井作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钻完井液在高温静止下的沉降稳定性进行探讨。国内外学者对钻完井液沉降稳定性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钻完井液在高温... 钻完井液在长期高温静止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严重沉降,导致下管柱遇阻或开泵困难,增加钻完井作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钻完井液在高温静止下的沉降稳定性进行探讨。国内外学者对钻完井液沉降稳定性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钻完井液在高温静止条件下沉降稳定性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方法。调研了国内外9种方法,综合分析选出了落棒法、沉降因子法、针入式沉实度测定法和静态稳定分层指数法4种方法对水基完井液进行沉降稳定性能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静态稳定分层指数所测SSSI值与底部密度相关系数高达0.97以上,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完井液沉降稳定性沉降程度;针入式沉实度测定法所测结果只能判定完井液沉降趋势,无法定量评价完井液实际沉降程度;沉降因子法只适合评价分液率较低钻完井液沉降稳定性;落棒法只能粗略判断完井液沉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完井液 沉降稳定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深1井固井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早元 赵军 +3 位作者 王希勇 郑冠一 罗德明 符铁松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8-343,348,共7页
川深1井是一口超深风险探井,完钻井深高达8420m,井底温度178℃,为保证固井质量,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至关重要。论文结合水泥浆在井底的顶替和静止自由沉降过程,利用高温高压稠化停机实验结合浆杯底部沉降颗粒层的厚度,建立了水泥浆高... 川深1井是一口超深风险探井,完钻井深高达8420m,井底温度178℃,为保证固井质量,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至关重要。论文结合水泥浆在井底的顶替和静止自由沉降过程,利用高温高压稠化停机实验结合浆杯底部沉降颗粒层的厚度,建立了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测试评价方法。基于水泥浆高温沉降失稳机理分析,从液相和固相角度出发,基于红外光谱检测分析提出了有机聚合物液相外加剂耐温能力评价技术,结合环境扫描电镜微观结构观察探明了硅砂粗细搭配以及超细材料微硅、液硅、纳米SiO2以及胶乳对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论文研究满足了1.90~2.30g/cm^3水泥浆高温150~180℃沉降稳定性的要求,研究措施应用于川深1井五开油层尾管水泥浆体系设计中,水泥浆高温沉降稳定性良好,固井质量优良率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水泥浆 高温 沉降稳定性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抛光液沉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勇兵 张云 +1 位作者 王于岳 朱永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3年第5期27-30,34,共5页
沉降稳定性是磁流变液性能的评价指标之一,沉降率能好的抛光液能够保证磁流变加工特性稳定。实验选取了两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探索了搅拌时间、球磨工艺等因素对磁流变液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铁粉的分散特性影... 沉降稳定性是磁流变液性能的评价指标之一,沉降率能好的抛光液能够保证磁流变加工特性稳定。实验选取了两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探索了搅拌时间、球磨工艺等因素对磁流变液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铁粉的分散特性影响明显,延长搅拌时间可改善铁粉的分散特性,并最终确定了表面活性剂和搅拌时间的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表面活性剂 沉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对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寒松 晏华 +2 位作者 丁丁 杨健健 胡志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8-220,共3页
以羰基铁粉为悬浮相,油酸、月桂酸、硬脂酸和聚丙烯酸为添加剂制备硅油基磁流变液,分析了脂肪酸对羰基铁粉Zeta电位和磁流变液零场黏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种类脂肪酸对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能够同时增大羰基铁... 以羰基铁粉为悬浮相,油酸、月桂酸、硬脂酸和聚丙烯酸为添加剂制备硅油基磁流变液,分析了脂肪酸对羰基铁粉Zeta电位和磁流变液零场黏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种类脂肪酸对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能够同时增大羰基铁粉的Zeta电位和磁流变液的零场黏度,对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增强作用,而月桂酸和硬脂酸处理羰基铁粉的Zeta电位绝对值低,制得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沉降稳定性 脂肪酸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聚结稳定性和沉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林 张朝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11期136-138,共3页
报道我们在研制磁流变液的实验中,比较了几种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添加剂,高分散超细粉末对体系聚结稳定性和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磁流变悬浮液体的聚结稳定性聚决于固相微粒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或固-液界面分子构型所产生的空间位... 报道我们在研制磁流变液的实验中,比较了几种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添加剂,高分散超细粉末对体系聚结稳定性和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磁流变悬浮液体的聚结稳定性聚决于固相微粒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或固-液界面分子构型所产生的空间位阻效应;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稳定性聚决于颗粒尺寸、液相黏度和固/液材料的密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沉降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 聚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玉米秸秆的沉降稳定性及产氢能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荆艳艳 李丁丁 +2 位作者 罗晓 周威献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0-964,共5页
以红螺菌科光合细菌为实验菌种,以超微玉米秸秆为产氢底物,研究超微玉米秸秆的沉降稳定性及产氢能力,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时间越长,颗粒度越小,超微玉米秸秆的比重和沉降速度越大,且超微粉碎技术可增大光合细菌和玉米秸秆的接触面积... 以红螺菌科光合细菌为实验菌种,以超微玉米秸秆为产氢底物,研究超微玉米秸秆的沉降稳定性及产氢能力,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时间越长,颗粒度越小,超微玉米秸秆的比重和沉降速度越大,且超微粉碎技术可增大光合细菌和玉米秸秆的接触面积,提高光合细菌的产氢能力,但粉碎粒度太小,超微秸秆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作用,玉米秸秆的稳定性降低,超微玉米秸秆沉积于反应器底部,难以及时被分解利用,最佳粉碎时间60—8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光合产氢 沉降稳定性 超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O2基微粒巨电流变体的沉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锁奎 乔小蒙 +8 位作者 王玉良 宋晓平 纪松 徐国辉 赵红 董旭峰 黄凤莉 曹慧 吕绯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60,共5页
采用对比的方法,从影响巨电流变体沉降稳定性的因素入手,研究微粒大小、基液黏度、温度变化、添加剂的加入等对沉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微粒粒径增加,沉降稳定性越差;基液黏度增加,巨电流变体的沉降稳定性提高;添加剂SDBS可显著改... 采用对比的方法,从影响巨电流变体沉降稳定性的因素入手,研究微粒大小、基液黏度、温度变化、添加剂的加入等对沉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微粒粒径增加,沉降稳定性越差;基液黏度增加,巨电流变体的沉降稳定性提高;添加剂SDBS可显著改善Ni/TiO2基巨电流变体的沉降稳定性,沉降稳定性由85%提高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电流变体 沉降稳定性 NI TiO2基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钻井液高温静态沉降稳定性室内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晓强 李雄 +1 位作者 方俊伟 张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6-630,共5页
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对钻井液性能稳定和井控安全都至关重要。采用低剪切应力及低振荡频率对钻井液胶液进行小幅度原位振荡的方法,考察了在不破坏胶体缔合结构的状态下高密度钻井液组分在胶液中的黏弹性响应,分析了静置条件下... 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对钻井液性能稳定和井控安全都至关重要。采用低剪切应力及低振荡频率对钻井液胶液进行小幅度原位振荡的方法,考察了在不破坏胶体缔合结构的状态下高密度钻井液组分在胶液中的黏弹性响应,分析了静置条件下胶液中处理剂间的作用及重晶石在钻井液胶液中所处的应力环境。实验结果表明,钻井液中的共聚物、磺化材料、膨润土等通过疏水缔合、桥接作用形成具有柔性网架的弱胶凝结构,高密度钻井液胶液主要表现为黏性特征。表明高温下高密度钻井液胶液中黏土-磺化材料-共聚物中组分相互作用,减小了重晶石沉降速度,提高了重晶石的沉降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温钻井液 高密度钻井液 沉降稳定性 静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水泥浆沉降稳定性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宋元洪 杨远光 +4 位作者 张玉平 杨海涛 和建勇 黄霞 刘贺敏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6,107,共3页
针对高密度和超高密度水泥浆设计中凝结沉降稳定性迄今仍无依据的问题,研制出了水泥浆凝结沉降稳定性指标确定装置,依据凝结水泥石的纵向抗压强度满足固井质量要求的思想,提出了高密度和超高密度水泥浆的凝结沉降稳定性指标的确定方法... 针对高密度和超高密度水泥浆设计中凝结沉降稳定性迄今仍无依据的问题,研制出了水泥浆凝结沉降稳定性指标确定装置,依据凝结水泥石的纵向抗压强度满足固井质量要求的思想,提出了高密度和超高密度水泥浆的凝结沉降稳定性指标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将顶部一段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刚好满足工程对水泥石抗压强度要求的最低值所对应水泥石柱顶部与底部的密度差值,作为水泥浆沉降稳定性密度差值的指标。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确定水泥浆的凝结沉降稳定性指标的方法简单易行,可靠性好。用该装置,根据模拟条件下水泥石纵向抗压强度满足固井环空封固要求为前提,提出了高密度和超高密度水泥浆凝结沉降稳定性指标的方法,为施工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水泥浆 沉降稳定性 评价装置 方法 抗压强度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表面积SiO_2对磁流变液流变特性和沉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秋月 王炅 欧阳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2,共5页
以羰基铁粉为磁性颗粒,不同比表面积(150,200,380m^2·g^(-1))纳米SiO_2粒子为触变剂制备了磁流变液,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SiO_2对磁流变液流变特性和沉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的比表面积越大,磁流变液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相对... 以羰基铁粉为磁性颗粒,不同比表面积(150,200,380m^2·g^(-1))纳米SiO_2粒子为触变剂制备了磁流变液,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SiO_2对磁流变液流变特性和沉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的比表面积越大,磁流变液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相对磁导率越大;随着SiO_2比表面积的增大,磁流变液的零场黏度先快速增大后略微减小,剪切应力、屈服应力和沉降稳定性增大;当SiO_2比表面积为380m^2·g^(-1)时,磁流变液表现出优良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MRF) SiO2 比表面积 零场黏度 剪切性能 沉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基碳化硅纳米工作液的沉降稳定性、流变性与介电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翠霞 吴张永 +2 位作者 王航 朱启晨 邹应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33,共6页
目前混粉电火花加工液添加的粉末粒径主要局限于微米级,与工作基液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悬浮液。本研究以乳化液为基液,纳米碳化硅粉体(SiC)为分散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等作分散剂,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乳液基Si... 目前混粉电火花加工液添加的粉末粒径主要局限于微米级,与工作基液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悬浮液。本研究以乳化液为基液,纳米碳化硅粉体(SiC)为分散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等作分散剂,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乳液基SiC纳米工作液,研究不同分散条件下SiC粉体在乳化液中的分散行为,分析了乳液基SiC纳米工作液的沉降稳定性、流变性和介电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3%~0.6%的CMC对SiC纳米粒子的润湿、分散作用显著,而SDBS作用不明显;CMC分别与SDBS、SDS协同作用时,工作液均具有很好的沉降稳定性;当SDBS质量分数为0.3%,CMC为0.3%~0.6%时,工作液黏度呈非线性增加;当CMC质量分数为0.3%,SDBS为0.3%~1.4%时,工作液黏度先增大后快速降低;工作液电导率随CMC、SDBS分散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液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当SiC质量分数为0.3%、添加0.3%~0.5%(质量分数)的CMC和0.3%~0.7%(质量分数)的SDBS,乳液基SiC纳米工作液有较好的沉降稳定性、流变性和介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 SiC纳米粉体 沉降稳定性 介电性 流变性 电火花线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水泥浆沉降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于永金 刘硕琼 +3 位作者 袁进平 靳建洲 齐奉忠 李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6期52-54,95,共3页
目前国内外对水泥浆在高温条件下沉降稳定性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方法。但研究表明,即使停机实验正常,高温条件下水泥浆也有可能发生严重沉降,影响固井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水泥浆在高温条件下的沉降稳定性进行探讨。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高温... 目前国内外对水泥浆在高温条件下沉降稳定性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方法。但研究表明,即使停机实验正常,高温条件下水泥浆也有可能发生严重沉降,影响固井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水泥浆在高温条件下的沉降稳定性进行探讨。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高温水泥浆的沉降稳定性进行了对比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测试同一配方水泥浆,得到的水泥浆沉降稳定性结果可能会相差很大;在低温或者不存在剪切的条件下水泥浆的沉降稳定性更好。水泥浆沉降稳定性的测试应按最严格的方法进行,因此推荐了一种沉降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沉降稳定性 高温 评价方法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理论的运营期地铁隧道沉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支彬 黄腾 李桂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6-379,共4页
针对运营期地铁隧道沉降稳定性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在Lyapunov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地铁隧道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地铁隧道沉降系统的状态变量,通过数据反演的方法构建地铁隧道沉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地铁隧道沉降... 针对运营期地铁隧道沉降稳定性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在Lyapunov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地铁隧道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地铁隧道沉降系统的状态变量,通过数据反演的方法构建地铁隧道沉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地铁隧道沉降稳定性分析判据。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Lyapunov理论的运营期地铁隧道沉降稳定性分析方法是合理且可行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LYAPUNOV理论 动力学模型 沉降稳定性 变形体系统平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评价水泥浆沉降稳定性的新方法——微压力波动测试水泥浆滤失—沉降耦合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涛 申峰 +3 位作者 马振锋 杨先伦 王维琨 贾红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103,共8页
目前的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测试方法缺乏对沉降过程的描述。为了提高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测试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设计了一种微压力波动测试仪,对滤失—沉降耦合作用的水泥浆柱分段压力波动进行测试,据此评价浆体的上、下密度差,并对不同黏度、... 目前的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测试方法缺乏对沉降过程的描述。为了提高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测试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设计了一种微压力波动测试仪,对滤失—沉降耦合作用的水泥浆柱分段压力波动进行测试,据此评价浆体的上、下密度差,并对不同黏度、温度、降失水剂、固相颗粒和触变性的水泥浆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水泥浆沉降过程可分为高速期、低速期、稳定期和失重期,高速期滤失可减小浆体的上、下密度差;②滤失量越大、黏度越低、同类材料水固比越大,密度差越大、沉降稳定性越差;③温度对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因降失水剂的协同作用而呈现出无规律性,高分子聚合物类降失水剂效果强于成膜类;④提高水泥浆触变性可改善浆体的沉降分层现象,胶凝强度的形成时间越短,效果越好。结论认为,较之于常规方法,该评价水泥浆沉降稳定性的新方法,可以对沉降全过程进行描述,并考虑了滤失对沉降的影响,更加贴合于井下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力 波动 水泥浆 沉降稳定性 滤失 触变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硅油基纳米磁流体沉降稳定性与黏度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启晨 吴张永 +2 位作者 王志强 蒋佳骏 李翔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01-5110,共10页
传统纳米磁流体存在低温稳定性差、低温黏度高等问题。硅油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和黏温特性,是低温纳米磁流体合适的基载液。以硅烷偶联剂KH-550、月桂酸和油酸为分散剂,利用两步法制备了硅油基Ni_(0.5)Zn_(0.5)Fe_(2)O_(4)纳米磁流体。... 传统纳米磁流体存在低温稳定性差、低温黏度高等问题。硅油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和黏温特性,是低温纳米磁流体合适的基载液。以硅烷偶联剂KH-550、月桂酸和油酸为分散剂,利用两步法制备了硅油基Ni_(0.5)Zn_(0.5)Fe_(2)O_(4)纳米磁流体。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颗粒形貌、微观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从多因素对低温下纳米磁流体沉降稳定性与黏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剂形成的空间位阻和载液溶解度共同影响着低温下的稳定包覆,相较于羧酸类分散剂,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改性包覆制备的纳米磁流体具有更好的低温沉降稳定性,且凝固后的再分散性最佳;由于偶极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的增强以及流体布朗运动的减弱,磁场会降低纳米磁流体低温沉降稳定性;温度的降低会导致无磁场下纳米磁流体向非牛顿流体类型的转变,并影响磁场下磁场强度、剪切速率与黏度间的平衡关系。制备的硅油基纳米磁流体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可应用于低温工况,有助于今后硅油基纳米磁流体制备技术与性能调控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流体 低温 分散剂 沉降稳定性 黏度特性 磁场 剪切致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下水基Ni_(0.5)Zn_(0.5)Fe_(2)O_(4)磁流体的沉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初旭 吴张永 +2 位作者 朱启晨 张莲芝 莫子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为了深化水基磁流体的沉降稳定性研究,对水基Ni_(0.5)Zn_(0.5)Fe_(2)O_(4)磁流体在不同pH值下的沉降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A(油酸)质量分数为4%、SDS(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为3%、Ni_(0.5)Zn_(0.5)Fe_... 为了深化水基磁流体的沉降稳定性研究,对水基Ni_(0.5)Zn_(0.5)Fe_(2)O_(4)磁流体在不同pH值下的沉降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A(油酸)质量分数为4%、SDS(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为3%、Ni_(0.5)Zn_(0.5)Fe_(2)O_(4)质量分数为2.5%时,制备的磁流体稳定性最好。当pH<7时,磁流体的沉降稳定性随着pH值的减小而降低,黏度随着pH值的减小而增大;当pH>7时,磁流体的沉降稳定性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该磁流体具有良好的热分散性,温度越高磁流体的分散性越好,pH值对磁流体的热分散性有一定的影响。pH值对磁流体的磁场沉降稳定性和磁黏特性有重要影响,在恒定或递增磁场的作用下,磁流体的沉降系数和黏度随磁场和pH值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PH值 沉降稳定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盐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文琦 尹达 +3 位作者 王志龙 李磊 罗跃 梁红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56-58,共3页
为研究盐水侵污和温度对有机盐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室内测试了不同加量饱和盐水侵污后的有机盐钻井液分别在20℃、120℃、150℃下的沉降稳定性。结果表明:有机盐钻井液在20℃和120℃时的沉降稳定性较好,150℃时的沉降稳定性较差;饱... 为研究盐水侵污和温度对有机盐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室内测试了不同加量饱和盐水侵污后的有机盐钻井液分别在20℃、120℃、150℃下的沉降稳定性。结果表明:有机盐钻井液在20℃和120℃时的沉降稳定性较好,150℃时的沉降稳定性较差;饱和盐水加量和温度对有机盐钻井液沉降稳定性均有显著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沉降稳定性 高温 盐水侵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