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明领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1期48-59,共12页
为满足高速列车安全、舒适性的需要,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无碴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结构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追求"零沉降"理念。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线下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关键技... 为满足高速列车安全、舒适性的需要,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无碴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结构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追求"零沉降"理念。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线下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关键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系统,提出了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及评估条件与标准,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以保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的质量。并提出了一些体会和建议,为正在建设的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 沉降变形观测 分析评估 无碴轨道铺设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广高速铁路运营阶段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寇东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87,共3页
高速铁路运营要满足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要求,路基沉降变形是影响轨道结构状态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武广高速铁路代表性区段,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进行系统监测,分析了运营中无砟轨道路基沉降规律。研究表明:运营阶段高速铁... 高速铁路运营要满足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要求,路基沉降变形是影响轨道结构状态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武广高速铁路代表性区段,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进行系统监测,分析了运营中无砟轨道路基沉降规律。研究表明:运营阶段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量比较小,但波动较大,路堤段的总体沉降大于路堑段,过渡段的沉降值波动变化较大,直线段轨道板内侧沉降大于外侧,曲线段加设超高一侧沉降大于另一侧。研究成果对于合理安排养修,保证运营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 沉降变形观测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标准设计》典型参考文献范例
3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16,共1页
1期刊论文—[J][1]汤晓光.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系统建设管理[J].铁道标准设计,2010(1):3-6.[2]王天亮,刘建坤,彭丽云,等.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学性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31(6):7-13.[3]周丹,田红旗.强侧风... 1期刊论文—[J][1]汤晓光.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系统建设管理[J].铁道标准设计,2010(1):3-6.[2]王天亮,刘建坤,彭丽云,等.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学性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31(6):7-13.[3]周丹,田红旗.强侧风下客车在不同路况运行的气动性能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3):554-559.2普通图书、专著—[M][1]郑健.中国高速铁路桥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标准设计 沉降变形观测 参考文献 无砟轨道 客运专线 铁路线路 强侧风 地基处理手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标准设计》典型参考文献范例
4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8-168,共1页
1期刊论文-[J][1]汤晓光.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系统建设管理[J].铁道标准设计,2010(1):3-6.[2]王天亮,刘建坤,彭丽云,等.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学性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31(6):7-13.[3]周丹,田红旗.强侧风... 1期刊论文-[J][1]汤晓光.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系统建设管理[J].铁道标准设计,2010(1):3-6.[2]王天亮,刘建坤,彭丽云,等.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学性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31(6):7-13.[3]周丹,田红旗.强侧风下客车在不同路况运行的气动性能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标准设计 沉降变形观测 冻融循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