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絮凝剂对淤泥板框压滤脱水效果及影响机理
1
作者 吴敏 黄英豪 +1 位作者 董仕骏 章荣军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76,共7页
板框压滤脱水技术已经逐步在疏浚淤泥处置工程中推广应用,但存在絮凝药剂选择针对性不强、机理不清等问题。针对该现象,选用两种典型高分子絮凝剂,一种为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人工合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另一种为天然的环境友好型絮凝剂壳... 板框压滤脱水技术已经逐步在疏浚淤泥处置工程中推广应用,但存在絮凝药剂选择针对性不强、机理不清等问题。针对该现象,选用两种典型高分子絮凝剂,一种为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人工合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另一种为天然的环境友好型絮凝剂壳聚糖。通过量筒沉积柱试验,研究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壳聚糖这两种絮凝剂在不同掺量下淤泥沉降脱水变化规律,得到了最优的絮凝剂掺量,在最优掺量下淤泥沉降体积(7 d后)相较于原泥分别降低了25.9%,32.4%。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研的隔膜式板框压滤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淤泥的絮凝联合板框压滤脱水试验,结果表明添加APAM在过滤阶段对淤泥脱水的影响较大;添加壳聚糖的淤泥在压滤阶段脱水效果较好。板框压滤过程中,分别添加APAM、壳聚糖这两种絮凝剂泥饼出水量相较于原泥分别提高了17.23%,24.5%。进一步通过颗粒粒径分析、XRD和SEM试验,探讨了两种絮凝剂对淤泥板框压滤脱水效果的影响机理,添加0.6‰APAM、1.8‰壳聚糖后,淤泥中的小颗粒在絮凝作用下桥联成大颗粒絮团,d90从10.97μm分别增加至29.48,29.6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絮凝 沉降体积 板框压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脑软胶囊制剂处方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喜香 张亚会 +4 位作者 刘效栓 毕映燕 李季文 潘从泽 钱梦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0-93,共4页
目的优选补脑软胶囊内容物制剂处方。方法以沉降体积比和流动性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设计筛选软胶囊内容物影响因素,以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适宜的内容物处方。结果以大豆油为油溶性基质,药材提取物粉末过110目筛,加入2%蜂蜡为助悬剂,1.0%... 目的优选补脑软胶囊内容物制剂处方。方法以沉降体积比和流动性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设计筛选软胶囊内容物影响因素,以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适宜的内容物处方。结果以大豆油为油溶性基质,药材提取物粉末过110目筛,加入2%蜂蜡为助悬剂,1.0%司盘-80作为润湿剂制备补脑软胶囊内容物。结论制备的软胶囊内容物均匀、稳定、流动性适宜,为补脑软胶囊的生产提供了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脑软胶囊 正交设计 流动性 沉降体积比 制剂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绞股蓝软胶囊基质的最佳配比 被引量:2
3
作者 叶绿萍 李启军 刘小意 《现代医院》 2011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选绞股蓝软胶囊基质的最佳配比。方法以植物油含量、油蜡混合物比例、药粉粗细度及空白因子正交设计L9(34),确定绞股蓝软胶囊基质最佳配比。结果实验表明油药含量比和助悬剂的含量是影响基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30 g药粉...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选绞股蓝软胶囊基质的最佳配比。方法以植物油含量、油蜡混合物比例、药粉粗细度及空白因子正交设计L9(34),确定绞股蓝软胶囊基质最佳配比。结果实验表明油药含量比和助悬剂的含量是影响基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30 g药粉过120目筛,75 ml植物油20%油蜡混合物所得的基质稳定性最好。结论绞股蓝软胶囊基质的最佳配比是油药量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正交实验法 沉降体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氯马斯汀干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伟 陆军 《天津药学》 2004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 :制备富马酸氯马斯汀干混悬剂。方法 :考察常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Na)、聚维酮 ( PVP K90 )、黄原胶、甲基纤维素 ( MC)等辅料对干混悬剂的影响。通过对其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指标的考察 ,筛选了 ... 目的 :制备富马酸氯马斯汀干混悬剂。方法 :考察常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Na)、聚维酮 ( PVP K90 )、黄原胶、甲基纤维素 ( MC)等辅料对干混悬剂的影响。通过对其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指标的考察 ,筛选了 2 % HPMC作为助悬剂 ,从流变学、混悬剂黏度及显微形态的观察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药物在加速试验下粒子形态的稳定性。结果 :所制干混悬剂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 ,形成混悬液 ,符合干混悬剂的各项质量标准。结论 :本品达到干混悬剂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氯马斯汀 沉降体积比 助悬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水溶季铵阳离子淀粉浆料的合成及其浆纱性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沈艳琴 武海良 +1 位作者 熊锐 毛宁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3-78,共6页
为解决淀粉中低温水不溶的问题,根据中低温浆纱工艺对浆料水溶性、黏度、成膜性及对纺织纤维黏附性能的要求,采用酸解、季铵阳离子化和乙醇-碱法对淀粉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中低温水溶季铵阳离子淀粉浆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 为解决淀粉中低温水不溶的问题,根据中低温浆纱工艺对浆料水溶性、黏度、成膜性及对纺织纤维黏附性能的要求,采用酸解、季铵阳离子化和乙醇-碱法对淀粉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中低温水溶季铵阳离子淀粉浆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电泳仪分析了所制得浆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以乙醇-碱法制备中低温水溶淀粉浆料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醇用量、水含量、碱量对该淀粉浆料溶解性能的影响,测试了该淀粉浆料的浆液、浆膜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0 min,淀粉、水、乙醇和碱的量比为1∶20∶8∶0.4时,所制得的淀粉浆料可溶于室温水中,浆液具有良好的黏度和抗凝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阳离子淀粉浆料 中低温水溶解 溶解度 沉降体积 浆液性能 浆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高岭土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陆银平 刘钦甫 +1 位作者 牛胜元 李靖如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1,共3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沉降体积、IR、XPS等手段研究了改性效果以及改性剂与高岭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改性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改性剂...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沉降体积、IR、XPS等手段研究了改性效果以及改性剂与高岭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改性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1%-2%.改性温度为90℃;纳米高岭土经过改性处理后,在液体石蜡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改善;偶联剂与高岭土之间以化学键合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高岭土 表面改性 偶联剂 沉降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特殊医学用途糖尿病全营养配方粉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艳平 王鸿艳 +2 位作者 邢紫娟 陈嘉康 徐祖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8-193,199,共7页
为了满足糖尿病患者对营养素和膳食的特殊需要,本研究预采用纯干法工艺,设计制备一种糖尿病全营养配方粉。以感官评定和沉降体积比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并利用体外消化试验和志愿者测定优化配方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为了满足糖尿病患者对营养素和膳食的特殊需要,本研究预采用纯干法工艺,设计制备一种糖尿病全营养配方粉。以感官评定和沉降体积比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并利用体外消化试验和志愿者测定优化配方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结果表明,浓缩乳清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配比为14.1∶7.7,抗性糊精与大豆膳食纤维配比为8.25∶1,木糖醇与结晶果糖配比为5∶1,黄原胶添加量为0.4 g/100 g的配方所得感官评分和沉降体积比最高,且志愿者测定GI值为45.4,属于低GI配方,满足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要求,因此得出,该配方可开发成为一款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糖尿病 感官评定 沉降体积比 血糖生成指数(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场对水合氧化锆胶体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喜梅 陈玲 +1 位作者 李琳 郭祀远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17-119,135,共4页
文章研究了不同声场条件作用下,溶胶-凝胶制备氧化锆纳米粉体过程中胶体的沉降、性状以及胶体的ζ电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声场作用下,胶体的ζ电位发生了改变,可得到颗粒均匀,分散性好,聚集体少且较致密的氧化锆凝胶。
关键词 水合氧化锆胶体 超声场 制备 溶胶-凝胶法 纳米粉体 ξ电位 沉降体积 沉降时间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乳一步碳化合成板状碳酸钙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琳娜 王桂荣 +1 位作者 何豫基 任宝山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3-36,共4页
采用石灰乳一步碳化———添加剂法合成板状碳酸钙 .探讨了添加剂的类型、添加剂量、添加时间及石灰乳的活性等对板状碳酸钙性能的影响 .最佳实验条件 :添加剂为A和B ,石灰乳浓度为3 %~10 % ,反应温度20℃ ,添加剂添加时间为反应5~10... 采用石灰乳一步碳化———添加剂法合成板状碳酸钙 .探讨了添加剂的类型、添加剂量、添加时间及石灰乳的活性等对板状碳酸钙性能的影响 .最佳实验条件 :添加剂为A和B ,石灰乳浓度为3 %~10 % ,反应温度20℃ ,添加剂添加时间为反应5~10min后 ,添加剂用量与石灰乳的比约为1∶600 .该结果对板状碳酸钙生产工艺的设计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选择不同类型的添加剂、添加剂量、添加时间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状碳酸钙 合成 添加剂法 沉降体积 石灰乳一步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燕 吴国杰 崔英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83-85,共3页
以无水三氯化铝(AlCl3)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晶形控制剂和分散剂,采用碳化法制备了短径为40nm左右的棒状纳米碳酸钙,考察了AlCl3用量对产品形貌及产品性能(吸油值、沉降体积和活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Cl3用量为1.5%时,所得的产... 以无水三氯化铝(AlCl3)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晶形控制剂和分散剂,采用碳化法制备了短径为40nm左右的棒状纳米碳酸钙,考察了AlCl3用量对产品形貌及产品性能(吸油值、沉降体积和活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Cl3用量为1.5%时,所得的产品吸油值最低,为72mL/100g;当AlCl3用量为2.0%时,所得产品沉降体积最大,达4.04mL/g;当AlCl3用量低于1.5%时,活化度随AlCl3用量的增加变化较小,而当AlCl3用量大于1.5%时,活化度随AlCl3用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显示,产品为方解石型棒状纳米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纳米碳酸钙 制备工艺 活化度 吸油值 沉降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剂量的确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秋艳 郭春丽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将纳米碳酸钙进行湿法改性后,通过活化度和吸油值确定钛酸酯改性剂用量在2.5%时为最佳用量。然后通过在液体石蜡中的沉降体积验证了此改性剂用量可以作为最佳剂量,最后给出了偶联剂的改性机理。
关键词 钛酸酯偶联剂 纳米碳酸钙 活化度 吸油值 沉降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液对造纸白泥物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龙 王建 王志杰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159,83,共4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白泥及控制绿液对白泥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绿液对白泥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商品PCC相比,当添加绿液自制白泥时,白泥碳酸钙的形状杂乱,不能明显的看出晶型,表面也比较粗糙;白泥的白度随着绿液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 为了更好地利用白泥及控制绿液对白泥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绿液对白泥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商品PCC相比,当添加绿液自制白泥时,白泥碳酸钙的形状杂乱,不能明显的看出晶型,表面也比较粗糙;白泥的白度随着绿液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Ca(OH)2作为钙源时,添加100%绿液和不添加绿液时,白度的差值可达3.27%ISO;当绿液添加量为100%时,由CaCl2和Ca(OH)2制备的白泥粒径相近;沉降体积和堆积密度都随着绿液添加比例的降低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液 白泥性能 白度 沉降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状碳酸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琳娜 王桂荣 何豫基 《海湖盐与化工》 2000年第4期4-7,44,共5页
文章探讨了添加剂的类型、添加剂量、添加时间、及石灰乳的活性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碳酸钙 沉降体积 助剂 板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悬浮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简报)
14
作者 陈全伦 蔡杰 周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5期36-40,共5页
本文研究了pH和硫氰酸钠对二氧化钛的ζ电位及其悬浮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羧甲基纤维素及聚乙烯醇等分散剂对硫氰酸钠水溶液中二氧化钛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硫氰酸钠 Ζ电位 稳定性 分散剂 沉降体积 桥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共混聚丙烯纤维中无机粉体表面处理效果评价
15
作者 汤京龙 严玉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36-38,共3页
用钛酸酯偶联剂对TiO2 、ZnO等无机粉体表面处理 ,增加其与聚丙烯基体之间的相容性作用 ,并利用沉降体积这一参数对处理效果进行表征 ,讨论了偶联剂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评价了无机填料在有机基体中的分散性。
关键词 有机/无机共混聚丙烯纤维 无机粉体 表面处理 沉降体积 偶联剂 二氧化钛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炎军 胡友林 +3 位作者 吴江 张万栋 廖奉武 岳前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0,共5页
润湿剂是油基钻井液关键处理剂之一,目前尚未建立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标准。针对现有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方法的不足,基于油相塑性黏度、重晶石颗粒在油相中沉降速率、重晶石颗粒在油中的沉降体积等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单易行的油... 润湿剂是油基钻井液关键处理剂之一,目前尚未建立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标准。针对现有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方法的不足,基于油相塑性黏度、重晶石颗粒在油相中沉降速率、重晶石颗粒在油中的沉降体积等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单易行的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方法。选用了3种油基钻井液润湿剂A、润湿剂B及润湿剂C进行了润湿性能评价,基于以上评价参数,润湿剂的润湿性能优劣顺序依次为润湿剂C、润湿剂A和润湿剂B。为进一步验证所建立的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验评价了以上3种润湿剂的接触角以及加入以上3种润湿剂后油基钻井液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新的评价方法能有效评价油基钻井液润湿剂的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润湿剂 塑性黏度 沉降速率 沉降体积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粉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柄杨 盖广清 《河南建材》 2021年第3期29-30,共2页
贝壳作为一种废弃资源,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对贝壳粉的研究主要为贝壳及煅烧后的贝壳粉,这些贝壳粉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较差且极易发生团聚。文章研究了不同改性剂用量对贝壳粉沉降体积的影响规律,提高贝壳粉在有机溶剂中的分... 贝壳作为一种废弃资源,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对贝壳粉的研究主要为贝壳及煅烧后的贝壳粉,这些贝壳粉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较差且极易发生团聚。文章研究了不同改性剂用量对贝壳粉沉降体积的影响规律,提高贝壳粉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粉 改性 沉降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