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雄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沉积-剥蚀特点 |
周雁
金之钧
汤良杰
李儒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2
|
剥蚀-沉积体系中剥蚀量与沉积通量的定量对比研究——以岷江流域为例 |
李勇
黎兵
周荣军
张毅
A.L.Densmore
M.A.Ellis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
3
|
沉积盆地沉积-剥蚀过程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盆地波动分析应用之一 |
刘国臣
金之钧
李京昌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57
|
|
|
4
|
剥蚀—沉积平衡机制与自然重砂测量找矿 |
张琳
张大可
张素荣
田粉英
刘燕
杜金利
段先乐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5
|
塔里木盆地环满加尔地区主要不整合形成过程及剥蚀量研究 |
张一伟
金之钧
刘国臣
李京昌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41
|
|
|
6
|
“从源到汇”:褶皱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砂箱物理模型浅表作用研究 |
邓宾
黄瑞
马华灵
何宇
赖冬
姜磊
刘树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7
|
前陆盆地形成与演化砂箱物理模拟启示--以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为例 |
邓宾
何宇
黄家强
罗强
杨荣军
于豪
张静
刘树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
8
|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沿走向差异剥蚀作用——砂箱物理模型的启示 |
邓宾
郭虹兵
罗强
黄家强
杨荣军
张静
鲁鹏达
唐晓东
何宇
刘树根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9
|
沉积过程的三维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
薛林福
潘保芝
米石云
石广仁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