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达曼海海域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文刚 梅廉夫 +4 位作者 朱光辉 杨松岭 胡志伟 肖述光 邹玉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安达曼海海域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历史研究,包括发育构造、应力场特征、沉积充填序列和物源分析。通过建立区域主干剖面和断裂体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综合研究了安达曼海海域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 安达曼海海域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历史研究,包括发育构造、应力场特征、沉积充填序列和物源分析。通过建立区域主干剖面和断裂体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综合研究了安达曼海海域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安达曼海海域盆地经历了裂陷前的断陷期、同裂陷期,以及晚中新世以来继承性的张扭改造,盆地内部发育有早期正断层,这些正断层是早期盆地扩张作用形成的,实皆断裂对区域断裂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后期发育的断裂、褶皱,跟实皆断裂活动及印度板块向NNE方向俯冲作用的方向有关;区域内底辟构造发育,有增生楔复合介质底辟、岛弧岩浆底辟及弧后走滑断裂诱发的泥底辟,其中增生楔复合介质底辟是缅甸海域汇聚型大陆边缘特有的底辟构造。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构造应力场和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深入研究安达曼海域盆地的研究构造演化特征,将有利于对汇聚型大陆边缘油气的勘探,及对板块构造发展研究起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盆地构造特征 盆地沉积演化 安达曼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勇 陈世悦 +1 位作者 王桂萍 孟宪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111,共5页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阐明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并进行了有利区带的预测。结果表明,白垩纪后...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阐明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并进行了有利区带的预测。结果表明,白垩纪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车排子地区发生沉降,在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差异沉积明显。受湖平面变化、古地貌、物源供给和古气候的控制,古近纪紫泥泉子组沉积时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物源来自西北方向;安集海河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增大,物源主要来自北方,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向北缩进,研究区南部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地层发育受沉积特征的控制,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造-岩性圈闭是研究区下步的勘探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扇三角洲沉积演化车排子地区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滦平中生代陆相断陷盆地九佛堂组沉积特征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潘立成 李林庆 +2 位作者 李翔 吴庚林 赵海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85-95,共11页
冀北滦平中生代陆相断陷盆地中的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充填发育在盆地的最上部,为内陆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巨厚的灰绿—灰黄色碎屑岩沉积。宏观上可分为两大岩性组合段:一段底部的冲积扇沉积体系为断陷初期产物,因侵蚀遗存较少;扇三角洲沉积... 冀北滦平中生代陆相断陷盆地中的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充填发育在盆地的最上部,为内陆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巨厚的灰绿—灰黄色碎屑岩沉积。宏观上可分为两大岩性组合段:一段底部的冲积扇沉积体系为断陷初期产物,因侵蚀遗存较少;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别构成一段的中下部及中上部,湖泊沉积体系夹持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中间;二段为冲积扇沉积体系。盆地发育受控于西北部的岗子—红旗镇同生断裂,形成九佛堂期敞流型断陷湖。断裂具两个活动阶段,第一阶段由冲积扇体系向扇三角洲体系演化,发育时限短,形成的湖域狭小,堆积厚度小;第二阶段由扇三角洲体系向冲积扇体系演化,直至盆地消失,发育时限长,形成的湖域广大,堆积厚度大。此外,对该盆地九佛堂组的沿革与确立作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平盆地 早白垩世九佛堂组 沉积特征 沉积体系 沉积断陷盆地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约主题: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
4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研发专项“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项目拟从中生代全球板块运动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入手,多学科联合攻关,探究燕山期地壳变形的驱动机制,揭示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动力学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研发专项“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项目拟从中生代全球板块运动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入手,多学科联合攻关,探究燕山期地壳变形的驱动机制,揭示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动力学背景,阐明优势金属矿产形成机理,反演中国燕山运动的深部过程。项目由八个课题构成:(1)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2)关键廊带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深部结构;(3)鄂霍茨克洋与太平洋构造域叠合的岩浆作用与成矿响应;(4)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岩浆作用与成矿;(5)太平洋与特提斯构造域转换期岩浆作用与成矿;(6)中国东部燕山期沉积盆地演化与资源效应;(7)中国西部燕山期构造事件与岩浆成矿;(8)燕山运动的深部过程与大规模成矿?项目团队来自20个单位,涵盖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基金委创新群体.有8位杰青,7位ESI高被引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过程 资源效应 地质事件 燕山期 国家重点实验室 特提斯构造域 大规模成矿 沉积盆地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