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5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台子河口沉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文梅 鞠莲 +3 位作者 易柏林 万汉兴 张洪亮 邹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91-397,共7页
为实现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和其他环境因子在内的沉积环境综合评价,通过完善不同性质、不同量纲指标的无因次化,在单因子评价基础上选用3种综合污染指数法,即改进AHP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无因次化算术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 为实现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和其他环境因子在内的沉积环境综合评价,通过完善不同性质、不同量纲指标的无因次化,在单因子评价基础上选用3种综合污染指数法,即改进AHP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无因次化算术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从不同元素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平均化和突出最大危害的角度,研究双台子河口2010年5月和8月沉积环境中重金属、硫化物、有机碳和石油类对沉积环境的综合影响,结果如下:2010年5月和8月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3和0.28,无因次化算术平均综合指数分别为0.91和0.89,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48和0.44;3种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沉积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其中5月研究区域的环境负荷大于8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 无因次化算术平均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双台子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评价法在北京丰台区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杜龙飞 张劲 +5 位作者 渠晓东 张敏 葛金金 张海萍 陈渠昌 张宇航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331,共14页
河流是受到人类活动扰动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也成为当前水生态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揭示丰台区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以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本研究以北京丰台... 河流是受到人类活动扰动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也成为当前水生态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揭示丰台区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以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本研究以北京丰台区城市河流为例,于2022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开展了水生态野外调查,系统采集了水生生物、水环境和栖息地相关监测数据。通过对比和分析涵盖水质、水生生物和栖息地的30项候选指标,采用判别能力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筛选确定了包括3项水质理化指标、9项水生生物指标和1项栖息地质量指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提出应用熵权法结合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丰台区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表明,丰台区河流有31.25%的点位达到优秀和良好状况,50.00%的点位为一般,18.75%的点位为差。丰台区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与单项准则层栖息地质量状况极显著相关。从空间上看,永定河丰台段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为良好,大清河为一般,生态基流不足和水质污染风险是影响其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北运河总体为一般,但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生态修复的凉水河段优于其他支流段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栖息地质量是影响北运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不同季节的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时间尺度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城市河流的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秋季的水生态环境质量优于春季和夏季,其中不同季节的水质、栖息地质量和水生生物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通过与不同权重法综合评价结果、与河流差异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论证了本研究城市河流应用综合评价法的良好适用性。研究显示,综合评价法在评估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识别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变化趋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相似类型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水生生物 水生态环境质量 熵权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方法的农村水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
作者 吴珂 张瑞敏 +3 位作者 周永艳 汤鹏 杜昌文 干方群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5期171-173,共3页
农村水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农村水体环境质量对水体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分别选取南京市浦口区A村和B村、江宁区C村和D村作为研究区域,将氨氮(NH_(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Mn))、溶解... 农村水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农村水体环境质量对水体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分别选取南京市浦口区A村和B村、江宁区C村和D村作为研究区域,将氨氮(NH_(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Mn))、溶解氧(DO)作为4个村的主要水质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的水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以上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中,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最优,A村、B村和D村的水质类别为Ⅲ级,C村的水质类别为Ⅰ级,水质总体状况较好。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客观,可用于农村水质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体环境 质量综合评价 单因子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时空演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强 李秋哲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0,共22页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挥旅游业赋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特征为框架,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括旅游业质量追赶、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共同富裕5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挥旅游业赋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特征为框架,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括旅游业质量追赶、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共同富裕5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评价法对2012—2021年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时序动态测度,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差异测度以及集聚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提升-下降-恢复”3个阶段,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但恢复势头良好。(2)东部地区保持领先,中、西部地区呈现追赶态势。区域格局由东部沿海到内陆递减转变为“中高水平区”在东部、中部、西南地区集聚。(3)整体差异呈现“下降-上升-持平”态势;地区间差异仍然显著;东部地区差异是地区内差异主要来源,西部、东北地区的地区内差异在疫情影响下有所扩大。(4)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且逐步增强。东部地区呈现高值集聚,西部与东北地区呈现低值集聚,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已完成“低-高”集聚向“高-高”聚集态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
作者 赵稳稳 李诺雅 +5 位作者 张雅丽 张金佳 张敏 刘华雷 席彪 王荣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87-3192,3208,共7页
背景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具备完整适用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体系及完善的职业发展和支撑体系,设有专门的非营利机构,负责统一教材,定期组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组织统一考核,对合格者颁发证书,建立各自的师资培训、考核... 背景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具备完整适用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体系及完善的职业发展和支撑体系,设有专门的非营利机构,负责统一教材,定期组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组织统一考核,对合格者颁发证书,建立各自的师资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及规范化、系统化建设的核心指标,对住院医师和师资进行评价。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此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应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2年6月—2023年8月,由10名研究者组成课题小组,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从资料中提炼出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标准,通过小组讨论对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逐个、严格评价和分析,并总结出具体指标和标准,最终形成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而后向选取的39名专家发放电子问卷进行三轮咨询,就指标的重要性给出客观评估,逐步对各级指标进行筛选,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3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教学条件、教学素养、医疗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18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三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66%、96.66%、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专家判断依据为0.9523,专家熟悉程度为0.9103,专家权威系数为0.93。第一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0.21,协调性检验P<0.05;第二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0.16,协调性检验P<0.05;第三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82,协调性检验P<0.05。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5、0.25、0.25、0.40、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展现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体系的方法、过程,初步构建了以教学能力为评价重点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综合医院 临床师资 质量评价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现状及提升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军 赵文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教材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已确立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具体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价。经调查分析,得出新形态教材在内容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 教材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已确立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具体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价。经调查分析,得出新形态教材在内容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呈现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教学适用维度处于“良好”偏“一般”水平,在设计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适应维度处于“一般”偏“良好”水平。未来提升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教材形式的多样性、教材资源的丰富性、教材设计的创新性、教材开发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态教材 质量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临港新片区陆海联通水系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7
作者 王鑫 莫子龙 +3 位作者 尹杰 焦俊鹏 何文辉 李娟英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临港新片区作为典型陆海联通区域,陆域水系经农田、商业区、居民区、湿地等区域携带污染物经南汇东滩湿地汇入海洋,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为了解临港新片区从陆到海的生态环境状况,本研究开展了水环境、沉积物... 临港新片区作为典型陆海联通区域,陆域水系经农田、商业区、居民区、湿地等区域携带污染物经南汇东滩湿地汇入海洋,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为了解临港新片区从陆到海的生态环境状况,本研究开展了水环境、沉积物环境以及生物生态群落结构调查,采用多种指数模型对临港新片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氮(TN)为水体的主要营养元素,与施用氮肥等农业活动、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建筑施工导致的点源污染有关;总磷(TP)是影响滴水湖区水质的主要指标;水体中重金属整体污染水平较低。沉积物中TP是主要营养元素,重金属含量呈现出Cd>Cu>Cr>Pb的规律。虽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处于低风险水平,但Cd导致的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仍值得关注。从陆到海的种类多样性指数(H′)逐渐升高,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总体来看,从陆到海水体生态质量整体呈现波动变好的趋势,但营养元素N、P及重金属Cd污染需重点关注。对研究区域进行的风险预警评价表明,陆域水体为较安全状态,近岸海域为安全状态,N、P元素可能引起的富营养化是临港新片区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针对性地确定生态优化与恢复策略以提升临港新片区的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联通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风险预警体系 临港新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与应用
8
作者 叶亚平 魏逸龙 +3 位作者 裘友强 刘军勇 张超 尹利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29-336,共8页
水泥搅拌桩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许多软土地区用以处理软弱地基,但是针对其隐蔽的工程特性,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其工后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广东省中山市某软基搅拌桩处治工程为例,基于智能化监测系统结合现场检测试... 水泥搅拌桩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许多软土地区用以处理软弱地基,但是针对其隐蔽的工程特性,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其工后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广东省中山市某软基搅拌桩处治工程为例,基于智能化监测系统结合现场检测试验,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进行评价。首先确定搅拌桩成桩质量的评价指标及隶属度函数,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对应评价指标权重,其次将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监测桩长和实际桩长之间的误差小于2%,监测段灰量与桩身强度、钻杆平均速度与桩身完整性之间的拟合优度均较高,成桩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抽取芯样的芯样特征之间的吻合程度较高。结果表明:应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能很好地反映实际工程中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用于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快速评价的可行性,为改进水泥搅拌桩施工阶段内容及提高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水泥搅拌桩 施工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琢璞 鲁刚 岳芬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7-438,共12页
在能源低碳转型持续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储能作为灵活调节资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储能产业的发展相应迎来重大机遇。为了填补当前储能产业发展评价标准缺失的空白,本文在全面解析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储能产业高质量... 在能源低碳转型持续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储能作为灵活调节资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储能产业的发展相应迎来重大机遇。为了填补当前储能产业发展评价标准缺失的空白,本文在全面解析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估工具,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并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2021—2023年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速度较快,但存在基础目标与衍生目标推进不协调的阶段性失衡问题,主要驱动力来源于“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维度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度。障碍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服务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是当前制约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维度,该维度的障碍度不断提升且排名始终居于首位。具体在不同维度内,储能产业也存在诸如储能电站安全稳定性下降、产业链韧性较弱、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等亟须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为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产业 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点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晓 黄颖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63,共10页
以5个国家重点革命老区为研究区域,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020年中国重点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五大革命老... 以5个国家重点革命老区为研究区域,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020年中国重点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五大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原中央苏区、大别山革命老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川陕革命老区和左右江革命老区。革命老区内部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形成了新的核心-边缘结构。(2)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共享发展维度驱动效应显著,是影响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其他各维度均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地域差异明显。(3)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力资本是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但不同区域的驱动效应不同。此外,工业化水平因素也在原中央苏区、川陕老区、陕甘宁老区和左右江老区具有较强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徐双 秦慧敏 +3 位作者 邱兰 董云云 李灯熬 赵菊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3-558,共16页
【目的】客观评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了解空气质量现状,控制污染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据污染因子浓度监测值构建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用于长治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并对首要污染因子... 【目的】客观评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了解空气质量现状,控制污染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据污染因子浓度监测值构建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用于长治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并对首要污染因子与其他污染因子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阶梯型隶属度函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相较AQI(Ambient Air Quality Index)和内梅罗指数法能够综合所有污染因子的作用更加全面评价环境空气质量,且长治市2017—2022共6年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逐渐好转。长治市的首要污染因子为PM_(10),且与PM_(2.5)、SO_(2)、NO_(2)、CO均具有相关性,相关性依次递减,而与O_(3)不具相关性。通过污染因子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每年一、四季度PM_(2.5)、PM_(10)、CO、NO_(2)、SO_(2)的浓度会上升,二、三季度5种污染因子的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一、四季度5项污染因子的浓度值高于二、三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所有污染因子均呈现下降趋势,且CO浓度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市 环境空气质量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影响因素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肥料与有机肥配施提升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12
作者 饶蔚蓝 杨彬 汤利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71,共10页
咖啡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为准确评价新型矿物肥料(主要成分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咖啡土壤质量提升与优质咖啡增产增效的绿色施肥技术。... 咖啡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为准确评价新型矿物肥料(主要成分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咖啡土壤质量提升与优质咖啡增产增效的绿色施肥技术。以连续6年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施肥(CK)、2种当地常规施肥(硫酸钾型SOP、氯化钾型MOP)、矿物钾型(POLY)、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POF)共5个处理的咖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讨矿物肥料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和咖啡提质增效的作用。结果表明,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咖啡鲜果经济性状、产量可持续性与产量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质量。与常规施肥SOP和MOP处理相比,POLY和POF处理咖啡鲜果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4.2%和38.22%,而POF处理较POLY处理显著提高17.98%。相较SOP处理,POLY和POF处理的咖啡产量可持续性分别显著提高5.28%和4.80%,产量稳定性分别显著提高52.55%和46.08%。在3种评价方法下,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均表现为POF>POLY>MOP>SOP>CK,POLY和POF处理较SOP和MOP处理分别提高13.57%~32.15%和34.09%~54.03%。POF处理的内样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的IFI较POLY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5.50%、18.04%、259.17%。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咖啡鲜果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其解释率分别为9.14%、9.06%、7.98%及7.55%。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及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且在提高咖啡鲜果产量的同时维持较高的产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矿物肥料 有机肥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内梅罗指数法 模糊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观性状及有效成分的天麻药材综合质量评价
13
作者 陆祥 陈琪 +5 位作者 赵力 郭璐玫 刘勋 刘兴鹏 王海宁 陈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讨天麻不同性状与其6种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4批天麻的外观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天麻外观性状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天麻的颜色与其有效成分含量具有明显... [目的]探讨天麻不同性状与其6种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4批天麻的外观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天麻外观性状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天麻的颜色与其有效成分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天麻颜色偏红时,巴利森苷C、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天麻素含量较高,而巴利森苷E含量较低。天麻的明度与巴利森苷C、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呈负相关,表明颜色较浅的天麻中这2种成分含量较低。天麻的外观性状(重量、长度、宽度、长宽比、环数)与其有效成分含量也存在明显相关性。天麻重量越大,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和巴利森苷类总量越低;天麻长宽比越大(即天麻越细长),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B、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巴利森苷类总量越高;天麻环数越多,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类总量、巴利森苷B含量越高,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越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天麻的临床应用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也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相关性 外观性状 有效成分 综合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DEMATEL法的卷烟质量综合评价
14
作者 刘穗君 刘颖 +1 位作者 王海宇 李箐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7-101,111,共6页
针对当前卷烟综合质量得分评价方法存在的扣分规则复杂、结果呈现不直观、质量短板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层次分析法(AHP)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的卷烟产品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级... 针对当前卷烟综合质量得分评价方法存在的扣分规则复杂、结果呈现不直观、质量短板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层次分析法(AHP)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的卷烟产品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级递阶结构的卷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指标重要性进行初始权重分配,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从指标关联性角度对权重进行动态修正。针对不同类型指标的数据分布特征,设计了差异化的质量评分算法,最终形成科学、系统、可操作的卷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某卷烟厂3个品牌规格、6个生产批次的样品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跨品牌横向对比与同品牌纵向分析中的适用性。该评价体系不仅能为卷烟产品质量改进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还可实现生产过程的闭环质量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质量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的气密性质量评估
15
作者 王峰 李志 邹俊逸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2,共7页
为合理评估气密性质量,基于稳定时间、空腔容积、温度等特征确定了影响气密性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融合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的质量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影响气密性的因素,建立包括温度、空腔容积等5个相关指标的因素集。根据熵权法确定各... 为合理评估气密性质量,基于稳定时间、空腔容积、温度等特征确定了影响气密性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融合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的质量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影响气密性的因素,建立包括温度、空腔容积等5个相关指标的因素集。根据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因子,采用岭形隶属度函数获得隶属度矩阵,确定气密性质量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基于多因素准确判断气密性质量状况,且具有稳定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 气密性检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产质量综合评价
16
作者 蔡何青 吴学巧 +4 位作者 喻奇伟 黄兰 刘涛 刘育栋 马建光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6-10,共5页
为评价不同烤烟品种在威宁烟区的适应性,本文以云烟87为对照,对贵烟202、湘烟5号、云烟105和云烟116等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比较,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状评价。结果表明,4... 为评价不同烤烟品种在威宁烟区的适应性,本文以云烟87为对照,对贵烟202、湘烟5号、云烟105和云烟116等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比较,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状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生育期均长于对照,贵烟202和云烟105的田间生长势最强;贵烟202的株高最高,其次是云烟116;云烟105叶片数最多,其次是湘烟5号;4个品种的产量、产值均高于对照,贵烟202的产量、产值最高,其次是云烟105;云烟105和云烟116钾含量较高;贵烟202和云烟105烟叶感官质量表现最好;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贵烟202的等权关联度值最高,综合表现最优,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示范验证后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产量 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
17
作者 卢德鑫 《广东蚕业》 202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贵州省2011—2021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贵州省2011—2021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2013年,绿色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因素;2014—2018年,创新发展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2021年,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动力。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等建议,以期促进贵州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质量发展 水平测度 综合评价 熵权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沉积物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熵权属性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付程 张存勇 张瑞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3-500,共8页
叙述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将其应用于连云港近海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近海表层沉积物的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且田湾核电站海区的沉积物环境质量要优于其它海区,而连云港港口区的沉积物环... 叙述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将其应用于连云港近海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近海表层沉积物的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且田湾核电站海区的沉积物环境质量要优于其它海区,而连云港港口区的沉积物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熵权属性识别模型不仅能对评价对象进行准确合理的识别分类,还可对其进行打分排序,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分辨率,为环保决策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质量 综合评价 属性识别模型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分析及评价
19
作者 赵月娇 黄丽 丁焱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应用前期构建的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作为助产质量评价工具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泛长三角地区13家不同等级及性质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 目的应用前期构建的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作为助产质量评价工具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泛长三角地区13家不同等级及性质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简单加权法这3种综合评价法对医院的助产质量进行评价排序。运用组合评价法对3种综合评价法的结果进行组合排序,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对3种综合评价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3家医院包括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家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1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家三级乙等妇产专科医院、1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家二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和1家二级乙等妇产专科医院。3种综合评价法对13家医院的评价结果排序略有不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肯德尔和谐系数W=0.794。组合评价法对13家医院的助产质量排序前4名为H10、H4、H1和H2,与研究假设的预判结果(H1、H2、H10的助产质量排序靠前)基本保持一致。结论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稳定,能反映助产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助产质量评价的科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质量 评价指标 临床应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桂霞 贾建 +3 位作者 李宇飞 邹安妮 邱士庭 马永财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143-146,共4页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为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该评价也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在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人才需求和课程体...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为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该评价也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在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人才需求和课程体系三个维度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数学模型,模型中各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得分。该方法将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