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西海岸Mangalore远岸内陆架沉积物结构特征
1
作者 Siram 宋宏锋 《海洋地质动态》 1999年第7期17-18,共2页
虽然对Mangalore及其邻区的海滩和内陆架进行了多次的海洋地质背景调查,但要对海滩及内陆架提一个假说还缺乏沉积学资料。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Mangalore远岸内陆架中沉积物分布的结构和性质。沿Nethravath... 虽然对Mangalore及其邻区的海滩和内陆架进行了多次的海洋地质背景调查,但要对海滩及内陆架提一个假说还缺乏沉积学资料。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Mangalore远岸内陆架中沉积物分布的结构和性质。沿Nethravathi河水系通过腹地和河口进入研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西海岸 Mangalore远岸 沉积物结构 内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生物扰动对藻华水体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孙芳 郑忠明 +2 位作者 陆开宏 翟海佳 邵路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7-362,共6页
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测定了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生物扰动下沉积物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含螺处理组PLFAs总生物量有了明显的升高,且与底泥总有机碳(TOC)含量变化趋势有很高的相关性(r=0.541)(P<0.05)... 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测定了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生物扰动下沉积物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含螺处理组PLFAs总生物量有了明显的升高,且与底泥总有机碳(TOC)含量变化趋势有很高的相关性(r=0.541)(P<0.05)。实验过程中细菌/真菌值发生显著变化,中密度处理组的细菌/真菌值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说明中密度螺影响下细菌生长较真菌更快,细菌生物量显著升高。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低、高密度螺处理下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组相似,而中密度螺处理组(3个螺/培养柱)(相当于196ind/m2)能够使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PLFAs)沉积物 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素霞 邹万忠 +3 位作者 王盛兰 张烨 王书合 汤秀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58-563,共6页
为探讨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在本病诊断中的作用,对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肾活检标本进行系统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微结构的改变。12例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病例中,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5例,继发... 为探讨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在本病诊断中的作用,对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肾活检标本进行系统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微结构的改变。12例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病例中,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5例,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7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非典型膜性肾病及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见肾小球内皮细胞下及毛细血管腔内大量嗜复红蛋白沉积形成白金耳或微血栓样结构。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内的电子致密物形成多种有形结构,包括微管状、纤维状、晶格样及颗粒样结构等,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下及毛细血管腔内,也可见于上皮细胞下、基底膜内及系膜区;并可见毛细血管腔内含大量吞噬溶酶体的单核细胞浸润。肾组织内形成特殊有形结构的电子致密沉积物是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突出超微结构特征,在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血症 肾脏疾病 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有形结构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达则错盐湖沉积背景与有机沉积结构
4
作者 刘沙沙 贾沁贤 +2 位作者 刘喜方 郑绵平 刘雷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785-5793,共9页
以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为优势浮游动物物种的低盐度盐湖是西藏湖泊的一个重要类型,以达则错为代表,分析了其沉积背景及沉积物组成。结果如下:(1)湖泊敞水区无机沉积以内生化学沉积为主,可代表深水盐湖无机沉积物的自然... 以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为优势浮游动物物种的低盐度盐湖是西藏湖泊的一个重要类型,以达则错为代表,分析了其沉积背景及沉积物组成。结果如下:(1)湖泊敞水区无机沉积以内生化学沉积为主,可代表深水盐湖无机沉积物的自然沉积过程。(2)达则错盐湖浮游植物以蓝藻、硅藻、裸藻、绿藻为主,总生物量11.35 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4.92 mg/L,其中西藏拟溞占82.30%;浮游植物残体受盐梯度影响在盐梯度层之上聚集,而浮游动物残体及粪粒(Fecal pellets)因外表有碳酸盐附着可穿过盐梯度层沉积湖底,生物残体与浮游动物代谢产物构成了沉积有机物的物质基础。(3)表层沉积物平均含水量为66.70%,粒径0.004—0.02 mm范围内的颗粒物含量最大,占20.42%,其次为<0.004 mm的粘土,占4.53%。(4)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含量为27.99 mg/g(干重),其中颗粒有机碳(POC)约为18.11 mg/g,占TOC的64.70%;在POC中,西藏拟溞粪粒贡献最大,约占POC的60.48%,占TOC的39.06%,占沉积物总量的1.12%,其次为西藏拟溞残体,占POC的38.85%。分析结果表明盐湖因其独特的水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具有较强的沉积能力,以化学沉积为主的无机沉积及以西藏拟溞粪粒和残肢碎屑为主的有机沉积构成了该类型盐湖颗粒物沉降及沉积的主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则错盐湖 沉积物结构 沉积环境 有机沉积 水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