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黄浦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庆 钱瑾 +1 位作者 张毓祥 夏凡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92,共4页
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对上海市黄浦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d、As和Pb含量富集程度较低,Hg和Cu含量富集程度较高;其分布特征为上游段含量相对较轻,到中游段有所上升,至下游段... 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对上海市黄浦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d、As和Pb含量富集程度较低,Hg和Cu含量富集程度较高;其分布特征为上游段含量相对较轻,到中游段有所上升,至下游段含量又有所下降,整体呈钟型分布,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可能与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沉积物的影响和黄浦江中游段有工业污染排放输入有关;河口与内陆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性,河口重金属含量明显下降;调查区37.5%的断面Hg含量潜在生态危害为中等;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可用来评价重金属累积程度,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则突出对生物有很强毒性的重金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富集系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黄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浅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金路 初凤友 +1 位作者 赵建如 翟万林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2期24-34,共11页
利用在南海西北部北部湾和海南岛周边海域采集的492个站位的底质沉积物样品,以同一海区内同时采集的柱状样品的底层样品和"清洁区"样品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值作为背景值,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ArcGIS软件... 利用在南海西北部北部湾和海南岛周边海域采集的492个站位的底质沉积物样品,以同一海区内同时采集的柱状样品的底层样品和"清洁区"样品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值作为背景值,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ArcGIS软件,对其Cd、Zn、Pb、Cu和Cr 5种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上述2种污染指数的分布图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该区污染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沉积物5种重金属元素中,Cd元素的污染程度为最高,Cr元素的污染程度为最低,北部湾中东部为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各港区污染程度排序为:北海港区>铁山港区>防城港区>钦州港区,其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可能为雷州半岛西岸及广西沿岸的个别港区频繁的人为活动和陆源河流的输入。由此可见,南海北部的北海港区、铁山港区和北部湾中东部海区,将是未来污染严重的区域,故也是污染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区域;同时,北部湾的西部和海南岛的部分周边海域,虽目前尚无污染,但却已有污染趋势,故也应作为今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区域,防止污染程度的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北部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沉积物富集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尾河下游湿地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国平 刘景双 汤洁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4,共5页
以无尾河下游漫流区———向海地区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沼泽垂直剖面的精细采样,将放射性核素精确计年与重金属污染评价相结合,进行高分辨率剖析。在对其典型剖面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进行Al归一化的基础上,应用上下层比较法、富集系... 以无尾河下游漫流区———向海地区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沼泽垂直剖面的精细采样,将放射性核素精确计年与重金属污染评价相结合,进行高分辨率剖析。在对其典型剖面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进行Al归一化的基础上,应用上下层比较法、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富集水平及污染时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沼泽湿地沉积物表层已明显富集了重金属元素,达一定污染水平,这显示近20a霍林河流域上、中游人类活动对下游湿地的扰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上下层比较 沉积物富集系数法 地累积指数 沼泽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