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系沉积格局转换与烃源岩发育特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牛杏
杨香华
+3 位作者
李丹
常吟善
胡孝林
许晓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8-1200,共13页
North Carnarvon盆地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产油气盆地,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富气盆地之一。三叠纪North Carnarvon盆地属于克拉通边缘坳陷,地层厚度巨大且平面分布广。中三叠世晚期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发生强制性海退,造成North Carnarvon盆地沉...
North Carnarvon盆地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产油气盆地,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富气盆地之一。三叠纪North Carnarvon盆地属于克拉通边缘坳陷,地层厚度巨大且平面分布广。中三叠世晚期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发生强制性海退,造成North Carnarvon盆地沉积格局发生转变,沉积环境由滨浅海突变为海陆过渡环境,从而沉积了两套差异性明显的地层,即Locker shale和Mungaroo组。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有机与无机入手,阐述了Locker shale和Mungaroo组的古地理背景、沉积充填演化及其相关的烃源岩与有机质显微组分发育特征。宏观上,Mungaroo组发育大型三角洲,中粗粒分支流水道砂岩与暗色泥岩频繁互层,其中近端三角洲平原泥岩厚度较薄,薄煤层只局部发育,陆源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TOC含量为1.59%;远端三角洲平原泥岩厚度较大,薄煤层广泛发育,陆源有机质含量高,TOC含量最高,达4.11%;三角洲前缘泥岩厚度较大,陆源有机质含量低,TOC含量低,为1.05%。Locker Shale以滨浅海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小型三角洲,其中开阔浅海亚相烃源岩厚度较大,前三角洲、滨浅海、开阔浅海三个亚相TOC含量相当,平均值为1.16%。微观上,Mungaroo组由近端平原亚相—远端平原亚相—前缘亚相壳质组含量逐渐增多,镜质组先增加后下降,惰质组先减少后增加;远端三角洲平原镜质组含量最高。Locker shale由前三角洲相—浅海相壳质组增加,镜质组和惰质组均减少。研究区三叠系烃源岩及有机质显微组分的分布规律与特提斯南缘特殊的古地理、季风洪水的古气候背景密切相关,Mungaroo组的远端三角洲平原为最有利的烃源岩发育环境。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系岩相古地理格局与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体现了温室气候效应下阵发性水流主导的沉积特色,为类似地质背景下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arnarvon盆地
Mungaroo组
LOCKER
SHALE
沉积格局转换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系沉积格局转换与烃源岩发育特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牛杏
杨香华
李丹
常吟善
胡孝林
许晓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总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8-1200,共1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编号:2011ZX05030-02-02)资助
文摘
North Carnarvon盆地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产油气盆地,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富气盆地之一。三叠纪North Carnarvon盆地属于克拉通边缘坳陷,地层厚度巨大且平面分布广。中三叠世晚期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发生强制性海退,造成North Carnarvon盆地沉积格局发生转变,沉积环境由滨浅海突变为海陆过渡环境,从而沉积了两套差异性明显的地层,即Locker shale和Mungaroo组。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有机与无机入手,阐述了Locker shale和Mungaroo组的古地理背景、沉积充填演化及其相关的烃源岩与有机质显微组分发育特征。宏观上,Mungaroo组发育大型三角洲,中粗粒分支流水道砂岩与暗色泥岩频繁互层,其中近端三角洲平原泥岩厚度较薄,薄煤层只局部发育,陆源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TOC含量为1.59%;远端三角洲平原泥岩厚度较大,薄煤层广泛发育,陆源有机质含量高,TOC含量最高,达4.11%;三角洲前缘泥岩厚度较大,陆源有机质含量低,TOC含量低,为1.05%。Locker Shale以滨浅海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小型三角洲,其中开阔浅海亚相烃源岩厚度较大,前三角洲、滨浅海、开阔浅海三个亚相TOC含量相当,平均值为1.16%。微观上,Mungaroo组由近端平原亚相—远端平原亚相—前缘亚相壳质组含量逐渐增多,镜质组先增加后下降,惰质组先减少后增加;远端三角洲平原镜质组含量最高。Locker shale由前三角洲相—浅海相壳质组增加,镜质组和惰质组均减少。研究区三叠系烃源岩及有机质显微组分的分布规律与特提斯南缘特殊的古地理、季风洪水的古气候背景密切相关,Mungaroo组的远端三角洲平原为最有利的烃源岩发育环境。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系岩相古地理格局与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体现了温室气候效应下阵发性水流主导的沉积特色,为类似地质背景下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NORTH
Carnarvon盆地
Mungaroo组
LOCKER
SHALE
沉积格局转换
烃源岩
Keywords
North Carnarvon Basin
Mungaroo Group
Locker Shal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framework
source rock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系沉积格局转换与烃源岩发育特征
牛杏
杨香华
李丹
常吟善
胡孝林
许晓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