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斜坡颗粒流沉积末端可以存在微型沟道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冠民
吴李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在胜利油田济阳坳陷坨 147井沙三段水下颗粒流退积沉积序列的末端 ,存在着由中细砂岩、粗砂岩组成的大量指状砂体。横剖面透镜状 ,其最大厚度一般为 2~ 3cm ,甚至可见 3~ 5mm的超微型指状砂体。通过具有底冲刷、上下油页岩层基本不变...
在胜利油田济阳坳陷坨 147井沙三段水下颗粒流退积沉积序列的末端 ,存在着由中细砂岩、粗砂岩组成的大量指状砂体。横剖面透镜状 ,其最大厚度一般为 2~ 3cm ,甚至可见 3~ 5mm的超微型指状砂体。通过具有底冲刷、上下油页岩层基本不变形等一系列构造现象分析 ,这些指状砂体属颗粒流末端的微型沟道沉积。由此进一步推断出颗粒流砂体是呈树枝状分叉的 ,而非常见的扇形或透镜状所代表的沉积意义是沟道较慢的沉积速率和长距离保持一定的侵蚀能力。由于流体底面的剪切力决定了侵蚀或沉积作用的变化 ,因此认为 ,具有一个适宜的小于 18°休止角的较长沉积斜坡是形成颗粒流树枝状分叉砂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沉积末端
微型沟道
斜坡
胜利油田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末端扇—滨浅湖滩坝组合沉积机制与演化分布:以东濮凹陷卫城油田沙河街组四段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维禄
高思宇
+2 位作者
张翼
张金亮
韩春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0,共10页
复杂沉积环境下沉积相及其演化的准确描述可以有效地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过程。结合东濮凹陷卫城油田的区域沉积背景,利用岩心描述、录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对东濮凹陷卫城油田卫81区块沙河街组四段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模式进行了全...
复杂沉积环境下沉积相及其演化的准确描述可以有效地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过程。结合东濮凹陷卫城油田的区域沉积背景,利用岩心描述、录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对东濮凹陷卫城油田卫81区块沙河街组四段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块地层发育末端扇—滨浅湖滩坝相过渡型沉积,沙四下段河流末端能量损失、流量波动,发育末端扇沉积,分流河道顺物源方向向河道漫溢和泥滩演化,形成扇状堆积体;随湖平面频繁大面积扩张收缩等沉积环境变化,沙四上段演化为滨浅湖滩坝沉积,滩坝砂体整体呈复合砂体连片平行于主控断层走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
扇—滨浅湖滩坝组合
沉积
沉积
模式
沉积
演化
砂体分布
卫城油田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坡颗粒流沉积末端可以存在微型沟道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冠民
吴李泉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系
大港油田研究院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文摘
在胜利油田济阳坳陷坨 147井沙三段水下颗粒流退积沉积序列的末端 ,存在着由中细砂岩、粗砂岩组成的大量指状砂体。横剖面透镜状 ,其最大厚度一般为 2~ 3cm ,甚至可见 3~ 5mm的超微型指状砂体。通过具有底冲刷、上下油页岩层基本不变形等一系列构造现象分析 ,这些指状砂体属颗粒流末端的微型沟道沉积。由此进一步推断出颗粒流砂体是呈树枝状分叉的 ,而非常见的扇形或透镜状所代表的沉积意义是沟道较慢的沉积速率和长距离保持一定的侵蚀能力。由于流体底面的剪切力决定了侵蚀或沉积作用的变化 ,因此认为 ,具有一个适宜的小于 18°休止角的较长沉积斜坡是形成颗粒流树枝状分叉砂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颗粒流
沉积末端
微型沟道
斜坡
胜利油田
济阳坳陷
Keywords
grain flow, depositional end, micro channel, slope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末端扇—滨浅湖滩坝组合沉积机制与演化分布:以东濮凹陷卫城油田沙河街组四段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维禄
高思宇
张翼
张金亮
韩春花
机构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1DM009).
文摘
复杂沉积环境下沉积相及其演化的准确描述可以有效地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过程。结合东濮凹陷卫城油田的区域沉积背景,利用岩心描述、录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对东濮凹陷卫城油田卫81区块沙河街组四段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块地层发育末端扇—滨浅湖滩坝相过渡型沉积,沙四下段河流末端能量损失、流量波动,发育末端扇沉积,分流河道顺物源方向向河道漫溢和泥滩演化,形成扇状堆积体;随湖平面频繁大面积扩张收缩等沉积环境变化,沙四上段演化为滨浅湖滩坝沉积,滩坝砂体整体呈复合砂体连片平行于主控断层走向分布。
关键词
末端
扇—滨浅湖滩坝组合
沉积
沉积
模式
沉积
演化
砂体分布
卫城油田
东濮凹陷
Keywords
associated deposits of terminal fan to beach-bar
sedimentary model
depositional evolution
sand distribution
Weicheng oilfield
Dongpu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斜坡颗粒流沉积末端可以存在微型沟道
王冠民
吴李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末端扇—滨浅湖滩坝组合沉积机制与演化分布:以东濮凹陷卫城油田沙河街组四段为例
李维禄
高思宇
张翼
张金亮
韩春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