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的金黄仓鼠脑中PrP^(Sc)的动态沉积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韩俊 高建梅 +5 位作者 李冰玲 肖新莉 高晨 张宝云 马贵平 董小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 观察羊瘙痒因子 2 63K感染的金黄仓鼠脑中PrPSc的沉积特点。方法 颅内接种羊瘙痒因子 2 63K感染金黄仓鼠 ,分别于接种后第 2 0天、40天、50天、60天和 70天取脑组织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rPSc的沉积 ,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 ,Westernb... 目的 观察羊瘙痒因子 2 63K感染的金黄仓鼠脑中PrPSc的沉积特点。方法 颅内接种羊瘙痒因子 2 63K感染金黄仓鼠 ,分别于接种后第 2 0天、40天、50天、60天和 70天取脑组织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rPSc的沉积 ,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 ,Westernblot检测蛋白酶抗性PrPSc。结果 颅内接种 2 63K后第 2 0天 ,脑组织中即可检测到耐热和耐蛋白酶K的PrPSc的沉积 ,呈散在分布 ;第 40天可见细胞内PrPSc的沉积 ,第 50天脑组织中出现灶性、颗粒状、细胞内PrPSc的沉积 ,累及部位扩大 ,第60 - 70天可见弥漫性呈桑葚状、斑块状沉积物。PrPSc主要沉积于大脑皮质Ⅲ、Ⅳ、Ⅴ层 ,海马锥体细胞层 ,小脑皮质颗粒层。HE染色结果显示大脑皮质海绵样病变在接种后 40天出现 ,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而加剧。Westernblot检测显示PrPSc在接种后 40天即可检出 ,PrP总量和PrPSc含量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随着接种时间延长 ,羊瘙痒因子 2 63K感染的金黄仓鼠脑中PrPSc沉积累及的范围、程度扩大 ,IHC检测脑组织中PrPSc的沉积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 ,甚至其它检测方法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 金黄仓鼠 PrP^sc 动态沉积特点 免疫组化 海绵样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伊拉公兔肌内磷脂脂肪酸动态沉积规律及PLS2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薛山 贺稚非 李洪军 《肉类研究》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以伊拉公兔的背部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LD)、左后腿肌(left rear leg muscle,LL)和腹部肌肉(abdominal muscles,AM)为实验原料,运用气相色谱测定了不同日龄和部位伊拉公兔肌内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经对比分析显示:随着日... 以伊拉公兔的背部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LD)、左后腿肌(left rear leg muscle,LL)和腹部肌肉(abdominal muscles,AM)为实验原料,运用气相色谱测定了不同日龄和部位伊拉公兔肌内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经对比分析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伊拉公兔的LD、LL和AM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磷脂含量显著减少(P〈0.05)。在测试的3个部位中,左后腿肌内磷脂相对含量最高,背部最长肌次之,腹部所占比例最小,但是在此期间伊拉兔肌内脂肪和磷脂在肌肉中所占的绝对比例(新鲜肌肉%)变化均不显著。在35-90d,三个部位肌内磷脂的SFA与MUFA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与之相对应的是3个部位的PUFA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经PLS2分析可知,35d兔肉的营养价值较好,而90d兔肉更适宜加工,不同日龄LD、LL和AM的肌内磷脂脂肪酸组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LL肌内磷脂不仅相对含量较其他部位高,而且从脂肪酸组成来说营养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公兔 肌内磷脂脂肪酸 动态沉积 生长时期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等离子体浸没动态离子束增强沉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涛 侯君达 +4 位作者 张孝吉 张荟星 朱剑豪 田修波 曾照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9-331,共3页
采用由阴极真空弧等离子体源、负脉冲高压靶台和磁过滤系统组成的金属等离子体浸没动态离子束增强沉积系统 ,对 30 4L不锈钢进行金属等离子体浸没动态离子束增强沉积处理 .对试样予以电化学测试和AES分析 .动态增强沉积试样比非增强沉... 采用由阴极真空弧等离子体源、负脉冲高压靶台和磁过滤系统组成的金属等离子体浸没动态离子束增强沉积系统 ,对 30 4L不锈钢进行金属等离子体浸没动态离子束增强沉积处理 .对试样予以电化学测试和AES分析 .动态增强沉积试样比非增强沉积试样有更强的抗电化学腐蚀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沉积 等离子体浸没 表面改性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动态沉积法连续制备YBCO超导带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凤池 谢义元 +3 位作者 祝胜华 程彬吉 易文 崔炳燊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7-59,共3页
本文报道了用CVD动态沉积法连续制备YBCO超导带的实验结果。以Y(TMHD)_3、Ba(TMHD)_2、Cu(TMHD)_2为挥发源,高纯Ar和O_2分别为载流和反应气体,在移动的金属Ag基带上,以10—15cm/h的带速制出了有强烈C—轴取向的YBCO超导带。最好样品的J... 本文报道了用CVD动态沉积法连续制备YBCO超导带的实验结果。以Y(TMHD)_3、Ba(TMHD)_2、Cu(TMHD)_2为挥发源,高纯Ar和O_2分别为载流和反应气体,在移动的金属Ag基带上,以10—15cm/h的带速制出了有强烈C—轴取向的YBCO超导带。最好样品的Jc达到1.4×10~4A/cm^2(78K,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 MOCVD 动态沉积 YBCO超导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泥堆场动态沉积计算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瑞敏 丁建文 +1 位作者 章振宁 徐桂中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基于高浊度水的动态沉积原理,堆场疏浚泥被划分为清水层、浑水层和底部淤积层,考虑吹填中疏浚泥泥量、水量的动平衡,建立堆场疏浚泥动态沉积计算模型,预测施工期泥面、浑液面及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所需的围埝高度、沉积区面积及... 基于高浊度水的动态沉积原理,堆场疏浚泥被划分为清水层、浑水层和底部淤积层,考虑吹填中疏浚泥泥量、水量的动平衡,建立堆场疏浚泥动态沉积计算模型,预测施工期泥面、浑液面及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所需的围埝高度、沉积区面积及存储容积。通过算例分析泥浆初始颗粒浓度、吹填流量与浑液面沉速对围埝高度、沉积区面积及存储容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吹填流量、浑液面沉速对沉积区面积的影响较大,而泥浆初始颗粒浓度对沉积区面积的影响很小;围埝高度与吹填流量无关,而泥浆初始颗粒浓度、浑液面沉速对围埝高度的影响较大;吹填流量对沉积区存储容积的影响最大,浑液面沉速的影响次之,而泥浆初始颗粒浓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 疏浚泥 堆场 动态沉积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垢层动态膜阻对换流阀冷却系统内均压电极动态沉积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通 刘鹏龙 +2 位作者 李宁瑞 康超 卢斌先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95-1704,共10页
换流阀内冷却系统发生的故障绝大多数直接或间接由内部均压电极沉积结垢导致,占比在70%以上,均压电极沉积结垢问题已成为影响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该文建立了换流阀单个阀段内冷却系统的电场、流场、传质场三维... 换流阀内冷却系统发生的故障绝大多数直接或间接由内部均压电极沉积结垢导致,占比在70%以上,均压电极沉积结垢问题已成为影响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该文建立了换流阀单个阀段内冷却系统的电场、流场、传质场三维仿真模型,引入垢层动态膜阻模型,与实际换流站的均压电极垢层厚度对比,确定了等效电导率,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分析了垢层的动态生长规律、垢质沉积质量、垢层厚度和沉积速率,给出了相应拟合公式,确定了沉积质量、垢层平均厚度和沉积速率时间常数。沉积质量和垢层平均厚度时间常数均为1111天,极限沉积质量为377 mg,极限垢层平均厚度为1.03 mm。该文的研究成果为换流阀均压电极的垢层预测和检修除垢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电极 动态沉积 电极反应 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远麻鸡1~120日龄生长期钙磷动态沉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赛 李龙 +4 位作者 苟钟勇 范秋丽 陈志龙 蒋守群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6-190,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清远麻鸡钙磷沉积规律,为钙磷动态需要量的建立提供模型依据。选取1日龄清远麻鸡840只(公母各420只),分为公母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试验期共120 d,分为4个生长阶段(1~30日龄、31~60日龄、61~90日龄和91~120日... 本试验旨在研究清远麻鸡钙磷沉积规律,为钙磷动态需要量的建立提供模型依据。选取1日龄清远麻鸡840只(公母各420只),分为公母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试验期共120 d,分为4个生长阶段(1~30日龄、31~60日龄、61~90日龄和91~120日龄)。从1日龄起,每10 d以重复为单位取中位数体重的鸡称重、屠宰并全胴体粉碎。结果表明:1)相比Logistic和Richards模型,Gompertz模型对清远麻鸡钙磷沉积量的回归拟合最优。2)相同日龄,公鸡钙磷沉积量和沉积速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3)钙磷按照比例(1.4∶1~1.8∶1)进行沉积。4)公鸡钙、磷最大沉积量分别为19.52和12.28 g,最大沉积量钙磷比为1.59;母鸡钙、磷最大沉积量分别为14.77和9.02 g,最大沉积量钙磷比为1.63。5)钙磷沉积速率随日龄增长先增后减,钙沉积速率拐点日龄分别为公鸡58日龄(0.194 g/d)、母鸡54日龄(0.147 g/d),磷沉积速率拐点日龄分别为公鸡53日龄(0.131 g/d)、母鸡54日龄(0.086 g/d);钙磷最大沉积速率比,公鸡为1.48、母鸡为1.71。6)基于异速生长关系,钙磷沉积速率快于体重增长速率,钙磷沉积量可以通过体重进行预测。综上所述,Gompertz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清远麻鸡钙磷动态沉积规律;钙磷沉积速率随日龄增长先增后减,公鸡钙磷沉积拐点日龄分别为58和53日龄,母鸡钙磷沉积拐点日龄均为54日龄;钙磷最大沉积速率比,公鸡为1.48、母鸡为1.71;基于异速生长关系,钙磷沉积量可以通过体重进行预测,是钙磷动态营养需要量建模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远麻鸡 动态沉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在超疏水植物叶面的沉积: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冲 张裴 +5 位作者 曹立冬 刘铭鑫 宋玉莹 陈鹏 黄啟良 韩布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1-199,共9页
农药液滴在靶标植物叶面的动态沉积对于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超疏水植物叶面的动态沉积。在本文中,我们利用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和甘油之间的氢键作用来增强液滴在超疏水植物叶面的有效沉积。在较低浓度的山梨醇-烷基胺... 农药液滴在靶标植物叶面的动态沉积对于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超疏水植物叶面的动态沉积。在本文中,我们利用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和甘油之间的氢键作用来增强液滴在超疏水植物叶面的有效沉积。在较低浓度的山梨醇-烷基胺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0.001%的甘油,可有效抑制液滴在不同超疏水/疏水植物叶片表面的弹跳和飞溅行为。结果表明,甘油的加入并没有显著改变山梨醇-烷基胺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粘度和聚集体的形态。核磁共振波谱(DOSY)显示,甘油加速了山梨醇-烷基胺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扩散速度。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山梨醇-烷基胺表面活性剂/甘油体系的能量演化及表面活性剂相对于固体表面距离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这项目工作不仅为抑制液滴在植物叶面的弹跳飞溅提供了一种建设性的方法,而且为选择农用表面活性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沉积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甘油 氢键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膜离子注入与沉积工艺研究
9
作者 Huafang Zhang Hongchen Wu Yanli Jiang Guojia Ma Liping Peng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55-258,281,共5页
采用离子注入、沉积、动态混合注入沉积工艺,在硅基体上制备TiN膜层.用纳米划痕法检测成膜质量,用扫描电镜观察划痕形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混合离子注入沉积工艺对提高膜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能效果显著.
关键词 动态混合离子注入沉积 TIN膜 纳米划痕 结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草床种子扩散过程及种子库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新艳 吕梦雪 +1 位作者 崔保山 邵冬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71-2179,共9页
海草是唯一一类可以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海草床退化趋势日益严峻。海草床生态系统受到外界胁迫后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性繁殖... 海草是唯一一类可以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海草床退化趋势日益严峻。海草床生态系统受到外界胁迫后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当胁迫造成海草死亡等不可逆转的伤害时,通过沉积物种子库能够进行种群维持和自我更新,因此研究海草种子扩散过程及种子库形成机制对海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海草生活史类型、种子繁殖特征、种子扩散过程及影响因素、种子库形成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几方面不足和未来展望:1)不同环境胁迫条件对海草有性繁殖努力的影响研究;2)海草种子二次扩散的影响因素和扩散机制研究;3)沉积物沉降和再悬浮对种子扩散和截留的影响研究;4)环境因素变化下种子库的潜在分布和海草适宜生境预测与模拟。本研究以期为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运动生态学 有性繁殖 生活史 水动力 沉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