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含汞金矿堆浸富液沉淀-絮凝法选择性除汞技术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华金铭
-
机构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
-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3-76,共4页
-
文摘
含汞金矿在堆浸喷淋提金过程中汞与金一起被氰化浸出。为消除后续解吸、电解、冶炼以及活性炭再生过程中的汞污染问题,拟对堆浸富液进行除汞预处理,即采用沉淀-絮凝法选择性去除富液中的汞杂质。考察絮凝剂种类(即FeSO4、明矾、AlCl3和PAM)、Na2S加入量、沉淀pH值调节及其氢氧化物沉淀预分离对除汞效果和金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堆浸富液中除了Hg2+外,还存在较多会消耗Na2S的离子,如Ag+、Fe2+、Cu2+、Zn2+、Mn2+和Pb2+等,因而Na2S实际加入量显著增大,较佳Na2S/Hg质量比为12左右。(2)采用FeSO4+PAM作为絮凝剂,能显著加快硫化物沉淀物的沉降,极有利于其工业化应用。(3)适当提高堆浸富液的pH值(11左右),并将产生的氢氧化物沉淀倾滤分离。可以适当降低Na2S加入量,而不影响汞的去除率。
-
关键词
堆浸富液
汞污染
沉淀-絮凝法
选择性
除汞
-
Keywords
heap leachate solution
mercury pollution
precipitation-flocculation method
selective
mercury removal
-
分类号
TQ314.253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
-
题名纳米锐钛矿型TiO_2的高温Raman光谱研究
- 2
-
-
作者
潘晓燕
马学鸣
尤静林
彭子飞
-
机构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3-516,共4页
-
文摘
采用沉淀 -胶溶 -絮凝法 ,以偏钛酸为反应物 ,制备出纯锐钛矿型纳米 Ti O2 粉末 .用 XRD和 TEM对其进行表征 .采用高温 Ram an光谱仪对所制备的纳米 Ti O2 从室温 2 98K到高温 16 2 3K进行了原位研究 .随着温度升高到72 3K时 ,Ram an谱峰明显下降变宽 ,预示着锐钛矿相的结构发生变化 ;到 12 73K时 ,Ram an特征频率谱峰几乎全部消失 。
-
关键词
高温Raman光谱
纳米TIO2
锐钛矿
纳米二氧化钛
沉淀-胶溶-絮凝法
晶体结构
-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Raman spectra
nanocrystalline TiO 2
anatase
-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57.37
[理学—分析化学]
-
-
题名不同组合工艺处理浓缩液效果对比实验研究
- 3
-
-
作者
乔如林
张庆芳
贾小宁
孔秀琴
-
机构
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7期52-54,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8034)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4FKCA085)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B类资助项目(02-0097)
-
文摘
以COD去除率为考核指标,研究了组合工艺絮凝沉淀-芬顿法、絮凝沉淀-活性炭-双氧水法、芬顿氧化-生化法(第一次、第二次)、次氯酸法、高锰酸钾法对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并研究了稀释倍数对COD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沉淀-芬顿法工艺COD去除率为30.9%,絮凝沉淀-活性炭-双氧水法工艺COD去除率为23.5%,芬顿氧化-生化法(第一次)工艺COD去除率为46.1%,芬顿氧化-生化法(第二次)工艺COD去除率为38.8%,次氯酸法工艺COD去除率为50.3%,高锰酸钾法工艺COD去除率为2.5%;稀释倍数对COD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最佳稀释倍数为10倍以内。
-
关键词
絮凝沉淀-芬顿法
絮凝沉淀-活性炭-双氧水法
芬顿氧化-生化法
次氯酸法
高锰酸钾法
浓缩液
-
Keywords
flocculating settling-Fenton method
flocculating settling-activated carbon-hydrogen peroxide method
Fenton-biochemical method
hypochlorous acid metho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method
concentrated leachate
-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