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媒介及其叙事形式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方卿 涂琪瑾 丁靖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0,共7页
在厘清虚拟现实媒介的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感官、认知和时空维度提出虚拟现实媒介具有感官延伸、身体返场、再现和超越三个核心特征。基于此,进一步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出发,系统探讨虚拟现实媒介的三类叙事形式及其实践案例。其中... 在厘清虚拟现实媒介的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感官、认知和时空维度提出虚拟现实媒介具有感官延伸、身体返场、再现和超越三个核心特征。基于此,进一步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出发,系统探讨虚拟现实媒介的三类叙事形式及其实践案例。其中,虚拟现实媒介交互式叙事基于叙事环境构建和叙事规则规划,能够让用户感受具身参与故事体验;虚拟现实媒介沉浸式叙事重视用户的心理体验,通过感官复现与自然的叙事引导和交互,帮助用户获得多层次沉浸体验;虚拟现实媒介跨时空叙事形式则借助时空构建和时空多维转化为用户提供跨时空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媒介 叙事 交互叙事 沉浸式叙事 跨时空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东北地域电影的空间生产及三重景观
2
作者 周同尧 《电影文学》 2025年第18期87-91,共5页
新世纪以来,东北地域电影的“空间生产”既是开掘未知“审美富矿”的生产实践,也是为抵抗同质化创作、寻求“地域性”“本土性”与艺术个性,进而赢得市场与观众认可的途径。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学理论,从... 新世纪以来,东北地域电影的“空间生产”既是开掘未知“审美富矿”的生产实践,也是为抵抗同质化创作、寻求“地域性”“本土性”与艺术个性,进而赢得市场与观众认可的途径。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学理论,从“空间生产”与景观建构的角度,重新审视新世纪以来东北地域电影的内涵与外延,对东北地域电影的理论研究及我国地域电影创作与发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电影 景观 全息影像 沉浸式叙事 文化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