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氏清肾汤对阴虚内热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及血清BAFF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姚重华 张娜 +7 位作者 顾明珠 黄慧萍 夏嘉 杨旭鸣 陈薇薇 唐华燕 苏晓 沈丕安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沈氏清肾汤对阴虚内热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及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belong to the TNF family,BAFF)的影响并观察期安全性。方法:将72例阴虚内热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 目的:观察沈氏清肾汤对阴虚内热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及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belong to the TNF family,BAFF)的影响并观察期安全性。方法:将72例阴虚内热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西药醋酸泼尼松片及环磷酰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沈氏清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BAFF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补体C3(complement 3,C3)、补体C4(complement 4,C4)、抗双链DNA(anti 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激素日用量、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BAFF水平、中医证候积分、SLE-DAI、抗ds-DNA及激素日用量,升高补体C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能降低IgG、升高补体C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5%(2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1%(20/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6/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氏清肾汤能显著降低阴虚内热型LN患者尿蛋白及血清BAFF水平,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沈氏清肾汤 尿蛋白 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 阴虚内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氏尊生书》方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蔺焕萍 马新红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1-12,共2页
《沈氏尊生书》为清代沈金鳌所著,沈氏重视经典方剂的运用,重视药物性味和炮制,善于阐发药物之精义,根据疾病的发作时间及时令用药,善用引经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自制诸多方剂供后人参考。
关键词 沈金鳌 沈氏尊生书 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氏栎组培快繁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丁世民 李晓娟 +2 位作者 于颖 宋健云 郝炎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606-11608,共3页
[目的]对沈氏栎组培快繁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物种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保持奠定基础。[方法]以引自北美的沈氏栎(Quercus shumardi'Shumard Oak')为试验材料,从外植体接种试验、试管苗的增殖与生根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索... [目的]对沈氏栎组培快繁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物种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保持奠定基础。[方法]以引自北美的沈氏栎(Quercus shumardi'Shumard Oak')为试验材料,从外植体接种试验、试管苗的增殖与生根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索,研究沈氏栎瓶内培养技术体系。[结果]用作外植体的理想材料为带腋芽茎段;最佳灭菌方式是用75%的酒精消毒1 min后再用0.1%升汞消毒6 min;试管苗增殖(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80 mg/L+NAA 0.45 m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 MS+NAA 0.40mg/L;瓶苗培养的理想温度为26~28℃。[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沈氏栎瓶内培养技术体系,同时为该物种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保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 外植体 试管苗 接种 增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江沈氏戏曲家族之血缘婚姻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巩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0-166,共7页
明清两代的吴江沈氏家族是剧坛最负盛名的家族,文章通过家谱资料和其他文献资料的勾稽与搜寻,找到了沈氏家族连续四代四十余位戏曲家生平情况的记载,梳理了他们之间的血缘世系关系及与其他戏曲家族之间的婚姻关系,勾勒出一张在南方的、... 明清两代的吴江沈氏家族是剧坛最负盛名的家族,文章通过家谱资料和其他文献资料的勾稽与搜寻,找到了沈氏家族连续四代四十余位戏曲家生平情况的记载,梳理了他们之间的血缘世系关系及与其他戏曲家族之间的婚姻关系,勾勒出一张在南方的、以吴江沈氏家族为核心的、近百位人士组成的曲家血缘关系网。证明了戏曲史上所谓的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不仅是"依律合腔"曲学理念聚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家联盟,更是以吴江沈氏家族及其姻戚集团人士为主体的戏曲家派别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吴江沈氏 戏曲家族 家谱资料 血缘世系 婚姻关系 戏曲家姻戚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与淄西沈氏
5
作者 邹宗良 刘艳玲 《蒲松龄研究》 2010年第3期247-268,共22页
蒲松龄与淄西沈氏家族中的沈润及其子天祥、凝祥,其孙沈惠庵等都有过交往。康熙十七年,蒲松龄曾应聘在淄西沈家河村的沈天祥家设馆,教沈天祥的长子读书。本文详细考察了蒲松龄与沈润一家的交往和其在沈家设馆执教的具体情状。
关键词 蒲松龄 淄西沈氏 交往 执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氏医案》血证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洪靖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11期7-8,共2页
沈璠(1658-1738),又名沈鲁珍,清代早期著名医家,上海南汇人。沈氏精通医术,勤于医理,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深受当时医术界人士的敬重。著有《沈氏医案》,共收录内科、妇科及五官科医案220余则,援引经义及东垣、丹溪诸说,析证详明。笔者... 沈璠(1658-1738),又名沈鲁珍,清代早期著名医家,上海南汇人。沈氏精通医术,勤于医理,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深受当时医术界人士的敬重。著有《沈氏医案》,共收录内科、妇科及五官科医案220余则,援引经义及东垣、丹溪诸说,析证详明。笔者认真研读《沈氏医案》中的血证医案,总结和分析沈氏的学术特色,不仅能够丰富中医理论,而且对指导中医血证临床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沈氏诊治血证的学术特色浅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璠 沈氏医案》 血证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潼关水坡巷沈氏民居初探
7
作者 张良 吴农 《华中建筑》 2012年第8期126-128,共3页
地处陕西潼关水坡巷的沈氏民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该文通过对沈氏民居的考察测绘,从选址、历史沿革、院落布局、装饰等方面对其建筑形态和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展示出沈氏民居的现状与内涵,对陕西关中的古民居保护与发展具有... 地处陕西潼关水坡巷的沈氏民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该文通过对沈氏民居的考察测绘,从选址、历史沿革、院落布局、装饰等方面对其建筑形态和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展示出沈氏民居的现状与内涵,对陕西关中的古民居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民居 民居建筑 潼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气化理论的沈氏女科学术思想探析举隅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志伟 李玉坤 +1 位作者 刘大胜 韩学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274-2277,共4页
沈氏女科学术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气化理论内容。可从脏腑气化、三焦气化、六经气化、形气神气化等角度对沈氏女科学术思想进行解构,方药体系进行重排,以丰富中医气化的临床应用。脏腑气化重在调肾阴阳与通降戊土,从肾立论,把控阴阳... 沈氏女科学术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气化理论内容。可从脏腑气化、三焦气化、六经气化、形气神气化等角度对沈氏女科学术思想进行解构,方药体系进行重排,以丰富中医气化的临床应用。脏腑气化重在调肾阴阳与通降戊土,从肾立论,把控阴阳升降平衡,通降戊土,注重右路敛降。气郁生痰、痰瘀互结、毒损入络为三焦气化不利的表现,并凝练出治法方药全面调理三焦功能。沈氏女科特色方药可丰富六经气化用药体系,临床注重开太阳,疏少阳,通阳明,温太阴,补少阴等。还需注重形气神同调,三位一体综合调理形气神气化,形变重在解毒通络,消形实而益形损,神变当首要考虑情志等。在具体方药方面,沈氏女科系列经典名方如沈氏女科温胆汤、调肾阴阳方,常用对药如山萸肉配刘寄奴、当归配菊花等均可从气化角度进行分析,临床运用时重在将各种气化理论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基于中医气化理论分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加强了这一学术流派与中医经典的联系,丰富了中医气化学说的用药风格,为沈氏女科的临床经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女科 气化 脏腑气化 三焦气化 六经气化 调肾阴阳 痰瘀互结 温胆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氏女科学术流派“气水血”理论用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尉万春 颜文强 +1 位作者 李成卫 张其成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54-57,共4页
沈氏女科学术流派在临床中注重辨别“气水血”,规定了在涉及气、水、血三层次病机中的用药原则:治疗要分先后,宜先治气、治痰饮;用药要分层级,以防药过病所和药不及病;注重虚实补泻,即勿伐无过,勿补实邪。
关键词 “气水血” 沈氏女科 用药规律 治疗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氏农书》经营管理思想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清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6期45-48,共4页
【正】 《沈氏农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农书。作者姓沈,名不详。据曾校订该书的清初学者张履祥说:“此书大约出于涟川沈氏,而成于崇祯之末年”,是明末涟川(在今浙江吴兴与桐乡之间)沈氏所著的一部农书。该书共分四部分,由五十一条编... 【正】 《沈氏农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农书。作者姓沈,名不详。据曾校订该书的清初学者张履祥说:“此书大约出于涟川沈氏,而成于崇祯之末年”,是明末涟川(在今浙江吴兴与桐乡之间)沈氏所著的一部农书。该书共分四部分,由五十一条编成。第一部分《逐月事宜》,共十二条,逐月叙述农家的各种农事活动。第二部分《运田地法》二十条,叙述农田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有关原则与方法。第三部分《蚕务(附六畜)》九条,叙述各种饲养技术及有关的经营管理原则与方法。第四部分《家常日用》十条,叙述家庭腌制技术。从经营管理思想角度看,该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难得的注重经济效益分析、为经营地主提供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农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地主 沈氏 农书 我国古代 商业性农业 雇工 中国历史 经营管理思想 原则与方法 崇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张力下的恶之花——焦母、沈氏、曹七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光福 梁绪敏 《蒲松龄研究》 2001年第3期70-79,共10页
关键词 曹七巧 家长制 焦母 封建礼教 沈氏 恶之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沈氏烧伤膏在中小面积烧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大友 石秀全 +3 位作者 李洋洋 沈显锋 李文轩 刘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5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沈氏烧伤秘方8号、6号膏在深浅Ⅱ度皮肤中小面积烧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96例不同原因所致皮肤烧伤的患者进行清创后,将"8号、6号膏"制成无菌性油纱布贴敷于创面上,8号膏应用于72小时以内渗出期,24小时换药1次;6... 目的:探讨沈氏烧伤秘方8号、6号膏在深浅Ⅱ度皮肤中小面积烧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96例不同原因所致皮肤烧伤的患者进行清创后,将"8号、6号膏"制成无菌性油纱布贴敷于创面上,8号膏应用于72小时以内渗出期,24小时换药1次;6号膏应用于72小时以后,隔日换药1次。结果:创面全部愈合,有效率100%。结论:经8号、6号沈氏烧伤膏治疗,愈合时间短,痛苦小,无疤痕或有小疤痕,疗效安全可靠,廉价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沈氏烧伤膏 愈合时间 疤痕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德勒的管理理论与沈氏系统经营技术的现实意义——谈农工商联合体的经济优势
13
作者 李躬圃 《古今农业》 1988年第2期84-87,113,共5页
当代系统学中有这样一个定理:“整体大于个体之和”。也就是说,当某一事物内的各个相关因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时,这个整体所能发挥的功能和创造出的效率,要大于同等相关因素不结合在一起而独立运动时所能发挥的功能与创造出的效率... 当代系统学中有这样一个定理:“整体大于个体之和”。也就是说,当某一事物内的各个相关因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时,这个整体所能发挥的功能和创造出的效率,要大于同等相关因素不结合在一起而独立运动时所能发挥的功能与创造出的效率的总和。用模糊数学式可以这样表达:2>1+1。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德勒 管理理论 沈氏 农副产品加工业 投资规模 数学式 价值计算 弗雷 制酒 行业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氏艺术的立体凸现——《江鸟书法作品选》断想
14
作者 玉新 《书法艺术》 1996年第6期20-20,共1页
“鸿”原指大雁。大曰鸿,小曰雁。鸿为雁之最大者。沈鸿根先生将其“鸿”字拆为二字——江鸟。这位海上的艺术家如同一只大雁从黄浦江上腾空而起,在中国的艺术领域大展其鸿鹄之志,在书法理论、创作、教育。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硬笔书法 沈氏 创作 艺术个性 立体 书法理论 黄浦江 艺术领域 毛笔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脉温情沈氏园
15
作者 楼屹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3年第8期50-51,共2页
在绍兴除了民族文化巨子鲁迅笔下的诸多风情景致外,还有一处牵人恩情的景物,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寄情咏怀的沈园了。沈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隅的洋河弄内,始建于宋,兴盛于宋,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惟一... 在绍兴除了民族文化巨子鲁迅笔下的诸多风情景致外,还有一处牵人恩情的景物,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寄情咏怀的沈园了。沈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隅的洋河弄内,始建于宋,兴盛于宋,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惟一保存至今的园林。当然最让人心动的是这里蕴藏着一个八百年前陆游和唐琬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尤其是陆游在墙上即兴而作的一阕《钗头凤》,成为千古绝唱,沈园亦因此名闻遐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中国文学史 沈氏 沈园 绍兴市 民族文化 古典园林 脉温 爱情故事 爱国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手工艺作坊发轫与传承选择——以福州沈绍安家族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翁宜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3,I0007,共6页
清末以降,蓬勃发展的福州脱胎漆器行业与沈氏家族中兴息息相关。本文从沈绍安发端之经过,引发并重点探讨以其及子孙三代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家族行业代际选择,对家族技艺的传承和家业的继承有着缜密的布局。研究视角将竭力还原传统... 清末以降,蓬勃发展的福州脱胎漆器行业与沈氏家族中兴息息相关。本文从沈绍安发端之经过,引发并重点探讨以其及子孙三代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家族行业代际选择,对家族技艺的传承和家业的继承有着缜密的布局。研究视角将竭力还原传统社会语境,以福州沈绍安家族入手,考察该家族发轫及代际优劣。从而,推断其传承选择符合当时社会规律的逻辑性与自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家族 传统手工艺 代际传承 血缘 父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启无——人和事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开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5,共9页
关键词 人和 周作人 晚明小品 俞平伯 “铁” 书信 废名 散文 选本 沈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评钞》读后记 被引量:5
18
作者 詹杭伦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4期75-80,共6页
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实在可以作为我们做学问的金玉良言。在郑庆笃等编写的《杜集书目提要》①中,有〈沈德潜《杜诗偶评》提要〉,其中说:“《杜诗偶评》四卷,一名《杜诗评钞》。”鉴于古人同书异名的情况很普遍... 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实在可以作为我们做学问的金玉良言。在郑庆笃等编写的《杜集书目提要》①中,有〈沈德潜《杜诗偶评》提要〉,其中说:“《杜诗偶评》四卷,一名《杜诗评钞》。”鉴于古人同书异名的情况很普遍,以前我也相信《杜诗偶评》即《杜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学 沈德潜 书目提要 杜集 杜甫研究 《唐诗别裁集》 书录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 评点学 沈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聂氏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病的系列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红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847-849,共3页
参芪地黄汤系《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中治疗肠痈,溃后见气血大亏诸虚证的补益方剂。聂莉芳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导师,她在临床中运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病,灵活配伍... 参芪地黄汤系《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中治疗肠痈,溃后见气血大亏诸虚证的补益方剂。聂莉芳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导师,她在临床中运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病,灵活配伍,随证化裁,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随聂师学习多年,并为学术继承人,兹将其经验与个人的学习运用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芪地黄汤 慢性肾脏病 加味治疗 杂病源流犀烛 临床疗效 沈氏尊生 学术继承 名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的农业集约化经营 被引量:3
20
作者 闵宗殿 《古今农业》 1999年第4期4-10,共7页
集约化经营是我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在我国历史上称为少种多收。这种经营方式,早在北魏《齐民要术·杂说》中已经提出:“凡人家营田,... 集约化经营是我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在我国历史上称为少种多收。这种经营方式,早在北魏《齐民要术·杂说》中已经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宋代陈旉在《农书》中进一步指出:“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农之治田,不在连阡跨陌之多,唯其财力相称,则丰穰可期审矣。”说明古代的农学家是一致主张集约化经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农业集约化 集约经营 太湖地区 集约化经营 用工量 沈氏农书》 种植方法 稻田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