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读”和“大写”——关于沈从文研究的访谈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晓东 唐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87,共5页
唐伟:吴老师,很高兴您接受我这次关于沈从文研究的访谈。关心您写作的读者,可能大多都读过您研究沈从文小说的精彩论文,但我想他们肯定也想了解您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看法。吴晓东:好的,我也愿意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唐伟... 唐伟:吴老师,很高兴您接受我这次关于沈从文研究的访谈。关心您写作的读者,可能大多都读过您研究沈从文小说的精彩论文,但我想他们肯定也想了解您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看法。吴晓东:好的,我也愿意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唐伟:我们先从您在北大开设《沈从文研究》的选修课说起。此前中文系有其他老师开过沈从文研究的选修课吗?吴晓东:也有过,商金林老师就曾开过沈从文研究的选修课。我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开的这门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研究 大写 细读 沈从文小说 选修课 吴晓东 老师 中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157,共3页
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深入而独特,这得力于他的历史专业出身和社会学派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这些因素与沈从文创作特点的契合。《沈从文传》的完成,也意味着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开始从"历史研究"向"文学研究"过渡。
关键词 金介甫 沈从文研究 历史专业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期的沈从文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小岛久代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本文是作者《沈从文研究在日本》(《吉首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一文的续篇,主要介绍90年代以后日本沈从文研究的情况,主要有三个特色:(1)根据中国的档案资料所做的研究;(2)基于当地逗留的实地调查;(3)运用叙事学理论而展开的作品研究。
关键词 日本 沈从文研究 原始资料 实地调查 叙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在“传奇”与“诠释”反面的沈从文研究——评张新颖的《沈从文精读》
4
作者 金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关键词 沈从文研究 “传奇” 诠释 张新颖 精读 卡夫卡 阅读感受 同语反复 昆德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
5
作者 罗宗宇 滕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凌宇以沈从文研究为核心的学术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在不同的时期都成为了沈从文研究的学术引领和标高,在对沈从文这类现代作家的重新评价和阐释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文学史观。凌宇非常重视现代文... 凌宇以沈从文研究为核心的学术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在不同的时期都成为了沈从文研究的学术引领和标高,在对沈从文这类现代作家的重新评价和阐释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文学史观。凌宇非常重视现代文学文献史料工作,形成了一种自觉贯通的人文主义学术立场与文化学批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宇 现代文学 沈从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年谱简编》勘误(一)
6
作者 王建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42,共1页
1920年代初期沈从文来到北京,过着飘零的生活。后来在郁达夫、徐志摩等的提携下,在民国四大副刊之一《晨报副刊》上发表文章,沈从文的作家身份逐步确立。邵华强整理的《沈从文年谱简编》(载邵华强编《沈从文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 1920年代初期沈从文来到北京,过着飘零的生活。后来在郁达夫、徐志摩等的提携下,在民国四大副刊之一《晨报副刊》上发表文章,沈从文的作家身份逐步确立。邵华强整理的《沈从文年谱简编》(载邵华强编《沈从文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为沈从文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但经查阅原报刊,发现年谱存在一些错误,现指出并更正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研究 年谱简编 《晨报副刊》 知识产权出版社 勘误 作家身份 研究资料 郁达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理精神与诗性情怀的融会互发——凌宇文学研究论略
7
作者 龙永干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秉持着"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本着文学本体的价值原则,凌宇对沈从文进行了"价值重估",恢复了其作为现代文学大家的文学史地位,改写了现代文学史的旧有格局。非但沈从文研究,凌宇的文学研究始终是学理精... 秉持着"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本着文学本体的价值原则,凌宇对沈从文进行了"价值重估",恢复了其作为现代文学大家的文学史地位,改写了现代文学史的旧有格局。非但沈从文研究,凌宇的文学研究始终是学理精神与诗性情怀的互发,是审美创造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同时,他还在沈从文文献资料的整理、当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宇 沈从文研究 学理精神 诗性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宇研究专题
8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3,共5页
凌宇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学者,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活动已近四十年了。数十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现代小说与区域文化研究、小说思潮流派研究、小说叙事学研究,特别是... 凌宇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学者,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活动已近四十年了。数十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现代小说与区域文化研究、小说思潮流派研究、小说叙事学研究,特别是沈从文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凌宇先生学术成就和思想的总结与回顾,是我们作为后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期“学人研究”专栏特地选编一组稿件,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包括对凌宇沈从文研究及其“湘西发现”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的阐释,对凌宇沈从文研究中人性——生命观的解读,凌字沈从文研究“价值重估”的意义。凌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等方面,后学者们畅所欲言,发自内心的感想和心得,撷此一束,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沈从文研究 专题 区域文化研究 现代小说 学术成就 文学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碧玉、安必诺简介
9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何碧玉(Isabelle Rabut),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语言与文学教授,亚洲研究团队负责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家,其博士论文为沈从文研究。编著有《中原国土上的美丽叛译:现代华语世界中的翻译问题与实践》(2010)、《现代... 何碧玉(Isabelle Rabut),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语言与文学教授,亚洲研究团队负责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家,其博士论文为沈从文研究。编著有《中原国土上的美丽叛译:现代华语世界中的翻译问题与实践》(2010)、《现代中国与西方:翻译与跨文化协商》(与彭小妍共同主编,201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研究 简介 翻译问题 现代中国 沈从文研究 汉语语言 语言文化 研究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十至七十年代“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博士学位论文)
10
作者 刘志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0,共1页
潜在写作是当代中国文学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写作现象 ,即作家写作的是在当时不是为了发表也无法发表的文学作品 ,其中不少提供了公开文学中缺少的艺术与精神质素。潜在写作与公开文学一起 ,构成时代文学多层次性的内涵。本论文导论部分... 潜在写作是当代中国文学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写作现象 ,即作家写作的是在当时不是为了发表也无法发表的文学作品 ,其中不少提供了公开文学中缺少的艺术与精神质素。潜在写作与公开文学一起 ,构成时代文学多层次性的内涵。本论文导论部分讨论 1 949— 1 976年的潜在写作的概念、研究思路、材料的真实性、出现的原因、主要的作家群、发展的趋势、分类、评价与文学史地位问题。正文部分研究这一时期比较有典型性的“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 ,指出在整体上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都有一定的精神自传性 ,表现了一种苦难中的坚守精神和个人主体性的回归 ,其中最优秀的作家则实现了从现实战斗精神向现代反抗意识的转变。论文并通过具体作家作品的探讨 ,指出在整体一致的情况下作家精神的不同侧重点。论文最后在二十世纪文学史的背景下讨论了胡风集团潜在写作的意义 ,指出在与“战争文化规范”的冲突中 ,“五四”新文化传统似乎全军覆没 ,可是“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表明 ,作为一种精神传统 ,它并没有自行消失 ,而是隐入地下 ,以“个人话语”的方式继续顽强存在 ;而从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来看 ,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学史的 ,更让我们思考自鲁迅以来的“以生命写作、抗争”的精神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研究——二十一四十年代文学进程中一个文学家的彷徨、选择》 陈思和 中国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