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艺术为艺术而作”德国作曲家沃尔夫冈·里姆 |
钱泥
|
《音乐爱好者》
|
2024 |
0 |
|
2
|
语言·思维·认知——再论沃尔夫假说 |
施光
辛斌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9
|
|
3
|
论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上) |
白君汉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1 |
11
|
|
4
|
沃尔夫语言相关性思想解读 |
鞠方安
张丽华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论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下) |
白君汉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1 |
7
|
|
6
|
新沃尔夫假说:缘起、理据与研究态势 |
陆志军
曾丹
|
《外文研究》
|
2018 |
4
|
|
7
|
沃尔夫的普遍主义思想 |
高一虹
|
《外语研究》
|
2001 |
13
|
|
8
|
中国“托马斯·沃尔夫研究”现状述评 |
王兰明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9
|
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透过手语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
刘润楠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0
|
存在理性与生命艺术的探求——论汤姆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 |
王晓光
刘勇强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7 |
2
|
|
11
|
论沃尔夫艺术歌曲的抒情性表达 |
王玉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0 |
2
|
|
12
|
现代语言学中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冯志伟
汪学磊
周建
|
《现代语文》
|
2020 |
1
|
|
13
|
结构工程师和骨科医生的产儿——沃尔夫定律 |
武际可
|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4
|
新颖的构思 严密的组织——沃尔夫的三首莫里克歌曲分析 |
孙会玲
|
《音乐创作》
|
2008 |
1
|
|
15
|
沃尔夫与舒伯特同词艺术歌曲《迷娘之歌》比较 |
陈雪
|
《艺术探索》
|
2012 |
1
|
|
16
|
胡戈·沃尔夫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地位与特色 |
刘彭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7
|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在中英文化思维中的对比研究 |
尚征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8
|
浪漫与迷惘情态下的小说情境设计——浅析托马斯·沃尔夫小说《远与近的》美学思想 |
吴桂荣
|
《写作》
|
2007 |
2
|
|
19
|
“沃尔夫假说”与中西文化差异 |
王超
周坤
|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
2007 |
1
|
|
20
|
沃尔夫主义在18世纪的俄罗斯 |
姜宏
赵爱国
|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