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革命与互助:沂蒙抗日根据地的生产动员与劳动互助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魏本权
-
机构
临沂大学文学院暨沂蒙文化研究院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71,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革命策略与合作运动:革命动员视角下中共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27-1949)"(10YJC770094)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经费资助
-
文摘
抗日战争之前,沂蒙地区基于乡邻、宗族、租佃、雇佣关系形成的劳动互助习惯体现为互惠性与不公平性、互助与剥削并存。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的劳动互助模式以"变工为主,互助为次",着力于消除劳动互助中的不公平性和剥削性,通过换工、还工、添工、补工、拔工的形式实现公平变工,均平性和对等性是新的劳动互助模式的基本取向。从互助到变工的演变,是通过党的生产动员实现的,并形成了通过群众运动来推进生产运动的动员模式。劳动互助运动的有效动员与运行,不仅有赖于"生产必须领导"、新的党群关系的建构与劳动观念的转变,而且需要面对乡村民众因循已久的心理习惯,协调不同阶层民众的利益诉求。
-
关键词
劳动互助
生产动员
劳动方式
动员模式
沂蒙抗日根据地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