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区非平衡汽-气稳压器模型开发与验证
1
作者 朱俊志 屈漕卿 +5 位作者 时维立 杨珏 苟军利 樊杰 方宇坤 黄凯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5-633,共9页
先进一体化小堆采用蒸汽-氮气稳压器,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自稳压能力。为了研究蒸汽-氮气稳压器的热工水力特性,建立了基于多区非平衡状态的蒸汽-氮气稳压器模型。该模型由液区、饱和区和气区3部分组成,每个区进一步均分为多个控制体... 先进一体化小堆采用蒸汽-氮气稳压器,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自稳压能力。为了研究蒸汽-氮气稳压器的热工水力特性,建立了基于多区非平衡状态的蒸汽-氮气稳压器模型。该模型由液区、饱和区和气区3部分组成,每个区进一步均分为多个控制体。本研究从质量和能量守恒角度描述了稳压器中的重要热工水力学现象:体积蒸发、体积冷凝以及壁面换热等,并提出了控制方程的离散求解方法。通过稳压器升压实验结果对蒸汽-氮气稳压器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升压阶段,多区非平衡稳压器模型可准确模拟压力响应特性,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在9%以内;在冷凝降压阶段,由于氮气存在对壁面换热冷凝的影响,导致计算值与实验值误差增大。整体上,多区非平衡稳压器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蒸汽-氮气稳压器在瞬态下的压力响应特性,可用于汽-气稳压器稳压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气稳压器 多区非平衡 模型开发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汽-气稳压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磊 贾海军 +1 位作者 刘洋 马喜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0-207,共8页
低温核供热堆二代(NHR-Ⅱ)是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反应堆,采用汽-气稳压器稳压方式。本文建立汽-气稳压器计算模型,通过与汽-气稳压器涌入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表明计算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汽-气稳压器的动态特性。基于此计算模型,对采用一... 低温核供热堆二代(NHR-Ⅱ)是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反应堆,采用汽-气稳压器稳压方式。本文建立汽-气稳压器计算模型,通过与汽-气稳压器涌入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表明计算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汽-气稳压器的动态特性。基于此计算模型,对采用一体化汽-气稳压器的NHR-Ⅱ系统稳压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HR-Ⅱ动态功率调节过程中,系统压力和温度均出现滞后现象;在压力变化滞后阶段堆芯出口过冷度会急剧下降,但堆芯出口最小过冷度仍在安全范围内,系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气稳压器 非凝结性 动态特性 自然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凝性气体对汽-气稳压器稳压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马喜振 贾海军 +1 位作者 刘洋 吴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86-1591,共6页
通过分析相间的传热传质过程以及非凝性气体存在时壁面蒸汽冷凝过程,建立了汽-气稳压器模型,研究了非凝性气体对稳压过程的影响,描述了稳压器的稳压特性,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MIT稳压器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不含非凝性气体时,... 通过分析相间的传热传质过程以及非凝性气体存在时壁面蒸汽冷凝过程,建立了汽-气稳压器模型,研究了非凝性气体对稳压过程的影响,描述了稳压器的稳压特性,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MIT稳压器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不含非凝性气体时,计算精度高,相对偏差在0.8%内,压力峰值为0.647 MPa;当非凝性气体含量从0增至20%时,计算精度相对减小,最高相对偏差为15.4%;压力峰值从0.647MPa增至1.02MPa。研究表明非凝性气体对稳压器稳压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随着非凝性气体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稳压器内稳压过程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凝性 汽-气稳压器 稳压 冷凝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