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侧面柱碰位置与速度对车体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牛卫中 刘金鑫 潘胜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评价乘用汽车在侧面柱碰事故中的安全性,仿真分析了其碰撞能量的转移路径,研究了不同碰撞位置、碰撞速度对车体安全性的影响。联合LS-DYNA与HyperW orks软件,建立了乘用汽车在碰撞速度方向与车体纵向轴线成75°角时发生侧面柱碰... 为评价乘用汽车在侧面柱碰事故中的安全性,仿真分析了其碰撞能量的转移路径,研究了不同碰撞位置、碰撞速度对车体安全性的影响。联合LS-DYNA与HyperW orks软件,建立了乘用汽车在碰撞速度方向与车体纵向轴线成75°角时发生侧面柱碰的有限元模型,对碰撞立面分别处于驾驶员假人头部中心、肋骨中心、胯点位置,在碰撞速度分别为29、32、35 km/h时,汽车侧面柱碰事故的形态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在碰撞角为75°的情况下,当碰撞立面通过假人头部中心并且碰撞速度为32 km/h时,车体结构的安全性在所考虑的几种工况中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侧面柱碰 车体安全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约束系统误使用安全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金换 章雄 +5 位作者 肖凌云 王琰 陈玉忠 罗逍 许述财 马春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0-37,共8页
儿童约束系统误(CRS)使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儿童约束系统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对儿童约束系统的误使用情况,本文报告了在北京地区对儿童家长进行的问卷调研。中国儿童安全座椅误用率在70%以上,儿童安... 儿童约束系统误(CRS)使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儿童约束系统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对儿童约束系统的误使用情况,本文报告了在北京地区对儿童家长进行的问卷调研。中国儿童安全座椅误用率在70%以上,儿童安全座椅使用者对于误使用概念模糊且意识薄弱。基于这些调研数据以及国外误使用研究数据,针对8种常见的儿童安全座椅误用模式,进行了台车碰撞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儿童座椅的误使用对儿童安全性的影响显著,其中儿童肩带在儿童腋下的误使用模式,是对安全性影响最大的误使用模式,它可导致HIC15(15 ms间隔的头部伤害指标)增加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儿童约束系统(CRS) 误使用 问卷调研 台车模拟碰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员损伤的汽车正面碰撞减速度波形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铁柱 李光耀 +1 位作者 赵敏 顾纪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0-695,共6页
以车身减速度为研究对象,以乘员损伤指标为目标,对减速度波形进行简化并对其进行优化,为车身改进提供方向,实现车身耐撞性的正向设计。针对某款微型客车,在该车100%正面碰撞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乘员损伤分析软件建立了该车的正面碰撞乘员... 以车身减速度为研究对象,以乘员损伤指标为目标,对减速度波形进行简化并对其进行优化,为车身改进提供方向,实现车身耐撞性的正向设计。针对某款微型客车,在该车100%正面碰撞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乘员损伤分析软件建立了该车的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该车的减速度波形进行了简化,以约束系统模型为基础,对简化减速度波形进行优化。针对特定的乘员损伤指标,优化得到了最优的车身减速度波形。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实验设计构建了乘员约束系统的Kriging近似模型的代替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为合理地利用车身前部的压溃空间,为车身修改提供改进方向及目标,有利于车身安全性的正向设计,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正面碰撞 减速度波形 乘员约束系统 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校车正面碰撞下乘员约束系统安全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应龙 葛如海 张学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研究小学校车乘员约束系统在校车正面碰撞中的保护效果,依据《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开展校车30 km/h正面碰撞工况的台车试验;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包括地板、前后排座椅、P型6岁假人与安全带的校车乘员正面碰撞仿真... 为研究小学校车乘员约束系统在校车正面碰撞中的保护效果,依据《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开展校车30 km/h正面碰撞工况的台车试验;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包括地板、前后排座椅、P型6岁假人与安全带的校车乘员正面碰撞仿真模型,对比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座椅间距、靠背刚度、坐垫刚度及坐垫倾角对乘员伤害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座间距小于590 mm时,6岁假人与女性假人的头部伤害指标均明显上升;坐垫倾角增加15°时,6岁假人头、胸伤害指标分别下降21.6%和33.4%,女性假人的颈部弯矩减小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校车正面碰撞 儿童乘员 约束系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腿误使用对ISOFIX型儿童座椅安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金换 李浩 +5 位作者 周勇 付海龙 黄杨 肖凌云 胡文浩 董红磊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60-364,共5页
支撑腿是ISOFIX型儿童座椅(CRS)的一种抗翻转装置,支撑腿的误使用现象非常普遍。该文使用P系列3岁儿童假人(P3)进行了台车试验,将支撑腿正常使用和误使用情况下儿童假人的伤害值进行对比,结合MADYMO仿真分析,量化支撑腿误使用情况下儿... 支撑腿是ISOFIX型儿童座椅(CRS)的一种抗翻转装置,支撑腿的误使用现象非常普遍。该文使用P系列3岁儿童假人(P3)进行了台车试验,将支撑腿正常使用和误使用情况下儿童假人的伤害值进行对比,结合MADYMO仿真分析,量化支撑腿误使用情况下儿童假人各伤害指标损伤值的增加量。不使用支撑腿﹑支撑腿与地板有间隙﹑支撑腿与地板有预紧这3种误使用与正常使用的台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正常使用相比,在几种支撑腿误使用情况下,假人头部最大位移量将增加14.3%,头部HIC值最大增加37.2%,胸部3 ms加速度最大增加37.3%;仿真结果与试验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儿童座椅(CRS) ISOFIX型儿童座椅 支撑腿 正面碰撞 MADYM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带非正常佩戴位置对假人胸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马伟杰 逯艳博 朱海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假人胸部压缩位移量是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评价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一个指标。为研究安全带佩戴位置对胸部位移量的影响,本文以冲击速度为3.0 m·s-1,对于HybridⅢ50百分位假人胸部,进行了摆锤标定试验。以正常胸部冲击位置为0... 假人胸部压缩位移量是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评价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一个指标。为研究安全带佩戴位置对胸部位移量的影响,本文以冲击速度为3.0 m·s-1,对于HybridⅢ50百分位假人胸部,进行了摆锤标定试验。以正常胸部冲击位置为0点,沿Z轴向上每隔20 mm选取一个冲击位置点。在正常的与非正常的安全带佩戴位置,对某车型进行了2次对比试验,分析两者的胸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当偏离位置小于从正常胸部冲击的0点向上60 mm时,胸位移基本为线性下降。正确的安全带佩戴位置是:安全带上边缘不得超过假人上衣调整螺栓孔。作者建议:新版C-NCAP能增加安全带佩带范围的要求,以使假人胸部压缩位移量的评价更接近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碰撞试验 摆锤冲击 安全带佩戴位置 胸部位移 HybridⅢ50th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正碰时的人体损伤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志强 初永平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年第4期35-37,共3页
从汽车被动安全性角度出发介绍了有关人体损伤指标、现有的假人。利用MADYMO软件对某车型轿车在正面碰撞时的乘员约束系统进行建模,并参照相关正面碰撞试验法规进行了碰撞模拟研究。计算所得的乘员伤害指标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该... 从汽车被动安全性角度出发介绍了有关人体损伤指标、现有的假人。利用MADYMO软件对某车型轿车在正面碰撞时的乘员约束系统进行建模,并参照相关正面碰撞试验法规进行了碰撞模拟研究。计算所得的乘员伤害指标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假人 人体损伤指标 MADY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碰撞试验假人零部件质心测量方法及装置 被引量:2
8
作者 解文娜 颜凌波 +2 位作者 张伟锋 曹立波 汤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81-287,共7页
假人质心位置是汽车碰撞试验所需要保证的重要参数。该文提出了一种汽车碰撞试验假人零部件质心坐标的测量方法。根据力矩平衡原理,采用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估计方法 ,对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误差分析。用该测量方法及单片机技术,设计... 假人质心位置是汽车碰撞试验所需要保证的重要参数。该文提出了一种汽车碰撞试验假人零部件质心坐标的测量方法。根据力矩平衡原理,采用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估计方法 ,对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误差分析。用该测量方法及单片机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直接显示假人零部件质心坐标的测量装置,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测量精度与所测部件的质量及3个传感器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相关。调整3个测力点之间的距离,可提高测量精度。该测量装置操作方便;传感器的支撑点间距为200 mm工况下,质心测量精度70μm,而最大理论误差2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汽车碰撞试验 假人 零部件质心 力矩平衡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载圆柱形货箱防护装置的碰撞安全性设计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宇喆 王波 张金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67-473,共7页
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某车载圆柱形货箱在正面碰撞工况下的运动情况及由拉钩,绳索,包带组成的防护装置的失效情况;并通过改变包带固定位置与拉钩结构对防护装置进行设计改进。结果表明:在正面碰撞过程中,对于原有防护装置,在50 km/... 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某车载圆柱形货箱在正面碰撞工况下的运动情况及由拉钩,绳索,包带组成的防护装置的失效情况;并通过改变包带固定位置与拉钩结构对防护装置进行设计改进。结果表明:在正面碰撞过程中,对于原有防护装置,在50 km/h及以下初速度的柱形货箱所受力学冲击较小,防护装置对柱形货箱的约束作用较好;在70 km/h初速度时,柱形货箱与货舱发生二次碰撞,原有防护装置约束效果较差。改进后的防护装置能够使柱形货箱在70 km/h初速度下仍不发生二次碰撞,柱形货箱加速度峰值从60g下降到25g;因此,安全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车辆正面碰撞 车载货箱 防护装置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主动预紧式安全带的乘员可接受度与优化措施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俊 宋志强 +2 位作者 曹立波 欧阳志高 胡先男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79-385,共7页
集成主动预紧式安全带(IAPS)是集成了若干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乘员约束保护系统。为开发和应用IAPS,该文研究了乘员对IAPS的可接受度,提出了提高接受度的措施。进行了装有50%th男性假人的座椅台架试验和20名志愿者参与的实车道路实... 集成主动预紧式安全带(IAPS)是集成了若干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乘员约束保护系统。为开发和应用IAPS,该文研究了乘员对IAPS的可接受度,提出了提高接受度的措施。进行了装有50%th男性假人的座椅台架试验和20名志愿者参与的实车道路实验;分析了IAPS的一级预紧力、预紧频次、预紧噪音值3因素对乘员可接受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志愿者对一级预紧力感觉不舒适的最小阈值存在差异,可将一级预紧力定为124 N;原IAPS有较高的预紧频次,可优化触发一级预紧功能的即碰时间(TTC)来降低此阈值;预紧噪音值不会对乘员造成额外的干扰。因而,这些优化措施,可提升乘员对IAPS的可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集成主动预紧式安全带(IAPS) 实车试验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乘员可接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使用工况下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性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祥文 邹猛 +1 位作者 许述财 黄彬兵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80-1786,共7页
上拉带是ISOFIX型儿童安全座椅抗翻转装置之一,其误使用会降低儿童安全座椅的保护性能。根据GB27887—2011中抗翻转装置在不起作用下进行动态试验的相关要求,提出儿童座椅使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可增强正面碰撞中上拉带误使用工况对... 上拉带是ISOFIX型儿童安全座椅抗翻转装置之一,其误使用会降低儿童安全座椅的保护性能。根据GB27887—2011中抗翻转装置在不起作用下进行动态试验的相关要求,提出儿童座椅使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可增强正面碰撞中上拉带误使用工况对儿童的保护。采用Q系列3岁儿童假人(Q3),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台车碰撞试验,对比CFRP儿童安全座椅与普通塑料儿童安全座椅在上拉带误使用工况下儿童假人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拉带误使用工况下,与普通塑料儿童安全座椅相比,CFRP儿童安全座椅的Q3假人头部前向最大位移量减小了18.49%;胸部加速度降低2.71%,增强了对儿童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儿童安全座椅 正面碰撞 碳纤维增强塑料 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混合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汽车变厚度B柱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欣 段利斌 +1 位作者 陈涛 杜展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86-193,共8页
为了将连续变厚度轧制工艺更好地应用于车身轻量化设计和耐撞性设计,针对连续变厚度轧制(TRB)B柱不同区域厚度分布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维混合元胞自动机(ODHCA)模型。建立变厚度B柱的ODHCA模型,提取元胞厚度作为设计变量,确定其局部更新规... 为了将连续变厚度轧制工艺更好地应用于车身轻量化设计和耐撞性设计,针对连续变厚度轧制(TRB)B柱不同区域厚度分布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维混合元胞自动机(ODHCA)模型。建立变厚度B柱的ODHCA模型,提取元胞厚度作为设计变量,确定其局部更新规则;根据连续变厚度轧制工艺的特点定义设计区域的约束条件,确定ODHCA方法的迭代方式与收敛准则。结果表明:应用ODHCA方法,在等质量情况下,胸部、腹部、骨盆位置侵入量分别降低了8.8%、13.4%、14.6%;而在质量降低14.2%时,上述各部位的位置侵入量分别降低了5.8%、9.6%、10.3%。因而,该方法可以改善B柱的变形模式,提高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并满足轻量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耐撞性 轻量化 连续变厚度轧制(TRB)B柱 一维混合元胞自动机方法(OD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位状态儿童乘员防护的安全气囊优化(英文)
13
作者 费敬 白中浩 陈可明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1-57,共7页
提出了一种离位状态(OOP)儿童安全气囊参数优化策略。根据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的SAE J1980-2008法规,建立了典型的3岁和6岁离位儿童乘员多刚体MADYMO-有限元仿真模型。以乘员综合损伤评价指标(Pcomb)为目标函数,安全气囊参数为设计变量... 提出了一种离位状态(OOP)儿童安全气囊参数优化策略。根据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的SAE J1980-2008法规,建立了典型的3岁和6岁离位儿童乘员多刚体MADYMO-有限元仿真模型。以乘员综合损伤评价指标(Pcomb)为目标函数,安全气囊参数为设计变量,采用最小二及乘优化设计和概率分析软件LS-OPT对选取的变量进行优化,选用空间填充试验设计采取样本点,采用混合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使Pcomb最小。对比了双级和单级气体发生器气囊在低速和高速对假人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损伤指标基本满足US-NCAP法规的要求;在54 km/h正面碰撞时,双级气囊对假人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单级气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儿童乘员 离位状态(OOP) 安全气囊 综合损伤指标 LS-OPT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调查电动汽车碰撞事故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家慜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基于中国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数据库中上海市松江区站点55例包含电动汽车碰撞事故进行特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事故场景、运动响应、电动汽车损伤位置、车速与变形关系、电池损伤相关情况等。参考传统汽车交通事故危险场景对电动汽... 基于中国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数据库中上海市松江区站点55例包含电动汽车碰撞事故进行特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事故场景、运动响应、电动汽车损伤位置、车速与变形关系、电池损伤相关情况等。参考传统汽车交通事故危险场景对电动汽车事故进行分类,对汽车整体进行区域划分,细化电动汽车变形范围。引入频率网格矩阵分析电动汽车主要变形特性。根据变形及运动响应,分析电动汽车变形侵入乘员舱危及乘员安全。为电动汽车安全性设计及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电动汽车 事故深度调查 事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嵌合管来增强负Poisson比结构的耐撞性能
15
作者 周建中 聂冰冰 +3 位作者 孙会明 黄健 王良模 高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6,共8页
为了提高结构耐撞性,从而实现车辆轻量化,提出了一种嵌合管(由薄壁方形管嵌入双箭头格子而组成的)具有负Poisson比的增强型结构。通过负Poisson比的收缩效应,来增强负Poisson比结构和嵌合管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增强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为了提高结构耐撞性,从而实现车辆轻量化,提出了一种嵌合管(由薄壁方形管嵌入双箭头格子而组成的)具有负Poisson比的增强型结构。通过负Poisson比的收缩效应,来增强负Poisson比结构和嵌合管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增强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压缩试验,来验证其准确性;通过数值方法,在轴向载荷下,比较双箭头点阵结构、结构填充管和嵌合管负Poisson比增强型结构的耐撞性能,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双箭头点阵结构和填充管结构相比,增强型结构的总吸收能量为1.12 MJ,提升了约40%;比吸能13.2 kJ/kg,提升了约30%;短梁的夹角70°、长梁的夹角40°、长梁厚度1.4~1.6 mm、短梁厚度1.2 mm的结构填充管结构,具有较大的比吸能和较小的碰撞峰值力;增加嵌管厚度显著提升耐撞性能,但结构质量急剧增加,嵌管厚度达到1.2 mm左右时,兼顾耐撞性和轻量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车辆轻量化 结构耐撞性 负Poisson比 薄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正面碰撞的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国胜 王维 +1 位作者 陈野 张天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68-1471,共4页
以某轿车为对象,建立含乘员约束系统整车有限元模型.在LS-DYNA环境下,将整个模型划分为36万个壳单元进行正面碰撞过程数值模拟.对碰撞过程中能量转移、耗散、主要结构的吸能效果、乘驾假人的变形损伤指标进行了分析.将仿真分析结果与碰... 以某轿车为对象,建立含乘员约束系统整车有限元模型.在LS-DYNA环境下,将整个模型划分为36万个壳单元进行正面碰撞过程数值模拟.对碰撞过程中能量转移、耗散、主要结构的吸能效果、乘驾假人的变形损伤指标进行了分析.将仿真分析结果与碰撞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估,验证了含乘员约束系统的整车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含乘员约束系统的汽车碰撞模型及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较真实地反映出实车碰撞的状况和结果,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乘员约束系统 汽车被动安全 人体模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人体尺寸差异及对车辆正碰中驾驶员损伤风险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金换 杨洁 +3 位作者 金鑫 沈明 罗逍 马春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将中美不同百分位的人体尺寸进行了比较,并根据中国和美国人体尺寸,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分别代表中美5百分位女性,50和95百分位男性的多刚体假人模型,进行了台车正面碰撞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当正面碰撞在30-50 km/h下,中国5百分位女性... 将中美不同百分位的人体尺寸进行了比较,并根据中国和美国人体尺寸,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分别代表中美5百分位女性,50和95百分位男性的多刚体假人模型,进行了台车正面碰撞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当正面碰撞在30-50 km/h下,中国5百分位女性和50百分位男性驾驶员比相应的美国驾驶员承受更高的损伤风险,然而,当正面碰撞在30-60 km/h下,中国95百分位男性驾驶员比相应的美国驾驶员承受更低的损伤风险。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汽车安全法规或进行车型开发的时候,需要将人体尺寸的差异考虑在内,从而使中国市场上的车型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中国驾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车辆正面碰撞 损伤风险 人体测量学尺寸 MADYMO软件 多刚体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E R129法规的儿童座椅侧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金换 杨帆 +1 位作者 周勇 吴文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37-244,共8页
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推出的R129法规中儿童座椅侧面碰撞保护性能的要求,建立了侧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用已有后向碰撞波形发生装置,组合了后向碰撞聚氨酯管、橄榄头、台车初速度,调试波形,实现了侧面碰撞所需的速度波形。按照该法规... 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推出的R129法规中儿童座椅侧面碰撞保护性能的要求,建立了侧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用已有后向碰撞波形发生装置,组合了后向碰撞聚氨酯管、橄榄头、台车初速度,调试波形,实现了侧面碰撞所需的速度波形。按照该法规,设计台车座椅和门板系统,进行Q系列3岁假人模型的侧面碰撞试验,测量了假人头部、胸部损伤,分析了座椅与门板相对速度曲线和碰撞过程的高速摄影图像。结果表明:速度波形符合该法规要求,台车座椅和门板系统位置准确、结构稳定。因而,该台车试验系统,能满足该法规要求,进行侧面碰撞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儿童座椅 侧面碰撞 聚氨酯(PU)管 台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轮胎动态冲击的试验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建保 孙晴 +3 位作者 刘珍海 胡跃伟 岳国辉 陈现岭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9-54,共6页
乘用车整车碰撞仿真分析中,轮胎仿真精度影响轮胎的变形、姿态及车体响应。为提升轮胎的仿真精度,该文设计了乘用车轮胎动态冲击试验系统。采用实体与壳单元结合的轮胎建模方法,通过Hypermesh建立动态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使用LS-Dyna仿... 乘用车整车碰撞仿真分析中,轮胎仿真精度影响轮胎的变形、姿态及车体响应。为提升轮胎的仿真精度,该文设计了乘用车轮胎动态冲击试验系统。采用实体与壳单元结合的轮胎建模方法,通过Hypermesh建立动态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使用LS-Dyna仿真分析,并与试验对标。用GB/T20072-2006中规定的台车,以10 km/h的速度对轮胎进行2次冲击对比试验。同时验证了对标轮胎模型对整车碰撞的影响。结果表明:仿真中轮胎变形及冲击特性、台车加速度与试验一致。应用于整车碰撞中,轮胎姿态、A柱变形、B柱加速度与试验一致。因而,乘用车轮胎动态冲击试验系统设计有效。轮胎建模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轮胎 动态冲击 试验与仿真 刚度 对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乘员集成系统正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奕 金先龙 +1 位作者 张晓云 亓文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2040-2043,共4页
某型国产小客车为对象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集成了包括50百分位的HybridⅢ型假人,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系统的完整的乘员约束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按国家标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CMVDR294)规定的试验条件,对整个... 某型国产小客车为对象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集成了包括50百分位的HybridⅢ型假人,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系统的完整的乘员约束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按国家标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CMVDR294)规定的试验条件,对整个集成系统进行了正面碰撞的数值模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之后本文对不同约束情况下的乘员安全性做出了比较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员约束系统 汽车碰撞 计算机仿真 汽车被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