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切换增益调节的汽车稳定性滑模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玉敏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6期106-109,共4页
针对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根据滑模控制原理并利用模糊系统的逼近能力,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案。设计基于模糊逻辑的模糊控制器,通过隶属函数将滑模面切换函数模糊化,根据滑模到达条件对切换增益进行有效的估计和调整,再采用积... 针对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根据滑模控制原理并利用模糊系统的逼近能力,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案。设计基于模糊逻辑的模糊控制器,通过隶属函数将滑模面切换函数模糊化,根据滑模到达条件对切换增益进行有效的估计和调整,再采用积分法求解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既能缩短响应时间,也能抑制系统颤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稳定性 模糊滑模控制 车身侧偏角 横摆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汽车稳定性控制
2
作者 韩玉敏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9期83-83,共1页
针对汽车稳定性控制存在的非线性和参数时变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单神经元的汽车稳定性控制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可有效地使汽车按照驾驶员期望的行驶方向,且保证了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 针对汽车稳定性控制存在的非线性和参数时变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单神经元的汽车稳定性控制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可有效地使汽车按照驾驶员期望的行驶方向,且保证了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神经元自适应 PID 汽车稳定性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风角度对汽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杨列宸 袁志群 +1 位作者 秦利燕 吕恒庆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9期206-208,共3页
针对以往大多数研究中采用90°侧风进行研究这一问题,通过CFD软件对不同侧风角度下的汽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风洞试验的方法对仿真试验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比,发现仿真得到的数值与风洞试验的数值差值在5%以内,说明了仿真模拟的... 针对以往大多数研究中采用90°侧风进行研究这一问题,通过CFD软件对不同侧风角度下的汽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风洞试验的方法对仿真试验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比,发现仿真得到的数值与风洞试验的数值差值在5%以内,说明了仿真模拟的合理性。结果发现,汽车在侧风环境下的侧向位移量与汽车质心的速度和所受到的侧向力共同影响,总体趋势是,侧向位移量首先会随着侧风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某个角度取得最大值,然后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稳定性 侧风角度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前视距离对汽车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沈利群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本文采用预瞄最优曲率模型来仿真驾驶员的控制行为。假设驾驶员向前预视一个距离d ,并根据汽车的即时状态 y(t)与 y·(t) ,来确定一个最优的轨迹曲率 1 /R ,从而确定输入一个适当的转向盘转角。分析了系统响应的稳定性条件 ,并对等... 本文采用预瞄最优曲率模型来仿真驾驶员的控制行为。假设驾驶员向前预视一个距离d ,并根据汽车的即时状态 y(t)与 y·(t) ,来确定一个最优的轨迹曲率 1 /R ,从而确定输入一个适当的转向盘转角。分析了系统响应的稳定性条件 ,并对等速输入时系统的响应作了仿真计算 ,结果证实了稳定性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前视距离 汽车稳定性 预瞄最优曲率模型 人-汽车系统 反应滞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盖玉先 郭庆悌 +1 位作者 宋健 李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12-2115,共4页
首先用相平面法判断车辆的稳定状态,对横摆和侧偏随转向输入角和车速变化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随车速和转向角输入的增大稳定域减小最后消失.其次用奇点分岔法对车辆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把无耦合的侧向力和垂向力矩分别作为外部输入... 首先用相平面法判断车辆的稳定状态,对横摆和侧偏随转向输入角和车速变化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随车速和转向角输入的增大稳定域减小最后消失.其次用奇点分岔法对车辆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把无耦合的侧向力和垂向力矩分别作为外部输入,分析其对侧偏和横摆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垂向力矩输入对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结点都有影响,侧向力输入对侧偏角结点影响相对较大.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选择不同的侧向力和横摆力矩的组合以改善车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稳定性 无偶合的力和力矩 相平面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向梯形和多间隙因素汽车蛇行工况的稳定性
6
作者 魏道高 蒋亦斌 +2 位作者 王鹏 潘之杰 肖怀阳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3-50,共8页
考虑到2个重要多间隙因素——转向梯形和主销运动副间隙,理论分析了蛇形工况下汽车稳定性。将转向机构简化为平面连杆机构,建立了含车身侧倾运动的4个自由度汽车转向行驶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和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间隙参数变化对样... 考虑到2个重要多间隙因素——转向梯形和主销运动副间隙,理论分析了蛇形工况下汽车稳定性。将转向机构简化为平面连杆机构,建立了含车身侧倾运动的4个自由度汽车转向行驶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和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间隙参数变化对样车质心侧偏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参数递增时汽车蛇行动力学行为表现为由多周期进入单周期、混沌,然后从单周期回到多周期。随着间隙的增大,汽车蛇行运动的分岔行为明显倾向于多周期运动,而单周期和混沌区域却逐渐减少。在间隙C<0.9 mm区间汽车蛇行工况失稳区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稳定性 转向梯形 主销 多间隙 蛇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虚拟试验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国权 王树凤 +1 位作者 李世雄 余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76,180,共6页
设计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建立操纵稳定性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车辆实体建模和行为建模.虚拟试验场景采用分层模块化的树形结构,用不同的类和节点并组织虚拟试验场的各种对象,并设置了光照、雾化和声音信息.虚拟试验过程... 设计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建立操纵稳定性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车辆实体建模和行为建模.虚拟试验场景采用分层模块化的树形结构,用不同的类和节点并组织虚拟试验场的各种对象,并设置了光照、雾化和声音信息.虚拟试验过程是数据空间到图形图像空间的映射,使用WTK编程,通过仿真分析数据驱动汽车在虚拟的试验场中行驶,并用分割视屏窗口的方法实现了试验过程的立体视觉显示,从而实现了操纵稳定性的虚拟试验.实际车辆试验表明,虚拟试验分析数据与实车试验比较接近,驾驶员感受的场景与实车试验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操纵稳定性 虚拟试验场景 虚拟试验 分层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RTK技术的汽车运动稳定性检测系统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春生 袁中凡 +1 位作者 王华 刘美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8-173,共6页
为了准确评价汽车运动稳定性能,成功研制了一种基于RTK全球定位技术的检测系统。应用该系统可实时获取表征汽车运动稳定性的状态参数,实现运动稳定性能的检测与评价。同时提出了先进的车身速度验证测试方法,解决了GPS速度参数的验证测... 为了准确评价汽车运动稳定性能,成功研制了一种基于RTK全球定位技术的检测系统。应用该系统可实时获取表征汽车运动稳定性的状态参数,实现运动稳定性能的检测与评价。同时提出了先进的车身速度验证测试方法,解决了GPS速度参数的验证测试难题。对汽车运动稳定性检测系统的硬件架构、软件流程等进行了介绍。经实车试验证明了该检测系统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全球定位 汽车运动稳定性检测 车身速度 实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理论预测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8
9
作者 宗长富 郭孔辉 李铂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12,共5页
本文建立了人-车-路闭环系统模型。计算了双移线及蛇行道路输入时14种车辆方案的理论综合评价指标。根据驾驶员的主观评价对其进行相关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预测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可对汽车结构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改... 本文建立了人-车-路闭环系统模型。计算了双移线及蛇行道路输入时14种车辆方案的理论综合评价指标。根据驾驶员的主观评价对其进行相关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预测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可对汽车结构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改善汽车的操纵性能,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操纵稳定性 仿真 人车路闭环系统模型 理论预测评价模型 综合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雷林 李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64-67,75,共5页
文章介绍了悬架、转向系和轮胎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方法,结合实例通过主、客观的方法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整车转向回正性能的因素,提出了5种整改方案,通过试验验证,第四种和第五种方案的结合可有效地改善... 文章介绍了悬架、转向系和轮胎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方法,结合实例通过主、客观的方法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整车转向回正性能的因素,提出了5种整改方案,通过试验验证,第四种和第五种方案的结合可有效地改善该车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操纵稳定性 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极值搜索算法ABS控制及对汽车侧向稳定性补偿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兵 李永辉 +2 位作者 袁希文 胡哓岚 程逸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6,共6页
针对ABS控制时路面附着系数复杂多变以及最优滑移率难以准确估计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极值搜索算法的ABS控制,它根据"轮胎制动力-滑移率曲线"的单峰值特性,通过极值搜索算法不断的搜寻曲线的极值点,同时运用滑模变结构控... 针对ABS控制时路面附着系数复杂多变以及最优滑移率难以准确估计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极值搜索算法的ABS控制,它根据"轮胎制动力-滑移率曲线"的单峰值特性,通过极值搜索算法不断的搜寻曲线的极值点,同时运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来快速逼近极值点。针对转弯制动耦合工况,通过引入方向盘转角对控制律进行修正,补偿车辆转弯时的侧向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整车七自由度模型,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直线制动时,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快速搜寻到最大制动力和最优滑移率。转弯制动时,考虑了转向修正后制动滑移率有所减小而轮胎侧向力增大,但停车时间并未明显增加,提高了汽车的侧向稳定性;当路面条件改变时,控制器能够自适应路面附着系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防抱死制动系统 滑模极值搜索算法 汽车侧向稳定性 路面附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能源洗扫车行驶稳定性的设计分析与发展路径探讨
12
作者 刘馨泽洋 高堃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新能源洗扫车是当前进行路面机械化清洁降尘作业的主要工具。为提升新能源洗扫车行驶的稳定性,本文以新能源洗扫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当前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简单介绍之后,着重基于新能源洗扫车的运行情况,对设计新能源... 新能源洗扫车是当前进行路面机械化清洁降尘作业的主要工具。为提升新能源洗扫车行驶的稳定性,本文以新能源洗扫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当前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简单介绍之后,着重基于新能源洗扫车的运行情况,对设计新能源洗扫车行驶稳定性的方案步骤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设计水平,保障清洁作业的开展效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洗扫车 行驶稳定性 汽车稳定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的传递函数试验辨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艳 贾鑫 +1 位作者 宗长富 管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4-1079,共6页
针对汽车转向盘角脉冲输入场地试验数据的特点,对实际数据处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了采用FFT方法和时域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的结果,并详细分析了FFT方法在实际数据处理中存在上述问题时,数据处理精度不高的原因。
关键词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 转向盘角脉冲输入试验 ARMA模型 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响应参数的单位与量纲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举成 张兆合 杨昌明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1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针对表征汽车操纵稳定性状态的稳定性因数等参数的单位规定比较混乱的现状,根据角度物理量有单位但无量纲的特点,在轮胎侧偏刚度取两种不同单位的情况下,对汽车转向稳态响应的稳定性因数及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等重要参数的单位及量纲进... 针对表征汽车操纵稳定性状态的稳定性因数等参数的单位规定比较混乱的现状,根据角度物理量有单位但无量纲的特点,在轮胎侧偏刚度取两种不同单位的情况下,对汽车转向稳态响应的稳定性因数及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等重要参数的单位及量纲进行了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操纵稳定性 稳定性因数 稳态横摆角速度 单位与量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状态预测的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绍松 王旭阳 +2 位作者 范阳群 于志新 崔高健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85-393,共9页
为提高汽车行驶的侧向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考虑车辆稳定状态趋势的新型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LTV-MPC)方法。该方法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的转角优化序列对汽车稳定状态趋势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的车辆稳定状态调整轮胎侧偏刚度,实现汽车的侧向... 为提高汽车行驶的侧向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考虑车辆稳定状态趋势的新型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LTV-MPC)方法。该方法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的转角优化序列对汽车稳定状态趋势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的车辆稳定状态调整轮胎侧偏刚度,实现汽车的侧向稳定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主动前轮转向汽车的侧向稳定性,降低控制器的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稳定状态预测 主动前轮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系统在路面激励下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志鹏 史松卓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20,共7页
针对不同路面输入状况对汽车操作稳定性产生的使转向盘产生抖动的不良影响,将EPS动力学模型与整车12自由度模型相结合,同时引入基于摆振系统的轮胎模型和路面激励模型,建立完善的由转向系统到路面激励输入的完整仿真模型。基于消除路面... 针对不同路面输入状况对汽车操作稳定性产生的使转向盘产生抖动的不良影响,将EPS动力学模型与整车12自由度模型相结合,同时引入基于摆振系统的轮胎模型和路面激励模型,建立完善的由转向系统到路面激励输入的完整仿真模型。基于消除路面激励输入对转向性能产生影响的目的,设计了基于趋近率的滑膜控制器跟踪助力电机电流,减弱路面冲击产生的不良影响。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不同路面状况下车辆的操作稳定性。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EPS电机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减弱路面随机激励对转向系统性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了车辆的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路面随机输入 助力转向 基于趋近率的滑模控制 汽车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数据的一种处理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振东 雷雨成 《汽车科技》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是汽车技术的重要课题。提出了汽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数据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客观参数,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相关性模型,验证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汽车操纵稳定性 评价 神经网络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神经技术及其在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5
18
作者 尹念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介绍了汽车操作稳定性的研究现状,模糊神经技术的特点,综述了模糊神经技术在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模糊神经技术 汽车操纵稳定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的汽车侧风稳定性虚拟试验研究
19
作者 任秀欢 何杰 +1 位作者 赵池航 陈一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6期1146-1149,共4页
在预瞄跟随理论基础上设计的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常用于弯道、移线、蛇行试验中横向轨迹的控制,文中研究了它对汽车侧风稳定性的控制效果.根据预瞄跟随理论及PID控制技术,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根据某轿车实测数... 在预瞄跟随理论基础上设计的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常用于弯道、移线、蛇行试验中横向轨迹的控制,文中研究了它对汽车侧风稳定性的控制效果.根据预瞄跟随理论及PID控制技术,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根据某轿车实测数据,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了车辆-侧向风-道路耦合模型;通过定义输入变量(转向盘转角)和输出变量(侧向位移),实现了基于ADAMS与MATLAB/Simulink的汽车侧风稳定性联合仿真.试验结果显示驾驶员模型能够有效控制由侧向风引起的大幅度侧向偏移,系统具有较强的跟随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瞄跟随理论 汽车侧风稳定性 ADAMS 联合仿真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类型识别方法
20
作者 管欣 仲昭辉 +6 位作者 詹军 奚腾龙 叶昊 高深圳 成健 廖世辉 蔡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65-1771,共7页
针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评价指标自动化处理需要自动识别试验类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类型自动分类方法。在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类型数据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由1个输入层、3个卷积层、3个批归... 针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评价指标自动化处理需要自动识别试验类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类型自动分类方法。在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类型数据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由1个输入层、3个卷积层、3个批归一化层、2个最大池化(Max-pooling)层、5个线性整流函数(ReLU)层、3个全连接层、2个活化(Dropout)层、1个激活函数(Softmax)层和1个分类输出层组成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类型分类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2250组试验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验证。经验证,类型分类准确率为99.33%,平均识别时间为0.05 s。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类型自动识别方法可有效区分不同试验类型,可用于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结果的自动处理,显著提升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自动化处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试验 类型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汽车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