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汽车碰撞仿真计算效率的网格规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施欲亮 朱平 +2 位作者 张宇 沈利冰 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5-909,共5页
从网格规模控制角度,提出了提高仿真计算效率的徐变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并详细描述了3种徐变区域的网格划分步骤及其在整车模型不同零件上的应用;建立了以机器性能、单元总数、仿真时间、最小时间步长和接触搜索因子为变量的CPU计算时间... 从网格规模控制角度,提出了提高仿真计算效率的徐变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并详细描述了3种徐变区域的网格划分步骤及其在整车模型不同零件上的应用;建立了以机器性能、单元总数、仿真时间、最小时间步长和接触搜索因子为变量的CPU计算时间控制方程,以合理布置徐变区域,控制模型网格规模,减少模型计算时间;通过正碰仿真试验,验证了徐变区域网格划分和CPU计算时间控制相结合进行整车模型网格规模控制可保证计算精度,同时能够提高计算效率,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仿真 网格规模 计算效率 徐变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压成形前后网格变化研究汽车碰撞仿真中的冲压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迪辉 李光耀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为提高碰撞仿真的精度而研究汽车车身钣件在成形过程中的冲压效应,提出了根据冲压前后网格的变形计算出板料的厚度变化、应变分量和等效应变的设想,并相应地推导出计算公式和开发了一个FORTRAN程序。通过以一拉深零件成形为例与有限元软... 为提高碰撞仿真的精度而研究汽车车身钣件在成形过程中的冲压效应,提出了根据冲压前后网格的变形计算出板料的厚度变化、应变分量和等效应变的设想,并相应地推导出计算公式和开发了一个FORTRAN程序。通过以一拉深零件成形为例与有限元软件LS-DYNA的分析进行对比,两者的结果相当接近。表明该设想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文件可直接供碰撞仿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仿真 冲压效应 网格变形 应变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态仿真中车身点焊有限元建模的新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文 张维刚 钟志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对点焊连接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技术,即不同于传统的节点对节点模拟焊接。新型焊接单元在有限元节点与单元之间引入一短梁单元来模拟焊接关系,单元承受拉伸力和剪切力。仿真实例说明,此新型焊接单元,既保证了仿真计算的可靠,又避免了传... 对点焊连接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技术,即不同于传统的节点对节点模拟焊接。新型焊接单元在有限元节点与单元之间引入一短梁单元来模拟焊接关系,单元承受拉伸力和剪切力。仿真实例说明,此新型焊接单元,既保证了仿真计算的可靠,又避免了传统算法中细化局部网格的处理,减轻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仿真.点焊 有限元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面碰撞仿真的轿车关重零件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立峰 向东 +1 位作者 王洪磊 段广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130,共3页
建立了某轿车整车及乘员和约束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100%正面碰撞的数值仿真,通过仿真与试验的加速度曲线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针对车体耐撞性能的不足,通过正交试验构造零件厚度对车体吸能的线性响应面,得到对能量吸收影... 建立了某轿车整车及乘员和约束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100%正面碰撞的数值仿真,通过仿真与试验的加速度曲线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针对车体耐撞性能的不足,通过正交试验构造零件厚度对车体吸能的线性响应面,得到对能量吸收影响显著的关重零件。对关重零件中的前纵梁和前悬挂推力杆采取局部加强和改变形状的改进措施,使传力路线连续。通过整车数值仿真对比,改进方案使关重零件吸能增加,假人头部伤害值降低,说明其车体耐撞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仿真 关重零件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对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申杰 金先龙 +2 位作者 张晓云 陈亿九 陈建国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利用数值模型仿真试验,研究再现大客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一次真实交通事故中去,初步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将行人抛距分析方法引入事故再现分析,并结合仿真结果,建立新的适合该类事故的行人抛距与车速关系... 利用数值模型仿真试验,研究再现大客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一次真实交通事故中去,初步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将行人抛距分析方法引入事故再现分析,并结合仿真结果,建立新的适合该类事故的行人抛距与车速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