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ldflow的汽车扰流板模流分析及翘曲优化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东峰 陈泽中 +1 位作者 刘会 李仕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2-45,共4页
运用Moldflow软件对汽车扰流板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流分析,得到其填充、冷却、翘曲分析结果,分析得出影响翘曲量的最主要因素是体积收缩。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翘曲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熔体温度为220℃,模具温度为40℃,... 运用Moldflow软件对汽车扰流板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流分析,得到其填充、冷却、翘曲分析结果,分析得出影响翘曲量的最主要因素是体积收缩。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翘曲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熔体温度为220℃,模具温度为40℃,注射时间为6 s,保压压力为85 MPa,保压时间为27 s时,翘曲量最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此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减少了翘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DFLOW 汽车扰流板 模流分析 翘曲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扰流板生产线设计及其工艺过程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夏琴香 钟兴尉 +2 位作者 张洪臣 施进文 涂国庆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175,共6页
为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企业的人力劳动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某汽车扰流板为研究对象,对汽车扰流板手动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根据扰流板生产的工艺及技术要求,完成了扰流板生产线的整体设计,并将设计的生产线3D模型导入到DELMIA... 为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企业的人力劳动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某汽车扰流板为研究对象,对汽车扰流板手动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根据扰流板生产的工艺及技术要求,完成了扰流板生产线的整体设计,并将设计的生产线3D模型导入到DELMIA软件中,借助DELMIA软件构建了扰流板生产线仿真模型,实现了扰流板生产线工艺过程的动态仿真;通过仿真分析,优化了机械结构设计,验证了工艺过程的合理性;利用DELMIA软件生成的机器人离线程序可减少机器人的调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扰流板 DELMIA 虚拟制造 工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汽车扰流板辅助制动性能CFD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文华 孙国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07,共4页
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缩短刹车距离,将汽车扰流板对制动性能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加装了后扰流板的汽车外流场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及其对不同路面不同车速下制动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基于当代轿车外形... 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缩短刹车距离,将汽车扰流板对制动性能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加装了后扰流板的汽车外流场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及其对不同路面不同车速下制动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基于当代轿车外形特征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完成仿真分析中必要的计算区域的几何模型建立.其次,基于ICEM-CFD软件完成仿真计算所需的离散化模型.最后,基于FLUENT完成参数的调试,CFD模型计算以及结果的提取,结果表明在良好路面和湿滑路面下,汽车扰流板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汽车扰流板 辅助制动 仿真分析 雷诺应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式变模温吹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可行性评估
4
作者 肖成龙 王肖月 文胜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95,共6页
常规吹塑工艺成型的工业塑件通常存在粗糙、凹坑和橘皮纹等外观缺陷,需经后续打磨、喷漆和抛光处理,才能满足其作为外饰件的使用要求。为此,本文将变模温成型技术与常规吹塑工艺相结合,开发了电热式变模温吹塑成型技术,旨在直接生产出... 常规吹塑工艺成型的工业塑件通常存在粗糙、凹坑和橘皮纹等外观缺陷,需经后续打磨、喷漆和抛光处理,才能满足其作为外饰件的使用要求。为此,本文将变模温成型技术与常规吹塑工艺相结合,开发了电热式变模温吹塑成型技术,旨在直接生产出能满足最终装配使用要求的高光免喷涂的吹塑制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系统阐述了变模温吹塑工艺的流程设计和成型系统的构建,并以汽车扰流板为例,对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采用本文所开发的电热式变模温吹塑工艺,可在与常规吹塑工艺成型周期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能直接成型出具有高表面质量的汽车扰流板,其表面粗糙度仅为0.15μm、光泽度高达92 GU,达到镜面高光效果,彻底消除了常规吹塑工艺成型高光塑件时所必需的后处理工序,从而证明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是可行且有效的,适合在工业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塑 变模温成型技术 汽车扰流板 表观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变模温吹塑模具电加热系统设计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肖成龙 黄汉雄 曾盛渠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5-100,共6页
模腔表面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是表征变模温模具热响应性能的两大关键技术指标,其取决于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为获得优异的模具热响应性能,提出了一种集粒子群优化(PSO)和有限元方法(FEM)于一体的模具加热系统优化策略,并将该PSO-FEM方... 模腔表面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是表征变模温模具热响应性能的两大关键技术指标,其取决于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为获得优异的模具热响应性能,提出了一种集粒子群优化(PSO)和有限元方法(FEM)于一体的模具加热系统优化策略,并将该PSO-FEM方法应用于优化设计汽车扰流板变模温吹塑模具的电加热系统。结果表明,优化后模腔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了53%,模腔表面最大温差从优化前的约20℃降低至优化后的9.4℃。基于优化设计参数构建了相应的扰流板吹塑模具,并进行了变模温吹塑成型实验。研究发现所成型扰流板的表面呈现均匀的镜面光泽,可直接满足装配要求,从而证明了PSO-FEM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变模温吹塑成型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变模温吹塑成型 电加热系统 表面质量 汽车扰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