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头枕支架卡槽拉刀的设计
1
作者 崔卫东 柏岩 《工具技术》 2012年第11期73-73,共1页
传统汽车头枕由实心钢材制成,随着汽车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韧性及吸能性能更好的空心管材(见图1)逐渐代替了实心钢材。国外在加工钢管卡槽时采用直接拉削齿形。通过拉刀的尺寸精度,保证剩余壁厚尺寸,避免拉通钢管。我公司开发了拉... 传统汽车头枕由实心钢材制成,随着汽车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韧性及吸能性能更好的空心管材(见图1)逐渐代替了实心钢材。国外在加工钢管卡槽时采用直接拉削齿形。通过拉刀的尺寸精度,保证剩余壁厚尺寸,避免拉通钢管。我公司开发了拉削齿与挤压齿相结合的汽车头枕支架卡槽拉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头枕 拉刀 卡槽 支架 设计 安全性要求 空心管材 吸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头枕高度对乘员头颈部生物力学响应分析
2
作者 李海岩 王福洋 +3 位作者 赵洪乾 贺丽娟 崔世海 吕文乐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9-219,共1页
目的探究汽车追尾碰撞事故中,座椅头枕高度对乘员头颈部的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中国体征第50百分位男性头颈部生物力学模型和某款汽车头枕有限元模型,设置不同头枕高度的13组汽车追尾碰撞仿真试验,分析头部损伤指标HIC1... 目的探究汽车追尾碰撞事故中,座椅头枕高度对乘员头颈部的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中国体征第50百分位男性头颈部生物力学模型和某款汽车头枕有限元模型,设置不同头枕高度的13组汽车追尾碰撞仿真试验,分析头部损伤指标HIC15、脑组织von Mises应力、颈部伤害指标Nkm和颈椎von Mises应力,并分别与头枕高度进行二维非线性拟合得到预测模型。结果全部头颈部损伤参数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头枕高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加,损伤参数最低值出现在头枕最高点与乘员头部最高点差值0~10 mm区间内。在头枕最高点低于乘员头部最高点30 mm以上时,乘员颈椎C1损伤风险最大,头枕最高点低于乘员头部最高点距离小于30 mm以及高于乘员头部最高点时,乘员颈椎C7损伤风险最大。结论汽车座椅头枕设计及乘员实际乘车时,应尽量使得头枕最高点与乘员头部最高点接近以降低乘员在汽车追尾碰撞中头颈部损伤风险。本研究量化评估了汽车座椅头枕高度对乘员头颈部的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影响,为汽车追尾碰撞中乘员损伤机理研究和座椅头枕安全防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头枕 损伤风险 碰撞事故 生物力学响应 生物力学模型 汽车追尾 非线性拟合 头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头枕强度及吸能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叶芳 徐中明 翟喜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对汽车座椅头枕静强度特性和碰撞吸能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Hypermes软件创建了某车座椅骨架及头枕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将座椅下压刚度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最后,根据GB11550对座椅头枕模型进行静强度... 对汽车座椅头枕静强度特性和碰撞吸能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Hypermes软件创建了某车座椅骨架及头枕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将座椅下压刚度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最后,根据GB11550对座椅头枕模型进行静强度仿真分析和碰撞吸能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头枕前部和后部具有较好的碰撞吸能性,但座椅骨架侧板应力最大值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改进措施,为此类轿车座椅头枕的安全性设计提供方法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头枕 有限元法 静强度分析 碰撞吸能性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头枕强制性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劼 张志 +2 位作者 李岩 许继艺 卫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9-795,共7页
详细分析了目前汽车座椅头枕的两项国家强制性法规试验项目:对于头枕吸能试验,找出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每种因素影响机理;对头枕静强度试验进行分析,将试验过程划分为3个典型阶段,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试验... 详细分析了目前汽车座椅头枕的两项国家强制性法规试验项目:对于头枕吸能试验,找出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每种因素影响机理;对头枕静强度试验进行分析,将试验过程划分为3个典型阶段,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列举了试验中出现的若干种典型曲线,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所得结论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座椅头枕及座椅结构,也可为工程师在产品设计阶段和试验结果分析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头枕 强制性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