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因素属性及层级关系的十字路口汽车事故致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道文 董鑫驰 +2 位作者 汤楷文 王朝健 雷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33-4041,共9页
为了从层次划分的角度分析十字路口汽车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引入解释结构模型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模型并加以改进,利用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4个省份共290起十字路口汽车交通事故数据,建立事故致因体系。通过构建改进灰色关... 为了从层次划分的角度分析十字路口汽车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引入解释结构模型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模型并加以改进,利用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4个省份共290起十字路口汽车交通事故数据,建立事故致因体系。通过构建改进灰色关联度矩阵与解释结构模型并进行混合建模,揭示各因素间的层级作用关系。同时,采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构建驱动力依赖性坐标图以进一步分析各致因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十字路口汽车交通事故致因可划分为6级3阶的递阶结构,其中道路状况和交通管理因素是最根本因素,道路设施因素是最关键的间接因素,人的影响是最直接因素。这表明优先解决不良道路状况和其他驱动力因素会明显减少汽车事故发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因素属性 层级关系 十字路口 汽车事故致因 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中骑车人头部损伤仿真分析
2
作者 张丙虹 来志成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驾驶者头部受到伤害的规律;其次,选取真实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再现分析,对采用的碰撞仿真方法用于汽车-摩托车事故模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碰撞角度较小、摩托车车速较低、轿车车速较高时,摩托车驾车人头部与轿车车身碰撞造成头骨骨折伤害的概率增大,且伤害风险随轿车车速增高而增大。可为摩托车与车辆碰撞机理和摩托车驾车人保护措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摩托车事故 碰撞形态 骑车人头部损伤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交通事故中头部损伤评估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志华 兰凤崇 +1 位作者 陈吉清 施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2-786,共5页
为预测与评判汽车碰撞事故中头部骨折和旋转加速度引起的脑损伤,对一位中国成年50百分位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建立了具有中国人体特征的头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对模型仿真结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响应与本文和Nahum与Trosse... 为预测与评判汽车碰撞事故中头部骨折和旋转加速度引起的脑损伤,对一位中国成年50百分位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建立了具有中国人体特征的头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对模型仿真结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响应与本文和Nahum与Trosseille等前人的实验结果所进行的比较表明,颅内压力分布均表现出冲击-对冲的压力梯度分布模式,且压力峰值吻合较好,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交通事故 头部有限元模型 损伤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事故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探索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建军 董大伟 +1 位作者 孙仁云 谭金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建立了汽车事故工程的实验步骤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用一例汽车碰撞固定物的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过程再现的研究。虚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事故中的车损情况、现场物证和交警笔录,所设计的汽车事故工程虚拟仿真实...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建立了汽车事故工程的实验步骤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用一例汽车碰撞固定物的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过程再现的研究。虚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事故中的车损情况、现场物证和交警笔录,所设计的汽车事故工程虚拟仿真实验能达到汽车事故再现的目的,且具有事故再现过程的直观可视性,可用于汽车事故工程的本科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事故工程 虚拟仿真实验 交通事故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差异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邹铁方 王冠 +1 位作者 胡林 武和全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1-627,643,共8页
为探索骑乘人员的损伤差异,基于PC-Crash仿真软件,以车型、碰撞车速和碰撞形态为变量进行147组汽车碰撞载人摩托车的仿真,在此基础上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碰撞条件下,包括不同碰撞车速,骑车人头、胸部和撞击侧... 为探索骑乘人员的损伤差异,基于PC-Crash仿真软件,以车型、碰撞车速和碰撞形态为变量进行147组汽车碰撞载人摩托车的仿真,在此基础上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碰撞条件下,包括不同碰撞车速,骑车人头、胸部和撞击侧下肢损伤指标参数的均值均高于后座乘员;此外,当碰撞车速分别为45和50 km/h时,骑车人和后座乘员的头、胸部损伤都超过其安全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汽车-摩托车事故 骑乘人员 损伤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自行车碰撞事故中骑车人头部损伤仿真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许骏 李一兵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7-670,共4页
首先利用PC-Crash软件,建立自行车、骑车人和汽车模型,并在不同碰撞条件下进行汽车-自行车碰撞事故的计算机仿真。然后根据得到的碰撞过程中骑车人头部加速度曲线来计算头部HIC值。最后利用所得的HIC值,分析了不同碰撞条件对骑车人头部... 首先利用PC-Crash软件,建立自行车、骑车人和汽车模型,并在不同碰撞条件下进行汽车-自行车碰撞事故的计算机仿真。然后根据得到的碰撞过程中骑车人头部加速度曲线来计算头部HIC值。最后利用所得的HIC值,分析了不同碰撞条件对骑车人头部损伤情况的影响。这为汽车-自行车事故的骑车人保护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自行车碰撞事故 骑车人头部损伤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痕迹下汽车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问题的求解策略
7
作者 邹铁方 李华 +2 位作者 赵冬 李岳林 蔡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0-906,共7页
为更好地了解区间痕迹下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问题的求解策略,在介绍常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后,基于分析和算例给出的求解建议,借助蒙特卡洛法探讨了车速大于事故路段限速值时概率的求解方法;且通过数值算例和真实案例等对相关方法进... 为更好地了解区间痕迹下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问题的求解策略,在介绍常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后,基于分析和算例给出的求解建议,借助蒙特卡洛法探讨了车速大于事故路段限速值时概率的求解方法;且通过数值算例和真实案例等对相关方法进行了演示与验证。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可分为数值和理论分析两类,对于数值分析类,如对计算时间无要求可直接选用蒙特卡洛法,如对计算时间有要求则可选择遗传算法来满足需求;对于理论分析类,子区间技术是确保各方法所得结果逼近真值的有效方法。另外,若假定区间痕迹服从均匀分布,则可借助蒙特卡洛方法分析车速大于路段限速值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事故再现 不确定性分析 区间 概率 子区间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汽车事故损失率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冰清 黄秋菡 沈圆江 《预测》 CSSCI 2006年第5期55-59,共5页
汽车事故损失率主要由损失频率和次损失强度两方面构成,本文通过对我国1991至2003年公共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影响汽车事故损失率的各种因素,认为私车比重、高速公路比重、GDP、汽车价格以及医疗成本是影响我国汽车事故损失率的重要影... 汽车事故损失率主要由损失频率和次损失强度两方面构成,本文通过对我国1991至2003年公共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影响汽车事故损失率的各种因素,认为私车比重、高速公路比重、GDP、汽车价格以及医疗成本是影响我国汽车事故损失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控制汽车保险经营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事故损失率 事故发生频率 损失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汽车-自行车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2
9
作者 郁佳文 王宏雁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9年第6期31-33,共3页
以19起夜间汽车-自行车死亡事故的统计结果,分析了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诱因,并重点从驾驶员视觉人因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汽车-自行车事故 事故研究 可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汽车碰撞事故场景中行人运动轨迹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勇 林旭洁 +3 位作者 黄红武 蔡鸿瑜 罗金镕 李燕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2-1030,共9页
为提高未来自动驾驶车辆对弱势道路使用群体的感知和决策融合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算法(YOLOv5)、多目标跟踪算法(Deep-Sort)和社交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social-long short-term memory,Social-LSTM)的行人未来运动轨迹预... 为提高未来自动驾驶车辆对弱势道路使用群体的感知和决策融合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算法(YOLOv5)、多目标跟踪算法(Deep-Sort)和社交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social-long short-term memory,Social-LSTM)的行人未来运动轨迹预测方法。结合YOLOv5检测和Deep-Sort跟踪算法,有效解决行人检测跟踪过程中目标丢失问题。提取特定行人目标历史轨迹作为预测框架的输入边界条件,并采用Social-LSTM预测行人未来运动轨迹。并对未来运动轨迹进行透视变换和直接线性变换,转换为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预测车辆与行人的可能未来碰撞位置。结果显示目标检测精度达到93.889%,平均精度均值达96.753%,基于高精度的检测模型最终轨迹预测算法结果显示,预测损失随着训练步长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最终损失值均小于1%,其中平均位移误差降低了18.30%,最终位移误差降低了51.90%,本研究可为智能车辆避撞策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行人事故 行人轨迹预测 目标检测 多目标跟踪 社交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事故中驾驶因素剖析
11
作者 李致宗 《地质勘探安全》 1992年第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汽车事故 驾驶因素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事故案例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两轮车测试场景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胡林 易平 +2 位作者 黄晶 张新 雷正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35-1446,1453,共13页
两轮车事故是我国道路一种重要的交通事故类型,但我国在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研究中还缺乏合适的两轮车测试场景。据此,本文中参考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适用于我国道路交通环境的AEB系统两轮车测试场景。首先,对419起汽车与两轮... 两轮车事故是我国道路一种重要的交通事故类型,但我国在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研究中还缺乏合适的两轮车测试场景。据此,本文中参考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适用于我国道路交通环境的AEB系统两轮车测试场景。首先,对419起汽车与两轮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聚类分析,获得了11类典型的汽车与两轮车碰撞事故场景;接着,根据11类场景在不同参数特征下的事故伤亡程度和事故样本数,准确地获得了各类场景中两轮车运动状态、汽车车速和两轮车车速的详细参数特征;最后,设计了汽车在照明良好的情况下直行通过路口的主要测试场景,通过改变主要测试场景得到了其它5类次要测试场景,且因而最终获得汽车与3种不同两轮车类型(电动两轮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碰撞下6类AEB系统两轮车测试场景的具体参数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我国AEB系统两轮车测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B系统 汽车两轮车事故 聚类分析 事故伤亡程度 两轮车测试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事故形态分析的行人探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孔春玉 杨济匡 聂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83,共7页
以长沙市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分析为基础,研究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响应时间内,行人被感应器及时探测到的概率。具体地,从长沙IVAC数据库的389起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中,挑选出F1和F2两种最常见的事故形态类型,且能估算其行驶速度的案例分... 以长沙市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分析为基础,研究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响应时间内,行人被感应器及时探测到的概率。具体地,从长沙IVAC数据库的389起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中,挑选出F1和F2两种最常见的事故形态类型,且能估算其行驶速度的案例分别为65和64起。结合车辆和行人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参数,对F1和F2事故案例建立了行人探测模型。针对给定的感应器探测半角(15°、30°和45°),分别计算出了行人的探测概率。结果显示,当探测半角≥30°时,94%以上的行人能被及时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 行人探测模型 主动避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不稳定性的货车事故严重程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备 孙晴 张生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0-167,共8页
为提高货车交通安全,以英国STATS数据库中2014—2019年29213条事故数据为研究对象,将事故严重程度作为因变量,将人、车、路和环境等事故特征作为自变量,构建随机参数有序Logit模型,并采用对数似然比,检验测试6年内事故数据的时间稳定性... 为提高货车交通安全,以英国STATS数据库中2014—2019年29213条事故数据为研究对象,将事故严重程度作为因变量,将人、车、路和环境等事故特征作为自变量,构建随机参数有序Logit模型,并采用对数似然比,检验测试6年内事故数据的时间稳定性。结果表明:事故数据存在严重的时间不稳定性,应将其划分为2014—2016、2017、2018和2019年4个年份分组分别建模;60岁以上小汽车驾驶员、货车转弯、货车变道等8个变量在4个模型中均显著影响事故严重程度,其他变量仅在特定年份事故模型中有显著影响;此外,60岁以上小汽车驾驶员、货车变道等9个变量在特定年份事故模型中对事故严重程度具有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不稳定性 货车-小汽车碰撞事故 事故严重程度 数据异质性 随机参数有序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对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杰 金先龙 +2 位作者 张晓云 陈亿九 陈建国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利用数值模型仿真试验,研究再现大客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一次真实交通事故中去,初步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将行人抛距分析方法引入事故再现分析,并结合仿真结果,建立新的适合该类事故的行人抛距与车速关系... 利用数值模型仿真试验,研究再现大客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一次真实交通事故中去,初步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将行人抛距分析方法引入事故再现分析,并结合仿真结果,建立新的适合该类事故的行人抛距与车速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动两轮车的汽车AEB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宇彬 张进杰 +1 位作者 常飞 李威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49,共7页
根据所选取的86起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的事故案例和事故发生前电动两轮车的运动状态,设计接近前方的静止、匀速、减速和横穿车辆4种测试场景,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整体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车辆配备AE... 根据所选取的86起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的事故案例和事故发生前电动两轮车的运动状态,设计接近前方的静止、匀速、减速和横穿车辆4种测试场景,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整体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车辆配备AEB系统的条件下,事故避免率达到了85%以上,其中,在不能避免碰撞的事故中,汽车的平均碰撞速度由29.3 km/h下降到13.2 km/h,验证了所设计的AEB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B系统 事故避免率 汽车-电动两轮车碰撞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典型场景下的AEB纵横向触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勇 袁小宾 +1 位作者 卢明 谈笑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1-509,共9页
在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事故中,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eaking,AEB)系统的横向触发固定宽度是避撞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汽车AEB系统的避撞可靠性,本文在分析了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临界工况的纵横向TTC(time to c... 在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事故中,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eaking,AEB)系统的横向触发固定宽度是避撞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汽车AEB系统的避撞可靠性,本文在分析了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临界工况的纵横向TTC(time to collision)差值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AEB纵横向触发TTC差值模型。基于PreScan、Matlab/Simulink和CarSim仿真平台建立2种典型的汽车碰撞电动两轮车事故场景,并与横向触发宽度固定为1.75和3.75 m的AEB策略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AEB纵横向触发TTC差值模型在避撞率中表现更优,在汽车速度低于54 km/h时均能实现避撞。在典型场景1中避撞率为88.9%(45例),未避撞事故碰撞平均速度从70.6下降到29.7 km/h;在典型场景2中避撞率为80%(30例),未避撞事故汽车平均碰撞速度从66降低为18.2 km/h。AEB纵横向触发TTC差值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提高了汽车与电动两轮车道路安全性,为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开发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事故 电动两轮车 纵横向触发TTC差值模型 AEB 碰撞典型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与二轮车十字路口垂向行驶工况的AEB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道文 李哓艳 +2 位作者 金思雨 黎华惠 ZHANG Tianshu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16-1925,共10页
为研究汽车与二轮车十字路口垂向行驶工况汽车自动紧急制动(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的效能,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筛选88起汽车与二轮车事故,运用PreScan搭建预碰撞场景,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AEB控制算法模型,... 为研究汽车与二轮车十字路口垂向行驶工况汽车自动紧急制动(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的效能,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筛选88起汽车与二轮车事故,运用PreScan搭建预碰撞场景,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AEB控制算法模型,分析优化触发宽度、制动提前时间后事故避撞情况。利用PC-Crash重建未避撞事故,研究优化前后二轮车骑车人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当触发宽度为3.75 m、部分制动提前时间为1.6 s、全力制动提前时间为0.6 s时,汽车速度小于30 km/h,避撞效果最优;当触发宽度为3.75 m、一级制动提前时间为1.6 s时,汽车速度小于40 km/h,事故均可避撞;当汽车及二轮车速度均大于40 km/h时,事故均未避撞。同时优化两参数也存在无法避撞的事故,二轮车速度对无法避撞影响最大,应将其纳入决策变量;未避撞的事故优化后较优化前骑车人身体各部位损伤大幅度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AEB系统算法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汽车与二轮车事故 垂向行驶工况 自动紧急制动(AEB) 触发宽度 制动提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的情绪与汽车安全
19
作者 林荣光 《地质勘探安全》 1994年第4期29-30,48,共2页
关键词 驾驶员 情绪 汽车安全 汽车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安全性能重视程度日益突显
20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4年第10期29-29,共1页
汽车安全系统分为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两种。前者强调汽车事故发生后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而后者强调预防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 安全性能 视程 车主 汽车安全系统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 事故发生 汽车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