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0MW亚临界锅炉低氮改造后汽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肖琨 张建文 王振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9-703,共5页
以某台600MW亚临界锅炉为例,分析了低氮改造对其汽温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改造后炉内温度场、受热面结渣情况和锅炉运行模式均发生较大变化,对锅炉汽温特性产生较大影响;高负荷时锅炉汽温主要受分级燃烧导致的炉膛出... 以某台600MW亚临界锅炉为例,分析了低氮改造对其汽温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改造后炉内温度场、受热面结渣情况和锅炉运行模式均发生较大变化,对锅炉汽温特性产生较大影响;高负荷时锅炉汽温主要受分级燃烧导致的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上升和受热面结渣改善导致的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下降的综合影响;低负荷时锅炉汽温主要受分级燃烧导致的炉膛火焰中心高度降低和炉膛出口氧量的影响;快速降负荷过程中,炉膛火焰中心高度降低与汽轮机高压缸排汽温度下降对再热汽温的叠加影响是导致再热汽温易超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低氮改造 汽温特性 炉膛火焰中心高度 负荷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改造技术对锅炉汽温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肖琨 高明 +6 位作者 乌晓江 边宝 周文龙 张翔 陈飞 陈楠 郑路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5,共4页
燃煤锅炉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后,炉内温度场分布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对锅炉的汽温特性产生较大影响。以某600MW亚临界锅炉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实验手段,对锅炉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后的汽温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改... 燃煤锅炉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后,炉内温度场分布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对锅炉的汽温特性产生较大影响。以某600MW亚临界锅炉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实验手段,对锅炉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后的汽温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改造后锅炉调整汽温的手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空气分级 低氮改造 汽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的汽温特性及控制 被引量:34
3
作者 樊泉桂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探索了几种超临界锅炉的汽温变化特性。根据实际数据获得了不同型式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系统吸热量变化特性都是辐射特性的结论,并论证了此结论的合理性;分析了影响超临界锅炉汽温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了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采用烟气挡... 探索了几种超临界锅炉的汽温变化特性。根据实际数据获得了不同型式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系统吸热量变化特性都是辐射特性的结论,并论证了此结论的合理性;分析了影响超临界锅炉汽温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了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采用烟气挡板与摆动式燃烧器配合调温的技术优势;提出了超临界锅炉启动过程及变压运行各阶段汽温控制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超临界锅炉 汽温特性 规律探索 方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汽温特性优化调整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帅 蒋金忠 张浩 《工业加热》 CAS 2017年第5期11-16,共6页
针对某电厂1 000 MW机组锅炉在低氮燃烧器改造后主再热汽温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优化中间点过热度、燃烧器摆角,调整主再热汽温差值幅角Δθ,改变风量前馈量等措施,较大地缓解了机组在升降负荷的过程中汽温波动大问题。在降负荷过程中,... 针对某电厂1 000 MW机组锅炉在低氮燃烧器改造后主再热汽温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优化中间点过热度、燃烧器摆角,调整主再热汽温差值幅角Δθ,改变风量前馈量等措施,较大地缓解了机组在升降负荷的过程中汽温波动大问题。在降负荷过程中,主蒸汽温度由原来最低值567℃变为590℃。再热蒸汽温度由原来最低值558℃变为582℃。升负荷过程中,调节再热蒸汽温度的减温水量大幅下降,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燃烧器 汽温特性 过热度 风量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汽温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姜祖光 姜义道 左国华 《锅炉制造》 1999年第2期7-11,共5页
阐述了四角切向燃烧600MW 锅炉过热器系统蒸汽温度分布特性,分析了这种温度分布特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过热器系统存在的蒸汽温度偏差的措施。
关键词 锅炉 过热器 四角切向燃烧 热偏差 汽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台百万二次再热机组过热汽温调节特性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胡鹏 管诗骈 丁建良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共7页
介绍国内首台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的情况,并与一次再热机组进行对比,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通过二次再热机组运行中过热汽温的调整进行研究,以控制煤水比、减温水来调节过热汽温;合理调整二次风小风门开度,优... 介绍国内首台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的情况,并与一次再热机组进行对比,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通过二次再热机组运行中过热汽温的调整进行研究,以控制煤水比、减温水来调节过热汽温;合理调整二次风小风门开度,优化炉内燃烧状况;调整燃尽风反切角度,消除烟温偏差;调节后的过热汽温达到设计值,无明显汽温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千瓦 二次再热 过热调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低氮改造后汽温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侯永超 施发承 +2 位作者 王小华 赵鹏 梅振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1,共6页
2号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出现了中高负荷下烟气中CO排放浓度高、低负荷下主蒸汽温度不足以及升降负荷过程中汽温波动幅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采取“稳态燃烧调整+动态汽温特性+控制参数修改”的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 2号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出现了中高负荷下烟气中CO排放浓度高、低负荷下主蒸汽温度不足以及升降负荷过程中汽温波动幅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采取“稳态燃烧调整+动态汽温特性+控制参数修改”的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00 MW和450 MW负荷点下,CO排放浓度平均值分别由789μL/L和170μL/L降低至227μL/L和77μL/L,300 MW和210 MW负荷点下,主蒸汽温度平均值分别由523.7℃和499.5℃提升至534.4℃和532.0℃;同时,升降负荷时汽温波动幅度明显减小,优化调整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改造 CO排放浓度 燃烧优化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中间点温度和汽温控制 被引量:43
8
作者 樊泉桂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研究了国内2类不同型式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的中间点温度控制、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汽温特性、各受热面的吸热比例和煤质变化对水煤比控制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蒸汽参数基本相同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水冷壁结构... 研究了国内2类不同型式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的中间点温度控制、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汽温特性、各受热面的吸热比例和煤质变化对水煤比控制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蒸汽参数基本相同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水冷壁结构形式、不同的受热面布置以及不同的汽温调节方式,但反映运行特性的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值基本相同;过热汽温变化特性主要表现为辐射特性;再热汽温特性主要表现为对流特性;水冷壁吸热变化对中间点温度和汽温控制起主导作用;分隔屏对汽温特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超超临界锅炉 中间点 汽温特性 水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温度对机组汽温及煤耗率的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红 李勇 +4 位作者 曹丽华 胡鹏飞 宁哲 董恩伏 倪呈伦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为分析给水温度变化对火电机组煤耗和汽温的影响,进而指导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基于微分理论、热力学方法和能量守恒原理,构建了火电机组给水温度变化对煤耗率和汽温特性影响的数学模型。以某电厂1台600 MW机组为例,选取2个不同工况进... 为分析给水温度变化对火电机组煤耗和汽温的影响,进而指导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基于微分理论、热力学方法和能量守恒原理,构建了火电机组给水温度变化对煤耗率和汽温特性影响的数学模型。以某电厂1台600 MW机组为例,选取2个不同工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给水温度的增大,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热效率下降,汽轮机热耗率降低,而机组的发电标准煤耗率减小。此外,给水温度升高,在发电功率一定的情形下,机组的过热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降低。该模型计算量小,精度高,能够准确反映给水温度变化对锅炉热效率、汽轮机热耗率、机组煤耗率及汽温特性的影响,可为火电机组节能降耗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理论 煤耗率 给水 汽温特性 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调峰背景下火电机组变负荷过程蒸汽参数反馈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福媛 郑淇薇 +3 位作者 陈衡 潘佩媛 徐钢 刘彤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4,共6页
随我国“双碳”战略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火电机组在电网调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火电机组变负荷过程中的蒸汽参数反馈特性,以某300 MW火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在Dymola平台建立该机组动态模型,并在模型中嵌入... 随我国“双碳”战略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火电机组在电网调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火电机组变负荷过程中的蒸汽参数反馈特性,以某300 MW火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在Dymola平台建立该机组动态模型,并在模型中嵌入通用的电厂控制配置,研究不同幅度负荷变化、不同速率负荷变化时机组的汽温特性。结果表明:相同速率变负荷过程中,由于嵌入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主蒸汽温度变化范围较小,由于不涉及再热汽温调整策略,再热蒸汽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最低为529.0℃;相同幅度负荷变化过程中,负荷变化速率越慢,主蒸汽温度偏离额定值的偏差越小,不同变负荷速率下再热蒸汽温度变化趋势相同,且最终都达到相同的稳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火电机组 变负荷 控制系统 汽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