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化汽油加氢装置预保护反应器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段为宇 徐大海 +4 位作者 李浩萌 杨宏 王少军 姚运海 刘丽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8期8-10,32,共4页
针对焦化汽油加氢装置预保护反应器出口样品的馏程变化规律,预保护反应催化剂采用S-1和S-2分别在实验室及工业装置上进行试验,考察了催化剂活性及操作条件对精制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采用S-1预保护反应器出口样品终馏点从199... 针对焦化汽油加氢装置预保护反应器出口样品的馏程变化规律,预保护反应催化剂采用S-1和S-2分别在实验室及工业装置上进行试验,考察了催化剂活性及操作条件对精制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采用S-1预保护反应器出口样品终馏点从199℃增加到214℃,馏程升高的原因可能为小分子含硫化合物生成大分子含硫化合物,以及原料油与预保护反应器出口样品中含有大量含硫化合物;工业装置采用S-2预保护反应催化剂,精制油终馏点从204℃增加到227℃,但通过增加主反应器加氢深度,精制油硫质量分数降至120μg/g,预保护反应器出口样品终馏点从227℃降至204℃,可有效脱除大分子含硫化合物,产品终馏点仍可以满足成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汽油加氢装置 预保护反应器 体积空速 油比 硫含量 终馏点 密度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加氢装置反应器泡罩式分配器气相分配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超 陈强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分析了汽油二段气相加氢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泡罩式分配器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对泡罩式分配器分别进行了单体试验研究和组合试验研究,以分布不均匀系数和压力降为性能评价指标,探究其气相分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泡罩式分配器的分布效... 分析了汽油二段气相加氢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泡罩式分配器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对泡罩式分配器分别进行了单体试验研究和组合试验研究,以分布不均匀系数和压力降为性能评价指标,探究其气相分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泡罩式分配器的分布效果不受风量的影响,增大风量不能提升纯气相分布效果,反而增大了流动阻力,使得压力降变大;并且由于结构原因,导致气相从中心管流出后都基本集中在中心管正下方,扩散范围较小,没有在整体匹配上形成较好的融合。从最优化和系统节能角度分析,泡罩结构的分配器作为气相分配器并不是最佳结构,因此在不影响分配特性的情况下,新型气相分配器应该采用非泡罩结构,进而大大降低气相流动阻力,并且在设计气相加氢分配器时,不仅要考虑分配器的单体分布性能,还要考虑相邻分配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尽可能扩大单体分配面积的同时均化组合流场,以提高内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加氢装置 反应器 泡罩式 分配器 气相分配 不均匀度 分配器压力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汽油加氢装置预保护反应器精制油终馏点升高原因分析
3
作者 刘创新 徐大海 +1 位作者 段为宇 梁忻睿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14-18,共5页
针对某焦化汽油加氢装置预保护反应器运行初期精制油终馏点大幅度升高的问题,对两周期使用的加氢催化剂进行对比分析,并开展了中试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油品性质、烃类组成以及硫化物结构变化,初步掌握了精制油终馏点升高的原因。中试试... 针对某焦化汽油加氢装置预保护反应器运行初期精制油终馏点大幅度升高的问题,对两周期使用的加氢催化剂进行对比分析,并开展了中试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油品性质、烃类组成以及硫化物结构变化,初步掌握了精制油终馏点升高的原因。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预保护反应器精制油终馏点升高值可达22℃,终馏点升高属于正常现象。相比于原料,精制油蒸馏残余物中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含量增幅均在2.0百分点以上,精制油中苯并噻吩含量增加2倍以上。多环芳烃和大分子含硫化合物的生成是精制油终馏点升高的原因。较低的加工负荷更容易导致高沸点重组分的生成,因此,焦化汽油加氢装置预保护反应器的加工负荷不宜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汽油加氢装置 预保护反应器 精制油终馏点 烃类组成 蒸馏残余物 硫化物类型 噻吩硫 C_(9)甲基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加氢装置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丽君 杨仕海 +2 位作者 郭林超 殷纪国 邓成硕 《炼油与化工》 2016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中对汽油加氢装置的能耗组成以及影响能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操作、完善技术管理、采取技术改造等措施,将装置能耗从907.49 MJ/t降低到671.62 MJ/t,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汽油加氢装置 节能 能耗 节能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扩能改造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薛维新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通过对几套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的扩能改造设计,从选择新型催化剂、降低氢油比、改造老装置设备、改变工艺路线、优化产品方案和采用高效塔板等方面对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扩能改造进行了技术探讨。
关键词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 扩能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S催化剂在汽油加氢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郁兰锋 《炼油与化工》 2014年第4期12-14,61,共3页
阐述了大庆石化公司新建1300 kt/a汽油加氢装置的GDS系列催化剂的应用情况。装置应用GDS系列催化剂3个月后工艺参数平稳,产品质量合格。并分析和解决了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烯烃含量偏高的问题。
关键词 GDS催化剂 汽油加氢装置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G选择性汽油加氢装置辛烷值损失原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华 冯连坤 任文林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1年第4期14-17,21,共5页
考察了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PHG选择性汽油加氢装置操作条件对混合汽油辛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辛烷值损失的影响因素有预加氢单元操作条件、轻汽油采出量和加氢脱硫反应器入口温度。根据以上影响因素,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优化得... 考察了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PHG选择性汽油加氢装置操作条件对混合汽油辛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辛烷值损失的影响因素有预加氢单元操作条件、轻汽油采出量和加氢脱硫反应器入口温度。根据以上影响因素,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优化得出,预加氢反应器最低入口温度为136℃,分馏塔最小回流比为0.50,轻汽油最大采出比例为0.37,加氢脱硫反应器最低入口温度为215℃。优化后,辛烷值损失从优化前的1.3单位降低至0.6单位,达到了降低辛烷值损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G 选择性汽油加氢装置 辛烷值损失 反应器 脱硫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脱戊烷塔顶工艺防腐蚀措施及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红杰 傅蔷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19年第2期13-15,21,共4页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脱戊烷塔顶系统设备及管道腐蚀严重。冷凝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塔顶系统冷凝水呈强酸性,设备腐蚀为湿硫化氢引起的均匀腐蚀。采用加注缓蚀剂措施抑制塔顶系统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但效果不理想。通过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分析,...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脱戊烷塔顶系统设备及管道腐蚀严重。冷凝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塔顶系统冷凝水呈强酸性,设备腐蚀为湿硫化氢引起的均匀腐蚀。采用加注缓蚀剂措施抑制塔顶系统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但效果不理想。通过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加注点位于脱戊烷塔顶馏出线的垂直段、加注量未达到10~20 mg/L、缓蚀剂没有中和功能等是缓蚀剂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加注措施,能够有效抑制塔顶系统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 脱戊烷塔顶系统 工艺防腐蚀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尾气回收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鲁鹏 《炼油与化工》 CAS 2022年第4期50-51,共2页
某石化公司50×10^(4)t/a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脱C5塔和汽提塔塔顶2股尾气设计排放至火炬,造成500 kg/h的H、烃类物料损失。在多年生产运行数据基础上,对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气相物料排放情况进行信息采集、细致分析、模拟计算,通过实施工... 某石化公司50×10^(4)t/a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脱C5塔和汽提塔塔顶2股尾气设计排放至火炬,造成500 kg/h的H、烃类物料损失。在多年生产运行数据基础上,对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气相物料排放情况进行信息采集、细致分析、模拟计算,通过实施工艺技措对尾气进行回收,将加氢装置尾气回收至裂解气压缩机,进而对组分进行分离达到尾气综合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 尾气回收 降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加氢装置运行优化及节能改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林超 《石油石化节能》 2021年第2期22-25,I0004,共5页
随着汽油产品质量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对汽油加氢装置进行改造,新增了富芳烃加氢单元,在国Ⅴ标准汽油生产阶段,辛烷值损失降低至0.3个单位,液收保持在99%以上,体现了工艺水平的先进性。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加热... 随着汽油产品质量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对汽油加氢装置进行改造,新增了富芳烃加氢单元,在国Ⅴ标准汽油生产阶段,辛烷值损失降低至0.3个单位,液收保持在99%以上,体现了工艺水平的先进性。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加热炉负荷高、综合能耗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重点分析了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汽油加氢装置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影响装置操作稳定性、加热炉负荷高、综合能耗高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改造措施,改造措施实施后,综合能耗从726.45 MJ/t降低至413.92 MJ/t,增加经济效益380.16元/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加氢装置 催化汽油 脱硫 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HG技术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能效研究
11
作者 郎东元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2期22-24,共3页
为检验汽油加氢装置目前装置各项生产指标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通过收集和整理某公司炼油化工总厂4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相关数据,对换热器、加热炉的热效率以及装置能耗分析,进一步进行化工设备能效数据分析,发现装置实际生产中存... 为检验汽油加氢装置目前装置各项生产指标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通过收集和整理某公司炼油化工总厂4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相关数据,对换热器、加热炉的热效率以及装置能耗分析,进一步进行化工设备能效数据分析,发现装置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操作或技术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以此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装置成本,提高装置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HG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 工业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分离塔的优化调整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德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5,共6页
催化汽油加氢装置进行国Ⅴ改造后,选择性加氢单元分离塔存在分割精度不高、回流比低、控制回路自控率低和轻汽油在线硫分析仪控制滞后等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了变更轻汽油在线硫组态控制、重新整定控制回路PID参数和优化分离塔工艺... 催化汽油加氢装置进行国Ⅴ改造后,选择性加氢单元分离塔存在分割精度不高、回流比低、控制回路自控率低和轻汽油在线硫分析仪控制滞后等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了变更轻汽油在线硫组态控制、重新整定控制回路PID参数和优化分离塔工艺参数等措施。上述措施实施后,分离塔塔底油10%馏出温度与轻汽油90%馏出温度的温度差提高到40℃以上,分离塔分割精度提高,轻汽油抽出比例提高了3百分点,终馏点为65~67℃,满足醚化装置要求,分离塔塔顶压力从0.89 MPa降至0.81 MPa。在处理量相同的情况下,分离塔重沸炉出口温度降低8~10℃,重沸炉燃料气用量降低190 m^3/h,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汽油脱硫装置 分离塔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后相关装置操作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军 王玲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8年第3期19-22,共4页
某石化公司将闲置的加氢裂化装置改造为催化裂化(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装置。装置投运后,通过优化上下游关联装置操作条件,对国Ⅴ汽油生产、降低柴汽比、实现减压深拔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后,因精制蜡油残炭低,FCC装置... 某石化公司将闲置的加氢裂化装置改造为催化裂化(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装置。装置投运后,通过优化上下游关联装置操作条件,对国Ⅴ汽油生产、降低柴汽比、实现减压深拔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后,因精制蜡油残炭低,FCC装置再生床层温度下降36℃,再生剂碳的质量分数最高上升至0.12%,对操作及产品分布没有产生明显影响。FCC装置维持500℃的反应温度,剂油比由4.85提高至5.61,汽油、液态烃收率增加5.95百分点。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后,常减压装置按照减压深拔模式运行,减压炉出口温度提至430℃,总拔出率增加1.5百分点。通过优化汽油加氢装置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满足国Ⅴ质量标准汽油时,FCC汽油加氢后辛烷值RON损失较蜡油加氢前总体减少了3.3单位。蜡油加氢处理装置掺炼直馏柴油,并随精制蜡油进催化裂化,可有效降低柴汽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原料 预处理 汽油加氢装置 国Ⅴ汽油 柴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氢脱硫系统在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德强 王树利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年第6期428-432,共5页
为了生产硫含量满足国V/国Ⅵ标准的车用汽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180万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增加了二段加氢脱硫单元以及相应的循环氢脱硫系统,然后针对运行中出现的富胺液外送不畅、富胺液携带油和烃、脱硫塔液位假指示的问题,实... 为了生产硫含量满足国V/国Ⅵ标准的车用汽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180万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增加了二段加氢脱硫单元以及相应的循环氢脱硫系统,然后针对运行中出现的富胺液外送不畅、富胺液携带油和烃、脱硫塔液位假指示的问题,实施了相应对策。运行结果表明:循环氢脱硫系统不仅能有效脱除加氢脱硫反应生成的H2S,降低循环氢中H2S含量,抑制了硫醇的生成,而且对提高该装置的循环氢纯度和脱硫率,降低装置氢耗和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控循环氢中的H2S含量从100μg/g降低到50μg/g,在一段、二段加氢脱硫单元反应温度为248℃时,一段、二段加氢脱硫单元脱硫率分别提高了6,4个百分点;在一段、二段加氢脱硫单元重汽油产品中含硫量分别为40,9μg/g条件下,一段、二段加氢脱硫单元的反应温度、重汽油硫醇含量、RON损失相应分别降低了4,4℃;3,2μg/g;0.3,0.4个单位;在一段、二段加氢脱硫单元处理量为175 t/h条件下,一段、二段加氢脱硫单元的循环氢纯度均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氢耗降低了300 m^(3)/h以上,如此便有效保证二段加氢脱硫单元重汽油产品中硫含量不大于10μg/g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汽油脱硫装置 循环脱硫系统 车用汽油国V/国Ⅵ标准 硫含量 硫化 汽油研究法辛烷值 优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设计及开车总结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成军 曲鑫 +1 位作者 潘万群 邵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7-41,9,共5页
介绍了国内首套采用Prime-G+技术的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流程、特点及主要操作条件。并重点对开工初期加氢脱硫反应器入口操作压力和氢分压偏低、稳定塔压力大幅度波动、稳定塔重沸器旁路阀控制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取的措... 介绍了国内首套采用Prime-G+技术的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流程、特点及主要操作条件。并重点对开工初期加氢脱硫反应器入口操作压力和氢分压偏低、稳定塔压力大幅度波动、稳定塔重沸器旁路阀控制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取的措施并给出了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汽油脱硫装置 工艺流程技术特点 开工阶段存在问题 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汽油产品中C5组分超标问题分析及对策
16
作者 张晓 李元明 +1 位作者 张勇 刘国刚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1年第2期22-27,共6页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工艺流程改变为前脱C5、C9流程后,加氢汽油产品中C5组分超标,其主要原因是在脱辛烷塔内出现C5组分的增量。经过分析和计算查找出脱辛烷塔在负压操作下,较高的塔釜操作温度提供了双环戊二烯等不饱和烃分解为戊二烯的转...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工艺流程改变为前脱C5、C9流程后,加氢汽油产品中C5组分超标,其主要原因是在脱辛烷塔内出现C5组分的增量。经过分析和计算查找出脱辛烷塔在负压操作下,较高的塔釜操作温度提供了双环戊二烯等不饱和烃分解为戊二烯的转化环境和必要条件,通过实施避免稳定塔内C5组分积累的技术改造,解决了加氢汽油产品中C5组分超标的问题,改造后效果良好,完善了前脱C5、C9后加氢工艺流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 双环戊二烯分解 C5组分超标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催化剂RSDS-21/RSDS-22的器外再生和重生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连岭 张成磊 +1 位作者 李洪斗 韩红亮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6年第9期44-47,共4页
介绍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600 kt/a催化汽油加氢装置加氢催化剂RSDS-21,RSDS-22首次进行反应器外再生、重生及工业应用情况。经过器外烧炭再生及重生后,RSDS-21中碳质量分数由4.21%下降至0.52%,硫质量分数由5.60%下降至0.51%;RSDS-2... 介绍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600 kt/a催化汽油加氢装置加氢催化剂RSDS-21,RSDS-22首次进行反应器外再生、重生及工业应用情况。经过器外烧炭再生及重生后,RSDS-21中碳质量分数由4.21%下降至0.52%,硫质量分数由5.60%下降至0.51%;RSDS-22中碳质量分数由4.90%下降至0.55%,硫质量分数由5.20%下降至0.84%,重生后催化剂颗粒完整。各项开工数据表明,经过硫化处理后,催化剂活性恢复较好,基本达到装置初次开工时催化剂活性水平,各项产品指标达到国标要求。反应在低温状态下进行,有利于降低产品汽油辛烷值损失,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此次催化剂再生、重生效果较好,达到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加氢装置 催化剂 再生 重生 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石化研究院二段加氢催化剂应用成功
18
作者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21年第4期66-66,共1页
近日,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SHP-02/F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首次在扬子石化裂解汽油加氢装置上实现应用。SHP-02/F型催化剂为负载型钴-钼-镍/氧化铝催化剂,具有烯烃加氢活性高、脱硫脱氮活性好、入口温度低、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好... 近日,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SHP-02/F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首次在扬子石化裂解汽油加氢装置上实现应用。SHP-02/F型催化剂为负载型钴-钼-镍/氧化铝催化剂,具有烯烃加氢活性高、脱硫脱氮活性好、入口温度低、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好等特点。优异的性能使得该催化剂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 长周期运行 镍/氧化铝催化剂 入口温度 脱硫脱氮 烯烃 负载型 市场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C-200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对炼油全流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红超 汪毅 +3 位作者 刘涛 王辰晨 翟佳宁 柳召永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6期412-416,共5页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0万t/a的催化裂化(FCC)装置中,选用LDC-200催化剂替代原有催化剂,并对二者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催化剂相比,使用LDC-200催化剂后,在催化原料含重金属量增加的条件下,FCC装置产出的汽油、柴...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0万t/a的催化裂化(FCC)装置中,选用LDC-200催化剂替代原有催化剂,并对二者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催化剂相比,使用LDC-200催化剂后,在催化原料含重金属量增加的条件下,FCC装置产出的汽油、柴油和总液体收率依次提高了0.29,0.54,1.77个百分点,油浆收率下降了0.71个百分点。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的轻汽油采出质量分数和流量分别提高了1.9个百分点和5.3 t/h;在保持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重汽油总硫脱除率和烯烃脱除率均下降。轻汽油醚化装置的产品收率增加了5.93个百分点,RON提高了0.6个单位。甲基叔丁基醚装置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烷基化装置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催化汽油加氢装置 汽油醚化装置 甲基叔丁基醚装置 烷基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