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朊酸钠对有机液/水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Ⅰ.膜的渗透汽化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艳荞 陈观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研究了藻朊酸钠均质膜对有机液/水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特性。结果表明,藻朊酸钠对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及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同水的混合液均表现为水优先透过,其渗透通量及选择分离系数都非常高。对80wt%的四氢呋... 研究了藻朊酸钠均质膜对有机液/水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特性。结果表明,藻朊酸钠对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及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同水的混合液均表现为水优先透过,其渗透通量及选择分离系数都非常高。对80wt%的四氢呋喃水溶液,55℃下,通量Q达到2489g/m2·h,水对四氢呋喃的分离系数趋于无穷大;对80wt%的二氧六环水溶液,Q为2862g/m2·h,分离系数为39996(60℃)。通量与温度间呈Arrhenius关系。比较了两种藻朊酸钠样品对有机液/水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特性,讨论了化学组成、结构的不同,对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朊酸钠 膜分离 渗透汽化特性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况参数对机械密封液膜汽化特性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汇龙 桂铠 +3 位作者 李新稳 韩婷 谢晓凤 陆俊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1,共10页
为了研究动压型机械密封液膜汽化特性和密封性能,建立了涉及水的饱和温度与压力的关系、黏温效应以及牛顿流体内摩擦效应的密封间隙液膜汽化计算模型,以螺旋槽机械密封为例分析了工况变化对液膜汽化特性及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 为了研究动压型机械密封液膜汽化特性和密封性能,建立了涉及水的饱和温度与压力的关系、黏温效应以及牛顿流体内摩擦效应的密封间隙液膜汽化计算模型,以螺旋槽机械密封为例分析了工况变化对液膜汽化特性及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介质温度升高时,存在平均气相体积分数突增的临界温度值,且随转速的增大临界温度值增大;介质压力和转速的增大对汽化有抑制作用,转速增大易使较高的汽化程度迅速降低且在某转速值处出现突变点,介质温度升高使得突变转速值增大;密封性能受工况变化的影响明显,特别是在汽化临界温度值、突变转速值处性能的变化速率迅速增大;液膜汽化首先发生在螺旋槽背风侧堰区,且随介质温度升高快速覆盖槽堰区并向坝区推进;随着转速的增大,润滑膜气相的周向分布更加均匀且高汽化区域会向外径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型机械密封 汽化特性 密封性能 工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膜的处理方法与其渗透汽化性能间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姜岚 巫炳坤 +1 位作者 施艳荞 陈观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对壳聚糖均质膜的脱酸处理、干燥方法与所得膜的渗透汽化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膜的透过、分离性能。用含3wt.%NaOH的醇水溶液(乙醇/水=50/50(wt./wt.))进行脱酸处理... 对壳聚糖均质膜的脱酸处理、干燥方法与所得膜的渗透汽化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膜的透过、分离性能。用含3wt.%NaOH的醇水溶液(乙醇/水=50/50(wt./wt.))进行脱酸处理的膜,其α水/乙醇值,在料液温度为55-75℃的范围内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膜 处理方法 渗透汽化特性 分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液膜汽化及性能的内摩擦效应和黏温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汇龙 韩婷 +2 位作者 李新稳 陆俊成 谢晓凤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1-669,共9页
以水为润滑介质的机械密封常因水的温度较高和润滑膜内摩擦生热等因素导致液膜汽化并对密封性能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液膜汽化特性和密封性能与黏温效应和内摩擦效应(两效应)的关系,建立了动压型机械密封液膜汽化计算模型,并考虑了水的饱... 以水为润滑介质的机械密封常因水的温度较高和润滑膜内摩擦生热等因素导致液膜汽化并对密封性能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液膜汽化特性和密封性能与黏温效应和内摩擦效应(两效应)的关系,建立了动压型机械密封液膜汽化计算模型,并考虑了水的饱和温度与压力关系、黏温关系和流体内摩擦效应.研究表明:两效应主要通过介质黏度变化对润滑膜特性和密封性能产生影响,对于温度较高的密封介质,润滑膜的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于内摩擦热导致的温升、常温泵送流导致的降温,黏温效应以黏度变化体现温度变化,同时导致内摩擦热、泵送效应和动压效应的变化进而影响膜压、膜温和相变;高转速时两效应对膜压、膜温影响较明显;转速低于5000 r·min-1时,随转速增大,液相汽化受到显著抑制,汽化程度快速下降,转速高于5000 r·min-1后,高转速导致的内摩擦热升温、扩散间隙汽化加剧和高速流对汽泡的携带扩散,使汽化程度回升,而忽略两效应的结果偏差显著;内摩擦效应使开启力减小、泄漏量增大;黏温效应使开启力增大、泄漏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液膜 汽化特性 密封性能 黏温效应 流体内摩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MSP与PMP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研究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晓钧 曾一鸣 +1 位作者 施艳荞 陈观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制备了聚三甲基硅丙炔与聚 4-甲基戊烯 - 1均质膜 ,研究比较了这两种膜的分子结构与其对吡啶、丁酮和四氢呋喃三种有机液 /水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特性间的关系 。
关键词 有机液/水混合体系 渗透汽化特性 膜分离 污水处理 聚三甲基硅丙炔膜 聚4-甲基戊烯-1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转速LNG潜液泵的设计与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怀德 郭宝骏 +1 位作者 李玉华 赵融会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5,共6页
为自主开发LNG潜液泵并打破国外LNG泵技术垄断,本文开展了LNG低温泵主要过流部件的设计匹配,通过对可行性的设计思路和4种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获得方案2等螺矩+7个长叶片为最佳方案。借助CFD仿真软件对LNG低温泵的流体域进行数值计算,... 为自主开发LNG潜液泵并打破国外LNG泵技术垄断,本文开展了LNG低温泵主要过流部件的设计匹配,通过对可行性的设计思路和4种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获得方案2等螺矩+7个长叶片为最佳方案。借助CFD仿真软件对LNG低温泵的流体域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LNG低温泵的效率比ACD潜液泵高8.29%,汽蚀降低0.07m,优于国外同类典型型号,同时采用先进的耐低温材料、加工工艺和制造方法,提高了设计生产过程的可控性,采用与实际运行环境更接近且安全性能更高的液氮代替LNG进行低温试验,该泵型的开发成功,可为国产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潜液泵 汽化特性 工艺控制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