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周作人与汤尔和
- 1
-
-
作者
止庵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5,共7页
-
文摘
在周作人的一生中,汤尔和是极少数对他产生重大影响,使之愿意追随其后的人之一。可以说,不了解汤尔和,就很难了解和理解周作人,尤其是他1939年以后的一系列行事。然而迄今有关汤尔和的研究,有关汤尔和与周作人的关系的研究,尚嫌薄弱。本文根据若干首次披露的文献,包括汤致周的信件、汤周唱和诗等,并结合周作人相关日记记载和回忆文章,对于汤周关系做了梳理。
-
关键词
周作人
汤尔和
《舆论周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文学院”
“教育总署”
“东亚文化协议会”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五四”运动中的“留蔡助蒋”再探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林辉锋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109,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06JC77000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蔡元培的辞职及由此引发的"挽蔡"斗争,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插曲。这一事件中除了反抗北京政府这个大题目外,还掺杂着当时教育界复杂的人事关系。蔡元培辞职、复职问题一波三折,且各方均试图对此施加影响,以形成对己有利的局面,但真正能够直接影响其决策的主要是汤尔和、马叙伦和江苏省教育会的黄炎培、蒋梦麟等人。相比而言,沈尹默、胡适等人对蔡元培在出处等重大问题上的影响力则要小得多。最终,汤尔和等人主导的"留蔡助蒋"方案得以实现,对此后北大历史的发展至关重要。
-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留蔡助蒋”
江苏省教育会
汤尔和
马叙伦
-
分类号
K261.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国医学院校解剖祭之考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高艺书
韩鹏
韩路拓
郭宏伟
-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脑病一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3-76,共4页
-
基金
2019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SJGZ20190055)
2020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20415)
2019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H107)。
-
文摘
日本是解剖祭的发源地,山胁东洋在京都为被解剖的死刑犯举行的“慰灵祭”是医学校举行解剖祭的开端,后传入中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医学院校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吸收了日本的解剖祭文化,举行解剖祭,以此向“大体老师”表示感谢。辛亥革命后,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正式成立,校长汤尔和向日本学习,每年定期举行解剖祭。现今,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祭活动虽然已经取消,但中国各大医学院校仍以不同的形式向献体者表达着尊重与谢意,与此同时,也对医学生进行了最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间接推动了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
-
关键词
解剖祭
中国医学院校
山胁东洋
大体老师
汤尔和
遗体捐献
-
Keywords
the Anatomy Cadaver Ceremony
medical schools in China
Yamawaki Toyo
body donor
Tang Erhe
body donation
-
分类号
R-09
[医药卫生]
-
-
题名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北京留日医界的竞争与合作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张蒙
-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8,共12页
-
文摘
北洋时期,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来华办理医学教育一事虽然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但官办医学校的态度却并不积极。利用中美两国档案史料,确认在20世纪20年代初,洛克菲勒基金会邀请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等人组成“中国医学考察团”访美,主要是为了缓和与中国留日医学生的矛盾,进而自上而下地对中国施加更为广泛的政治和文化影响。虽然留日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美国医学的态度确有改变,但洛克菲勒基金会也由此形成了重政治轻学术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医学派别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持久的纷争。
-
关键词
北洋时期
洛克菲勒基金会
汤尔和
留日医学生
中国医学考察团
-
Keywords
Peiyang Period
Rockefeller Foundation
Tang Erhe
Japanese-trained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
Chinese Medical Commission
-
分类号
K8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