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矿集区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背景 被引量:17
1
作者 范子良 徐晓春 +2 位作者 陈林杰 何俊 谢巧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1-368,共18页
铜陵矿集区以发育大型和为数众多的矽卡岩型矿床而闻名于世,而近年来作为该区找矿的重要成果和突破则是斑岩型矿床和矿化的陆续发现。本文以铜陵矿集区3个代表性斑岩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观察研究的基础上,... 铜陵矿集区以发育大型和为数众多的矽卡岩型矿床而闻名于世,而近年来作为该区找矿的重要成果和突破则是斑岩型矿床和矿化的陆续发现。本文以铜陵矿集区3个代表性斑岩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阐述了斑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确定了含矿侵入岩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矿床蚀变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探讨了成岩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并与世界典型斑岩型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斑岩型铜钼金矿床通常发育于含矿岩体的围岩或盖层为砂岩、砂页岩或硅质岩的条件下,含矿岩体为富碱低镁高钾准铝质钙碱性系列中浅成侵入岩体,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典型斑岩型矿床含矿岩体对比,岩体侵位较深,有些矿区多期多相特征不明显;含矿岩体发育钾硅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热液蚀变且有一定的分带性,但各矿床蚀变特征略有不同;矿床矿石矿物中富气相、富液相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共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演化特征显示具有岩浆作用控制的高温热液型矿床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作者确定铜陵矿集区斑岩型矿床属大陆环境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陆内造山作用由挤压向拉张转化的动力学背景之下,斑岩型矿床与矽卡岩型矿床及热液脉状矿床共同构成受统一的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矿床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矿床 围岩蚀变特征 矿床系列 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安徽陵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中铂、钯的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敏芳 邓晓东 毕诗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43,共6页
文章以湖北丰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ICP-MS分析了Pt、Pd含量,发现丰山斑岩型铜(钼)矿床矿石中Pt、Pd发生了富集现象。其中,Pt含量范围在0.037×10-9~1.765×10-9,Pd含量范围在0.165×10-9~17.979×10-9,P... 文章以湖北丰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ICP-MS分析了Pt、Pd含量,发现丰山斑岩型铜(钼)矿床矿石中Pt、Pd发生了富集现象。其中,Pt含量范围在0.037×10-9~1.765×10-9,Pd含量范围在0.165×10-9~17.979×10-9,Pd含量普遍较Pt含量高出1个数量级,表明丰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中Pd较Pt易富集。测试结果表明,斑岩体中Pt、Pd含量很低,说明岩体发生了分异,且Pt、Pd来源与中酸性岩体关系密切。研究发现,Au与Pt、Pd表现出明显的镜像关系,成为丰山斑岩型铜(钼)矿床Pt、Pd富集的特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山 斑岩 ()矿床 PT PD 富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南北缘斑岩型铜金钼矿床成矿规律与专属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连昌 吴华英 +3 位作者 陈志广 万博 相鹏 张晓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矿床 斑岩 造山带 华北克通北缘 花岗岩 矿床 多金属矿床 华北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第斯带斑岩型铜(金-钼)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4
作者 赵宏军 邱瑞照 +1 位作者 陈秀法 张潮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A01期135-139,共5页
南美安第斯带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受板块持续俯冲作用影响,呈线性多条带状分布,以中安第斯段的矿床数量多、分布集中、矿床规模巨大为特征;成矿时代有晚古生代冈瓦纳造山旋回两期和中—新生代安第斯造山旋回4期,以始新世晚期—渐新世和... 南美安第斯带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受板块持续俯冲作用影响,呈线性多条带状分布,以中安第斯段的矿床数量多、分布集中、矿床规模巨大为特征;成矿时代有晚古生代冈瓦纳造山旋回两期和中—新生代安第斯造山旋回4期,以始新世晚期—渐新世和中新世中期—上新世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第斯带 斑岩(金-)矿床 时空分布 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对斑岩型铜矿床的有效性——以云南宝兴厂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温利刚 赵志芳 +3 位作者 曾普胜 史青云 闫洁茹 叶蓓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7-557,共11页
云南宝兴厂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上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产出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的中部东侧。本文引用基于"广义自相似性"与"局部奇异性"多重分形理论的S-A法,提取了宝兴厂铜钼矿床的石英... 云南宝兴厂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上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产出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的中部东侧。本文引用基于"广义自相似性"与"局部奇异性"多重分形理论的S-A法,提取了宝兴厂铜钼矿床的石英、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和绿帘石等特征蚀变矿物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这些蚀变异常信息由内向外依次出现石英(钾长石)→绢云母→绿帘石(绿泥石)的分布特征,并且多沿北东、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或环带状分布于侵入岩体的内部或外围附近,与传统经典的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的蚀变分带模式大致相当,但这些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并不完全出现在出露的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两侧。野外实地验证表明此次获得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有较好的矿化指示效果,可以为该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蚀变矿物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 S-A法 宝兴厂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汤不拉斑岩钼(铜)矿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兴国 王保弟 +1 位作者 夏抱本 穷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7-843,共7页
汤不拉斑岩钼(铜)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的火山岩浆弧中,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构造环境,成矿与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斑岩体有关,并受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影响,产于多种方向的构造结合部位,是冈底斯东段新发现的最具潜力的斑岩钼(铜)矿... 汤不拉斑岩钼(铜)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的火山岩浆弧中,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构造环境,成矿与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斑岩体有关,并受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影响,产于多种方向的构造结合部位,是冈底斯东段新发现的最具潜力的斑岩钼(铜)矿床。系统地介绍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该矿床的发现使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向东延伸了上百公里,又将其向世界级巨型斑岩铜矿带推进了一步,对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 冈底斯矿带 西藏汤不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木吉村斑岩铜(钼)矿床岩石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曲凯 董国臣 +4 位作者 李胜荣 申俊峰 王艳娟 王霞 罗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9-460,共12页
木吉村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太行山北段涞源杂岩体的腰部,是太行山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床。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木吉村斑岩铜(钼)矿床含矿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木吉村矿床的含矿... 木吉村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太行山北段涞源杂岩体的腰部,是太行山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床。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木吉村斑岩铜(钼)矿床含矿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木吉村矿床的含矿岩体闪长玢岩为高钾钙碱性I型侵入岩,具有较高的SiO2、Al2O3、Sr含量和Sr/Y比值以及(La/Yb)N,较低的Yb、Y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趋势,轻稀土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微弱的正Eu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U、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总体显示出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闪长玢岩的ISr为0.705 386~0.706 838,εNd(t)为-16.7^-14.9,208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的平均值分别为36.614、15.226、16.545,与木吉村矿床矿石中的硫化物铅同位素数值基本一致,Sr-Nd-Pb同位素共同表明其岩浆形成可能与有深源基性物质参与的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认为木吉村含矿岩体可能主要来自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受到幔源物质的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木吉村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东段汤不拉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模式
8
作者 康丛轩 宗雯 +2 位作者 肖渊甫 陶专 胡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3期83-89,共7页
汤不拉斑岩型钼(铜)矿床地处冈底斯构造成矿带东段,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其成矿地质背景、成岩成矿时间、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矿体赋存状态等,建立成矿模式。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成岩成矿时间基本集中于喜山期,形... 汤不拉斑岩型钼(铜)矿床地处冈底斯构造成矿带东段,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其成矿地质背景、成岩成矿时间、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矿体赋存状态等,建立成矿模式。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成岩成矿时间基本集中于喜山期,形成作用主要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到拉萨地体下有关,赋矿岩体多为中酸性钙碱系列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的侵入岩。该矿床成矿模式的建立对其在区域上的成矿预测及区域成矿模式的建立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 汤不斑岩()矿床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萨尔切什梅铜-钼-金矿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洪瑞 杨志明 宋玉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7-173,共7页
萨尔切什梅铜-钼-金矿床位于伊朗南部,是特提斯带中最大的斑岩型矿床。矿床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中,该岩石具有高Sr/Y和La/Yb比值的特征,岩浆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斑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3~11Ma,蚀变岩K-Ar年龄为12.5Ma。矿体分为... 萨尔切什梅铜-钼-金矿床位于伊朗南部,是特提斯带中最大的斑岩型矿床。矿床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中,该岩石具有高Sr/Y和La/Yb比值的特征,岩浆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斑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3~11Ma,蚀变岩K-Ar年龄为12.5Ma。矿体分为表生矿带和原生矿带两部分,与表生矿带有关的蚀变矿物主要为绢云母和高岭土;原生矿带蚀变具有明显的环带分布特征,从内向外依次为钾化、绢云岩化、青磐岩化。矿石品位在浅部和深部有较大差异,浅部表生矿石铜品位平均值约为1.99%,而深部原生矿石铜品位平均值约为0.89%。成矿物质源自岩浆系统,富含金属物质的岩浆流体沉淀形成含矿脉体,造成围岩钾化蚀变;大气降水的加入形成绢云岩化及更富放射性铅的硫化物。后期地表氧化造成铜和钼金的进一步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金矿床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萨尔切什梅 伊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阳-柞水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找矿方法组合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瑞廷 王向阳 +5 位作者 任涛 李剑斌 孟德明 代军治 王涛 张三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5-260,共16页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区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采用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结合1:100000航磁解译或1:50000高精度磁测,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与激电/磁法剖面相互验证,以快速圈定靶区或矿化带;普查评价阶段在1:10000~1:2000地质填图、大比例尺遥感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基础上,通过1:10000或1:5000土壤正规网测量、高精度磁测或激电扫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光谱蚀变矿物填图、地物化综合剖面等方法综合确定含矿地段,依据工程验证控制进一步有效追索、圈连矿(化)体。通过这些找矿方法组合,目前已在山阳-柞水矿集区内发现池沟铜钼矿床、冷水沟铜矿床和白沙淘金矿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矿床 --金-铁多金属矿床 找矿方法组合 山阳-柞水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繁峙县后峪铜钼金矿锆石形态标型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亚林 张聚全 +2 位作者 赵文霞 李胜荣 武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探讨后峪地区锆石的生长条件及其与该地区岩浆岩的成因和演化的关系,对本区不同岩体中的锆石形态标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体中锆石的长宽比大多集中在1.5∶1-3∶1之间,按Pupin锆石晶体类型分类,岩体中的锆石可划分为R2... 为探讨后峪地区锆石的生长条件及其与该地区岩浆岩的成因和演化的关系,对本区不同岩体中的锆石形态标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体中锆石的长宽比大多集中在1.5∶1-3∶1之间,按Pupin锆石晶体类型分类,岩体中的锆石可划分为R2、P1-5、S2-5、S7-10、S12-15和S20等类型,说明锆石是在碱质岩浆中结晶,且结晶温度较低;岩体的液相线的温度为850-750℃,锆石大规模结晶温度为700-650℃。锆石的结晶作用从岩浆早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岩浆后期,温度跨度大,持续时间长,说明岩浆为富水岩浆,有利于斑岩型矿床Cu-Mo-Au的矿化。本区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不同岩体中锆石群类型的演化趋势图表明:本区岩浆除了壳源成因之外还有幔源成分加入其中,岩浆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偏碱性)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形态标 斑岩矿床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Cu-Mo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向安平 杨郧城 +4 位作者 李贵涛 佘宏全 关继东 李进文 郭志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7-1248,共12页
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文章对矿区主要成矿岩体及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对成矿岩体采用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成矿母岩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74.8... 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文章对矿区主要成矿岩体及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对成矿岩体采用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成矿母岩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74.8±4.7)Ma,矿体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78.1±4.1)Ma,以及矿体外围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83.9±4.5)Ma;矿体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75.1±5.1)Ma。测年结果显示,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形成于早奥陶世。结合含矿地层、矿区岩石组合特征,以及前人研究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多宝山矿床形成于早奥陶世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说明在区域上寻找类似多宝山的斑岩铜矿应沿早奥陶世多宝山-伊尔斯岩浆岛弧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测年 RE-OS测年 岛弧 多宝山斑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北缘玉勒肯哈腊苏铜(钼)矿区韧性剪切变形时代--来自白-云-母和黑云母Ar-Ar年龄的约束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富全 秦纪华 +5 位作者 刘锋 张志欣 刘振江 耿新霞 柴凤梅 高文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钼)矿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中,少量在北塔山组火山岩及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中。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成矿过程经历了斑岩期、剪切变形期和表生期。矿区发育韧性剪切变形带,中泥盆统北塔山组、下石炭统姜...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钼)矿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中,少量在北塔山组火山岩及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中。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成矿过程经历了斑岩期、剪切变形期和表生期。矿区发育韧性剪切变形带,中泥盆统北塔山组、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岩体及矿体均发生了剪切变形作用。沿剪切面发育黑云母和白云母新生矿物。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83.8±1.5Ma和285.4±3.1Ma,黑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7.0±2.0Ma和277.0±4.0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限定矿区韧性剪切变形时间在早二叠世(284~277Ma),与区域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断裂活动时间一致。主要成矿作用形成于斑岩期,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374Ma),早二叠世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只对铜(钼)矿化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Ar—Ar年龄 斑岩()矿床 玉勒肯哈腊苏 准噶尔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钼锡铜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文元 刘羽 邱小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紫金山铜金矿床发现的硫钼锡铜矿的分子式为Cu6.03Sn0.95Fe0.14Mo0.97S8.0,接近于理想的分子式Cu6SnMoS8,其与硫钨锡铜矿、硫铁锡铜矿一同出现在铜矿石中的现象是全球独有的。首次得出硫钼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的拉曼光谱位移主要出现在26... 紫金山铜金矿床发现的硫钼锡铜矿的分子式为Cu6.03Sn0.95Fe0.14Mo0.97S8.0,接近于理想的分子式Cu6SnMoS8,其与硫钨锡铜矿、硫铁锡铜矿一同出现在铜矿石中的现象是全球独有的。首次得出硫钼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的拉曼光谱位移主要出现在262、294、348、413、658、826 cm-1和256、291、345、430、654、860 cm-1等位置。这些含钨钼锡矿物组合的出现指示着强酸性、高氧逸度和高硫逸度的成矿环境,并预示深部的斑岩型矿床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钨锡 紫金山金矿 斑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1 位作者 马玉辉 朱明霞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铜)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中。通过对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埃坑德勒斯特钼... 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铜)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中。通过对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阶段可分为氧化物阶段(Ⅰ)、黄铁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Ⅱ)、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及碳酸盐阶段(Ⅳ)4个阶段。矿区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和含NaCl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0~280℃,盐度为2~30 wt(NaCl)%,密度为0.76~1.16g/cm3,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经研究,矿区主要金属硫化物形成温度较低,为200℃左右,并确定主成矿阶段至成矿晚阶段成矿深度为1.2~3km,矿体保存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阶段 斑岩()矿床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高度重视的斑岩矿床找矿重大发现
16
作者 刘益康 Alex Zhang 郭蕊(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3-694,共2页
众所周知,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是全球最为典型的大型斑岩铜钼金矿产地,主要产于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和阿根廷。最近从玻利维亚也传来找矿的重大发现,在科兰加地区发现了厚大的斑岩型金矿体,引起了国际勘查界的关注。而对于面向国家重大需... 众所周知,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是全球最为典型的大型斑岩铜钼金矿产地,主要产于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和阿根廷。最近从玻利维亚也传来找矿的重大发现,在科兰加地区发现了厚大的斑岩型金矿体,引起了国际勘查界的关注。而对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基础研究前沿的中国地学工作者而言,应当关注全球矿产勘查的最新发现,科兰加金矿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实例。为此,原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总工程师刘益康先生推荐了这一勘查新闻,本刊全文转载于后,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查 地质勘查 斑岩矿床 斑岩金矿 金矿 国家重大需求 地学工作者 厄瓜多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南宿花岗岩中辉钼矿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柳振江 王建平 +1 位作者 刘家军 付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83-484,共2页
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此外本区还发育福山邢家山接触交代-斑岩型钼钨矿床、牟平孔辛头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栖霞尚家庄斑岩型钼矿、荣成冷家热液蚀变型钼矿等一系列大中型钼(钨)矿床以及一些小矿(化)点(《中国矿床发现史?山... 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此外本区还发育福山邢家山接触交代-斑岩型钼钨矿床、牟平孔辛头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栖霞尚家庄斑岩型钼矿、荣成冷家热液蚀变型钼矿等一系列大中型钼(钨)矿床以及一些小矿(化)点(《中国矿床发现史?山东卷》编委会,1996;孔庆友等,2006;王虹等,2006)。本区金矿和钼钨铜等矿床赋矿岩石基本为中生代花岗岩类。胶北隆起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花岗岩类 胶东 矿床 伟德山超单元 接触交代 矿床 斑岩 岩体 构造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