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工程机械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现状评估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志辉
何卓识
+5 位作者
纪亮
王运静
王宏丽
王军方
尹航
丁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08-2117,共10页
国内工程机械保有量长期缺乏官方统计数据,导致计算机械排放量时缺少官方数据来源.为掌握我国工程机械保有和排放情况,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存活曲线的保有量获取方法以及基于工作时间的工程机械CO_(2)和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开展我国工程...
国内工程机械保有量长期缺乏官方统计数据,导致计算机械排放量时缺少官方数据来源.为掌握我国工程机械保有和排放情况,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存活曲线的保有量获取方法以及基于工作时间的工程机械CO_(2)和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开展我国工程机械污碳融合清单研究,利用本地化的工作时间和排放因子,评估分析了2015−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CO_(2)和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和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工程机械CO_(2)排放因子与机械功率段存在一定关系,我国机械CO_(2)排放因子与欧洲单位功率油耗换算确定的结果接近,是国六阶段重型货车排放因子的120%~133%.②基于美国NONROAD曲线并结合我国调查的中值寿命和销量数据,利用本地化排放系数,计算得到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CO_(2)、NO_(x)、PM的排放量分别为1.52×108、141.18×10^(4)、7.16×10^(4)t,其中NO_(x)和PM排放量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2年)》数据差异较小;扣减叉车后的工程机械保有量分别为汽车的1%、重型货车的32%,其CO_(2)、NO_(x)、PM排放量分别为汽车的13%、20%、109%,为重型货车的34%、26%、211%,说明工程机械减污降碳潜力较大.③从机械类型看,叉车、挖掘机、装载机是工程机械保有量和排放量的主要贡献者;从区域看,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区工程排放总量相对较高.④2015−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保有量以及CO_(2)、NO_(x)、PM排放量分别增长6.7%、2.6%、−3.6%、−3.5%,工程机械CO_(2)和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初步遏制;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实施对NO_(x)、PM减排贡献显著,淘汰方案的变化对CO_(2)排放贡献显著;新能源机械推广对CO_(2)、NO_(x)、PM减排有一定的贡献.研究显示,基于存活曲线的保有量获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工程机械保有量缺少官方统计数据的问题;工程机械污碳融合清单的编制为移动源减污降碳协同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加大对老旧工程机械的淘汰力度、制定实施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协同标准、加快推广新能源机械,可有效推进工程机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二氧化
碳
(CO_(2))排放因子
污碳融合清单
措施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工程机械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现状评估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志辉
何卓识
纪亮
王运静
王宏丽
王军方
尹航
丁焰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08-2117,共10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o.2022YSKY-12)。
文摘
国内工程机械保有量长期缺乏官方统计数据,导致计算机械排放量时缺少官方数据来源.为掌握我国工程机械保有和排放情况,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存活曲线的保有量获取方法以及基于工作时间的工程机械CO_(2)和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开展我国工程机械污碳融合清单研究,利用本地化的工作时间和排放因子,评估分析了2015−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CO_(2)和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和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工程机械CO_(2)排放因子与机械功率段存在一定关系,我国机械CO_(2)排放因子与欧洲单位功率油耗换算确定的结果接近,是国六阶段重型货车排放因子的120%~133%.②基于美国NONROAD曲线并结合我国调查的中值寿命和销量数据,利用本地化排放系数,计算得到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CO_(2)、NO_(x)、PM的排放量分别为1.52×108、141.18×10^(4)、7.16×10^(4)t,其中NO_(x)和PM排放量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2年)》数据差异较小;扣减叉车后的工程机械保有量分别为汽车的1%、重型货车的32%,其CO_(2)、NO_(x)、PM排放量分别为汽车的13%、20%、109%,为重型货车的34%、26%、211%,说明工程机械减污降碳潜力较大.③从机械类型看,叉车、挖掘机、装载机是工程机械保有量和排放量的主要贡献者;从区域看,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区工程排放总量相对较高.④2015−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保有量以及CO_(2)、NO_(x)、PM排放量分别增长6.7%、2.6%、−3.6%、−3.5%,工程机械CO_(2)和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初步遏制;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实施对NO_(x)、PM减排贡献显著,淘汰方案的变化对CO_(2)排放贡献显著;新能源机械推广对CO_(2)、NO_(x)、PM减排有一定的贡献.研究显示,基于存活曲线的保有量获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工程机械保有量缺少官方统计数据的问题;工程机械污碳融合清单的编制为移动源减污降碳协同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加大对老旧工程机械的淘汰力度、制定实施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协同标准、加快推广新能源机械,可有效推进工程机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关键词
工程机械
二氧化
碳
(CO_(2))排放因子
污碳融合清单
措施效果评估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actor
carb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inventory
measure effect evaluation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工程机械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现状评估
黄志辉
何卓识
纪亮
王运静
王宏丽
王军方
尹航
丁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