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一反应体系曝气量与污泥质量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英文 魏基业 +1 位作者 赵冰怡 沈树宝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2,共5页
利用自培养硝化污泥与实验室筛选的1株反硝化细菌共培养形成共生污泥,构建膜生物反应器(MBR)单一反应体系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得到系统良好同步硝化反硝化曝气量和污泥浓度的最优条件。由试验结果可知:在混合污泥质量浓度(MLSS)6.0... 利用自培养硝化污泥与实验室筛选的1株反硝化细菌共培养形成共生污泥,构建膜生物反应器(MBR)单一反应体系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得到系统良好同步硝化反硝化曝气量和污泥浓度的最优条件。由试验结果可知:在混合污泥质量浓度(MLSS)6.0~10.0 g/L时,调节曝气量,可以使单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总氮(TN)去除率达到85%以上。不同MLSS下,达到最高TN去除率的最佳曝气量随着MLSS增高而向高曝气量偏移。随着MLSS增高,响应因子F变小,由曝气量的变化而引起的TN去除率变化明显变缓,表示MLSS对O2传递的缓冲能力越强。在MLSS为8 g/L条件下,低负荷比较容易达到较高的TN去除率,而高负荷下需要更高的曝气量以获得高的TN去除率,系统适合的NH4+-N负荷范围0~0.30 kg/(m3.d)。MLSS≥3.0 g/L,出水化学需氧量(COD)低于50 mg/L,COD大部分贡献于反硝化所需C源。单一反应体系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能对负荷的改变作出及时的回应,整体上运行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系统 曝气量 混合污泥质量浓度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浓度污泥SBR短程硝化分阶段培养快速启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亚峰 刘海滨 +3 位作者 刘鑫 田西满 杨辉 张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6-530,共5页
目的缩短高质量浓度污泥SBR短程硝化反应启动时间.方法以普通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为种泥,采用高质量浓度污泥种泥的投加,高曝气淘汰,淘洗,低氧曝气短程硝化方法进行培养驯化.结果经过21个周期的培养驯化,成功地实现了纯自养短程硝... 目的缩短高质量浓度污泥SBR短程硝化反应启动时间.方法以普通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为种泥,采用高质量浓度污泥种泥的投加,高曝气淘汰,淘洗,低氧曝气短程硝化方法进行培养驯化.结果经过21个周期的培养驯化,成功地实现了纯自养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启动,稳定后的反应系统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9%,亚硝化率稳定在76%左右.结论通过对培养过程中各个条件的控制,在纯自养系统中,仍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并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系统的启动.反硝化碳源来自微生物自身产生并游离到水中的有机物质.分阶段曝气的两个阶段依次是高曝气量淘汰培养阶段和低曝气量短程硝化驯化阶段,第一个阶段能够实现异养菌的淘汰和硝化细菌数量的积累,在第二阶段中,NO2-得到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质量浓度污泥 分阶段培养 低氧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板长度对辐流式沉淀池流场与污泥浓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魏文礼 李盼盼 +1 位作者 洪云飞 刘玉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8-234,共7页
【目的】研究进水口处垂直挡板长度对沉淀池内速度场和污泥质量浓度场分布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沉淀池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化的多相流混合(Mixture)模型,对辐流式沉淀池内液固两相流水力特性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选取RNGk-... 【目的】研究进水口处垂直挡板长度对沉淀池内速度场和污泥质量浓度场分布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沉淀池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化的多相流混合(Mixture)模型,对辐流式沉淀池内液固两相流水力特性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选取RNGk-ε紊流模型封闭时均流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微分方程进行离散,使用压力隐式算子分裂PISO(Pressure-Implicit with Splitting of Operators)算法进行速度与压力耦合求解。然后设初始时刻沉淀池内为清水,进水为含一定质量浓度污泥的污水,在此条件下模拟并分析不同挡板长度时2个模型沉淀池内速度场和污泥质量浓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沉淀池内有1个大回流区和2个小回流区,长挡板模型的回流区比短档板模型小;沉淀池内污泥分布呈现分层现象,且长挡板模型内污泥到达出口的时间比短档板模型长;长挡板模型的小流速区域比短档板模型大,更有利于污泥的沉降。【结论】辐流式沉淀池进口处设置长挡板有利于提高沉淀池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池 挡板长度 数值模拟 速度场 污泥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板式MBR处理生活污水造成膜堵塞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彤 王云德 +2 位作者 谢元华 韩杰 刘建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5,共5页
采用浸没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对大学学生宿舍与食堂混合排水进行处理,试验系统应用A/O工艺,设置硝化槽与反硝化槽,日处理生活污水4 m3.当进水ρ(BOD5)和ρ(CODCr)分别为90-450和120-900 mg/L时,出水ρ(BOD5)和ρ(CODCr)分别为5-25和8-45 mg... 采用浸没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对大学学生宿舍与食堂混合排水进行处理,试验系统应用A/O工艺,设置硝化槽与反硝化槽,日处理生活污水4 m3.当进水ρ(BOD5)和ρ(CODCr)分别为90-450和120-900 mg/L时,出水ρ(BOD5)和ρ(CODCr)分别为5-25和8-45 mg/L,去除率均较高.同时对膜污染进行了试验研究,阐述了ρ(MLSS),污泥粒径分布以及原水成分造成膜污染的机理.发现污泥粒径分布随ρ(MLSS)变化而发生改变,当ρ(MLSS)达到20.000 g/L以上时,污泥粒径明显减小,同时可导致膜污染的细微颗粒分布相对增高,这一现象得到ρ(MLSS)超过20.000 g/L时膜污染加剧的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板式膜 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污泥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ORP和pH控制豆制品废水的处理过程 被引量:18
5
作者 高大文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梁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研究ORP和 pH在豆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与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间的内在关系 ,有利于实现SBR法处理废水的在线控制 .以豆制品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进水有机物和污泥质量浓度的试验 ,结果显示 ,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 ,ORP出现两个特征... 研究ORP和 pH在豆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与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间的内在关系 ,有利于实现SBR法处理废水的在线控制 .以豆制品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进水有机物和污泥质量浓度的试验 ,结果显示 ,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 ,ORP出现两个特征点 :第 1个为ORP凹点 ,表示反应器内大部分有机物已被去除 ;第 2个为ORP平台 ,表示有机物已基本不再降解 ;pH存在两个变化区域 :在反应初期为波动区 ,当有机物降解接近结束时 ,pH上升速度明显减慢 ,最后出现平台区 .不同进水有机物和初始污泥质量浓度对反应过程的特征点并没有影响 ,因此可应用ORP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P pH 豆制品废水 废水处理 氧化还原电位 间歇式活性污泥 COD质量浓度 SBR法 污泥质量浓度 模糊控制 序批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向连城 邱光磊 +4 位作者 郑丙辉 刘佑华 邱向阳 苏一兵 宋永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3-96,共4页
采用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深圳布吉秀峰工业城污水进行现场中试研究.出水中有机物BOD5,CODCr及悬浮物去除率一般在80%以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的污泥质量浓度2倍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密度比生物接... 采用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深圳布吉秀峰工业城污水进行现场中试研究.出水中有机物BOD5,CODCr及悬浮物去除率一般在80%以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的污泥质量浓度2倍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密度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高出1~2个数量级.试验中曝气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稍好,从反应器中污泥质量浓度(ρ(MLSS))及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数量的比较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反应器中污泥质量浓度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向渗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廖文超 李元高 +3 位作者 严滨 徐苏 张林斌 宋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27,32,共5页
采用正向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汲取液种类和浓度、原液和汲取液膜面流速、活性污泥质量浓度对正向渗透膜通量的影响,并对工艺运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数较多的硫酸钠溶液更适合作为汲取液,且膜通量随着汲... 采用正向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汲取液种类和浓度、原液和汲取液膜面流速、活性污泥质量浓度对正向渗透膜通量的影响,并对工艺运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数较多的硫酸钠溶液更适合作为汲取液,且膜通量随着汲取液浓度增加而增加。原液膜面流速对膜通量影响较小,汲取液膜面流速增大明显促进膜通量增加。在试验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反应器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且能保持较高的膜通量和污染物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渗透 膜生物反应器 汲取液 膜面流速 活性污泥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文摘
8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1-201,共1页
一种高效制革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高效制革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处理工艺:废水格栅处理、沉淀、气浮、微生物降解、加氯、紫外线辐射、臭氧消毒。所述微生物降解池中添加有培养好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质量... 一种高效制革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高效制革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处理工艺:废水格栅处理、沉淀、气浮、微生物降解、加氯、紫外线辐射、臭氧消毒。所述微生物降解池中添加有培养好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质量浓度为8000-100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微生物降解 工业废水 污泥质量浓度 活性污泥 紫外线辐射 臭氧消毒 制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