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淤砂分离器的分离效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吉芳英 晏鹏 +1 位作者 宗述安 范剑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为了消除污水处理厂淤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开发了一种污泥淤砂分离器,并以重庆某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器的排口比K(底流口直径与溢流口直径之比)是影响分离效果最重要的结构参数;提高分离器的... 为了消除污水处理厂淤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开发了一种污泥淤砂分离器,并以重庆某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器的排口比K(底流口直径与溢流口直径之比)是影响分离效果最重要的结构参数;提高分离器的工作压力P,可以提高淤砂分离效果和分离器的处理能力.用锥角为20°、溢流口直径Ф22mm、底流口直径Ф13mm的污泥淤砂分离器、在工作压力为0.15~0.20MPa的情况下对污泥进行了淤砂分离,分离产生的溢流污泥ρVSS/ρTSS(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之比)为底流污泥的3倍、底流污泥ρISS/ρTSS(无机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之比)为溢流污泥的1.5倍,污泥淤砂分离器实现了污泥淤砂的分离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淤砂分离 旋流分离 分离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压力对污泥淤砂分离器分离效能的影响
2
作者 吉芳英 晏鹏 +1 位作者 范剑平 宗述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6-1529,1541,共5页
工作压力直接影响污泥淤砂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是污泥淤砂分离器最重要的控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分离器处理能力呈显著的线性增长(判定系数R2=0.9889),分流比呈显著的指数衰减(R2 =0.9931);分离效率、富集率呈先... 工作压力直接影响污泥淤砂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是污泥淤砂分离器最重要的控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分离器处理能力呈显著的线性增长(判定系数R2=0.9889),分流比呈显著的指数衰减(R2 =0.9931);分离效率、富集率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运用Boltzmann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其R2分别为0.9757和0.9878.工作压力为0.150~0.200MPa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分离效能,且当工作压力为0.175MPa时污泥淤砂分离器的分离效能最高.锥角20°、溢流口直径22 mm、底流口直径13 mm的污泥淤砂分离器在工作压力为0.175 MPa的情况下分离效率为48%,其分流比为0.17.如果将底流污泥作为外排污泥,则可以增加淤砂的排放,有助于缓解污水厂的淤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淤砂分离 工作压力 旋流分离 分离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旁路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晏鹏 吉芳英 +2 位作者 王静 范剑平 颜达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4-888,共5页
为了减少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产量以及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厂无机物积累的问题,开发了一种集旁路污泥减量、污泥淤砂分离、侧流化学除磷、强化氮磷去除于一体的嵌入式旁路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中试反应器规模10m3/d,并稳定运行超过9... 为了减少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产量以及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厂无机物积累的问题,开发了一种集旁路污泥减量、污泥淤砂分离、侧流化学除磷、强化氮磷去除于一体的嵌入式旁路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中试反应器规模10m3/d,并稳定运行超过90d.试验结果表明:出水ρ(NH4+-N)、ρ(TN)、ρ(TP)、ρ(COD)分别为(0.5±0.3),(8.6±1.6),(0.14±0.04),(26.8±8.8)mg/L,出水水质能够稳定的达到一级A标,并且远低于其限值.系统运行期间,活性污泥系统的MLVSS/MLSS值逐渐升高,其值从初始的0.33增加到了0.52;该工艺系统有效的防止了无机颗粒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积累.在系统稳定运行过程期间,其表观产率系数Yobs为0.103gVSS/gCOD,该工艺系统展示了良好的污泥减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污泥淤砂分离 磷回收 污水处理一体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